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明清曲师戏曲史地位的再认识——以南北曲曲师为考察对象

    作者:刘水云 刊期:2016年第06期

    明清曲师是戏曲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群体,他们同剧本创作、演员培养、剧本的舞台搬演、戏曲的传播交流等方面关系至密,主要表现为:剧本创作和行之舞台有赖于曲师的定谱正拍;演员的培养必须有专业曲师的指导;曲师的辗转授艺推动了戏曲传播交流。曲师以雇佣形式为戏班教戏的演员培养模式延续数百年,直到近代戏曲科班及戏校的出现才发生重大转...

  • 《四郎探母》源流考

    作者:康保成 刊期:2016年第06期

    京剧《四郎探母》的前身是楚曲《杨四郎探母》。楚曲摄取了五代时韩延徽探母的故事,并沿袭了明代小说《杨家将演义》的路径。早期皮黄本《四郎探母》对楚曲的关键改动是把楚曲中公主口述的“盗令”情节改为明场演出。杨八郎的故事产生于明末清初,但其中并没有探母的故事,表演探母故事的八本《雁门关》不可能早于《四郎探母》。道光末年《探母...

  • 无意识的自由:论中国传统戏剧舞台时空

    作者:陈恬 刊期:2016年第06期

    由于长期以西方写实主义戏剧作为参照,人们倾向于认为中国传统戏剧拥有无限的“时空自由”。实际上,在时空转换方面,中国传统戏剧和西方写实主义戏剧的区别不在于时空本身接续与并存的秩序,而只在于确定时空的手段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相比之下。更具有中国传统戏剧特点的是时空变形,以西方戏剧剧场作为参照。可以看出这一特点根植于中国...

  • 词人特笔史公文——蒋士铨剧作叙事艺术探析

    作者:王汉民 刊期:2016年第06期

    蒋士铨是清中叶著名的戏曲家.他的作品被李调元誉为“近时第一”。他的剧作以史笔愈事,来源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是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结合。他喜用梦境、神仙入剧,以虚无、幻象来表现情感,推动剧情;善于利用对举式人物安排,让人物之间互相映衬,突出主要人物;结构精巧,针线细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 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当代舞台美术的表演

    作者:章抗美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当代演出艺术的舞台上,有一些大规模、大尺度的物体表演。这种表演的物体与历史上的壮观布景的差异在于:其要点不在于表现诸如山崩地裂或洪水泛滥的自然景观,而是在于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揭示。物的人化、人的物化显示了当代物体表演的前景。自古以来,诗以物喻人,而当代舞台美术对于人的物化,却可以直接地用包裹、投影、雕凿、塑形、机械等...

  • 论舞台空间与灯光设计中视觉隐喻的写意精神——以现代京剧《浴火黎明》为例

    作者:伊天夫 刊期:2016年第06期

    现代京剧《浴火黎明》的舞台美术,其空间具有虚实相生的简约之美,其灯光乃视觉化的诗情叙述。该剧的舞台空间与灯光设计因循文本的时空艺术特征规定,试图以写意手法,极节制地运用经过艺术化提炼的视觉元素构建舞台动作空间,使“意象皆蹈虚而映实,实象多揖影而转虚”。

  • 论导演学学科建设的上戏特色

    作者:张仲年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上戏导演学学科应时代需求而生。它的起始理念来自早年应邀来中国讲学的前苏联专家,同时聚焦于戏曲导演培养,特色鲜明。成人教育锻炼了师资队伍,积累了经验。总结出理论与方法。进而开办的话剧、戏曲本科教育建立起“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引进新观念。创造新方法,并不断开拓学科方向。上戏导演学学科紧紧抓住导演艺术理论,在话剧、...

  •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

    作者:李莎 刊期:2016年第06期

    戏曲“同质化”现象是现今文化形态中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从戏曲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技艺、文本创作与导演创作等角度探讨了目前“同质化”现象.分析危害,提出践行“去同质化”的方向,目的在于捍卫戏曲本体、张扬剧种特性、坚守样式独创。只有坚定在唱腔、表演、编导等方面“去同质化”的底气,才能为戏曲繁荣有所作为。

  • 语言的三种表达形态和演员相应的表现手段

    作者:王苏 刊期:2016年第06期

    针对现实生活中语言的三种表达形态,即语言的生活形态、朗诵形态和演讲形态,戏剧演员必须采取相应不同的舞台表现手段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此外,戏剧表演中演员与观众之间所存在的基本的“约定”,又促使演员运用灵活的手段综合处理语言的三种表达形态。

  • 《日出》演出研究——以欧阳予倩执导《日出》为中心

    作者:刘依 刊期:2016年第06期

    纵观中国话剧百年演出史,《日出》是中国现代持续演出最长的剧目。然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曹禺剧作《日出》与它赖以生存的演出过程常常被剥离开来,演出过程中的活态美学特征没有得到必要关注。通过对《日出》演出的探讨,以欧阳予倩执导《日出》为中心,笔者发现《日出》二度创作中存在一种独立于原文本,非经典美学的、循环再生的演出文...

  • 传统与现代的对接:论1980年代以来影视作品中的戏曲元素

    作者:武翠娟 刊期:2016年第06期

    19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开始尝试,或通过对多种戏曲元素的叠加,或藉助对某一类戏曲元素的巧妙融合,在镜像中有效地实现了戏曲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身份递嬗与对接。从时代背景看,二者的对接恰发生于戏曲艺术衰退与戏曲元素崛起之际:从形态呈现和思维理念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美学意蕴彰显个性魅力、以碎片拼贴显示价值意义的对...

  • 新媒体与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播

    作者:刘丽 刊期:2016年第06期

    新媒体改变了闽南地区歌仔戏的传统“观一演”关系及其传播模式。在国家政策“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宏观指导下,从传播载体、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三个维度,探索以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歌仔戏传播领域的创新运用,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提出优化传播的策略,以增强其艺术表现力及核心竞争力,从而展示闽南魅力、中国魅...

  • 精思厚积乃成其大——论濑户宏教授的中国近现代戏剧研究

    作者:黄爱华 刊期:2016年第06期

    濑户宏教授40年如一日潜心研究中国近现代戏剧,他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早期话剧研究,打破了中日学界此前十多年的沉寂。他厚积薄发,从话剧理论、戏剧运动、剧团活动,到作家作品、舞台演出、导演艺术,全方位探析中国话剧,且无论成果的数量还是研究的深度抑或学术建树,都称得上当今“海外中国话剧研究第一人”。集大成之作《中国话剧成立史研...

  •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二)(1935-1937)

    刊期:2016年第06期

  • 《论舞台空间与灯光设计中视觉隐喻的写意精神——以现代京剧〈浴火黎明〉为例》文章图照

    刊期:2016年第06期

    著名剧作家李莉精心构思写就的现代京剧《浴火黎明》,在“红色题材”的剧本文学范畴内。使人们关注到了党建中“伦理信仰”与“理论信仰”的重大区别,使“组织拯救”成为巩固凝聚力的重要途径,突出了“自我救赎”“寻找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