首页 期刊 戏剧艺术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正文】

“昆山腔”“昆曲”与“昆剧”考辨

作者:解玉峰 南京大学文学院
昆山腔   昆曲   昆剧  

摘要:一般认为'昆山腔'简称'昆腔',又称'昆曲''昆剧'。16世纪中叶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与此前文献中的'昆山腔'实际存在根本性差异,笼统地将'昆山腔'历史上推至明初为'六百年'并无意义。'昆山腔'初时指'南曲'(唱),但康熙中叶以后文献中'昆曲'亦开始兼指北曲(唱),有些文献则兼指演剧。'昆剧'在嘉庆初年文献中才出现,而'昆剧'并不必然使用'昆山腔'或南、北曲唱。魏良辅等改革后的'昆山腔'实质上是以官话入唱、'依字声行腔'的高度规范的一种民族性曲唱,故带有地域色彩的'昆山腔'或'昆曲'称指易生误解。16世纪中叶在江南核心地区出现的有高度文化含量、表演规范精致的戏剧,有显著的民族性特征,故用'昆剧'称指的局限性也很大。今人把'依字声行腔'的曲唱方式歌唱过或以规范精致的表演范式演出过的作品称为'昆曲'('昆剧'),其作者即为'昆曲'('昆剧')作家,更嫌笼统含混了。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