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三身穿透本质出:格洛托夫斯基的身体观再探

    作者:钟明德 刊期:2018年第05期

    MPA是“身体行动方法”(Method of Physical Actions)的简称,是一种适用性非常广泛的表演、研究、创作方法——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1930年展了这个由身体行动出发的表演方法,从而改写了他的“体系”。格洛托夫斯基利用MPA在1960年代完成了他的神圣剧场大业,同时超越了剧场以迈向“本质”。这篇论文以八图二表具体地勾勒出格氏的表演“体系”...

  • 当代西方跨文化戏剧的认知结构

    作者:李英 刊期:2018年第05期

    当代西方跨文化戏剧对亚、非和拉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再现,造成历史与当下、东方与西方两大主要矛盾。与戏剧本身相比,东西方的文化关系更引入注目,促使跨文化的表演形式演变为跨文化的概念结构。本文分别以《摩诃婆罗多》《蝴蝶君》和《死亡与国王的侍从》为例,具体分析四个基本认知结构,即跨文化情境、原型、概念隐喻和寓比投射。

  • 戏剧导演教学的国际化开拓——国际导演大师班十年综述

    作者:卢昂; 何好 刊期:2018年第05期

    国际导演大师班(IMCD)是上海戏剧学院(STA)导演系建设十年的高端导演人才培养项目。从2009年至2018年,大师班共邀请了世界5大洲27个国家的64位国际著名导演、教授来华授课,引进了诸多重要的导、表演技法和理论,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屡获殊荣的中青年戏剧导演人才。国际导演大师班十年的耕耘与积累。逐步开拓出了中国戏剧导演教学国际化道...

  • 导演艺术教学——俄罗斯的方法

    作者:尼古拉·佩索钦斯基 刊期:2018年第05期

    俄罗斯戏剧导演学位教育自1925以来不断发展。本文论述了圣彼得堡专业戏剧学院关于这一课程的安排和方法论基础。大部分导演工作室的主任教师都依赖于自己对不同部分和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方法不断地更新诠释:“动作分析”、“训练技巧”、“身体动作”,并将其与被梅耶荷德所阐释的结构性作品结合起来。戏剧流派的发展趋势或许可以分为古典...

  • 迈克尔·契诃夫的表演技术:21世纪演员训练宝典

    作者:休·奥格尔曼 刊期:2018年第05期

    本文指出,迈克尔·契诃夫表演法适用范围广、效果显著,是2l世纪演员训练的理想方法。迈克尔·契诃夫不仅是一位天才演员,也是训练演员的天才;不仅开创了未来戏剧,也创立了未来(21世纪)的演员训练法。该方法从直觉出发、十分灵活,可在全世界任何角落训练各种各样的学员,既能用来培养初学表演的大学生,又能帮助专业演员提升表演水平。

  • 论迈克尔·契诃夫对“情绪记忆”表演方法的完善和超越

    作者:王学明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当今欧美、乃至全世界的戏剧表演理论与训练领域中,表演大师迈克尔·契诃夫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他开创的关于“创造性想象力”“心理姿势”“气氛与个体情感”等一系列表演理论和训练方法,既是对老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早期表演教学体系的完善,也是一种超越。这其中,他突破了“情绪记忆”表演方法的局限性,为演员塑造角色提供了一条...

  • 凯瑟琳·菲茨莫里斯声音方法观念论

    作者:周艳霞 刊期:2018年第05期

    凯瑟琳·菲茨莫里斯声音方法作为基于人体医学科学的本体属性,要求其在科学理性特质上与自然主义方法论保持一致。该方法以灵活借用解构主义理论,着重于消解结构再重新结构的“解构一重构”理念,彰显着其结构主义科学理性的思维气质。该方法在凸显演员创造主体性的同时,立足现实意义的运用价值并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地探寻着被分析者与分析者关...

  • 美国亚裔身份的操演性:黄哲伦《黄面孔》之新的解读

    作者:张秋梅 刊期:2018年第05期

    亚裔剧作家黄哲伦的半自传体戏剧《黄面孔》以作者本人和父亲的真实经历为蓝本,旨在通过戏剧人物的身份政治和身份流变表达族群间平等和谐的愿望。本文通过族群操演性的理论概念来分析剧中亚裔身份的生成与流变,揭示亚裔标签的荒谬性以及亚裔身份的流动性与身份的断裂,并探讨作者在侗族大歌中寻找到的多元文化之间和谐共生的终极理想。

  • 黑山学院对“残酷戏剧”理论的接受与传播

    作者:桂菡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世纪50年代,安托南·阿尔托“残酷戏剧”理论的价值尚未在其故土获得广泛认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为其提供了一块落脚之地——黑山学院的先锋艺术者们欣然接受了这一理念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残酷戏剧理论对他们在各自领域打破传统、推陈出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催生出如《戏剧作品1号》《白色绘画》《四分三十三秒》等作品。与此同时,...

  • 戏剧研究的空间转向:以20世纪美国都市戏剧为重点

    作者:陈一雷 刊期:2018年第05期

    20世纪末,西方学界出现了空间研究转向。随之,城市与空间成为关注的热点。然而,从文学尤其是戏剧入手对城市空间进行挖掘者并不多。本文从20世纪美国都市戏剧入手,对都市戏剧的内容、特征、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文本与舞台上的都市、地点、空间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进而指出美国都市戏剧研究成为戏剧研究新方向的可能性。

  • 泰坦尼克弦乐队

    刊期:2018年第05期

    在一座列车从不停靠的废弃车站里,四个流浪汉梦想加入每日行色匆匆的乘客行列。一日国际列车停于此,把一位失败的魔术师扔到他们中间。他宣布自己发现了“了不起的消失魔术”的秘密。在流浪汉们的帮助下,他成功表演了世界上最神奇的魔术。

  • 憧憬、自欺与救赎——评《泰坦尼克弦乐队》

    作者:夏纪雪 刊期:2018年第05期

    作为一部典型的荒诞喜剧,保加利亚剧作家赫里斯托·波伊采夫的《泰坦尼克弦乐队》既剖露出人类生存的荒诞本质,又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了自欺与救赎的关系,以及幻象之于生命的意义问题。剧中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实际上是在自我欺骗,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深度自欺。他们隐约感觉到了这种自欺,于是希望能够破解幻象,回到正常的现实生活;但...

  • 《乱打莎士比亚》剧照

    刊期:2018年第05期

  • 深圳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近三年毕业大戏介绍

    刊期:2018年第05期

  • 《惊山鸟》剧照

    刊期: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