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第二十四届田汉戏剧奖在江西举行

    刊期:2010年第06期

    第二十四届田汉戏剧奖评奖会于2010年10月11日在江西省井冈山召开。经过全国十余家艺术类期刊杂志的联合评选,《戏剧艺术》共有4篇文章分获一、二、三等奖。其中李伟的《怀疑主义美学视角下的赵耀民戏剧论》、王露霞的《历史真相的深度隐喻——对锦云几部话剧作品的文本解读》荣获论文组一等奖,邱佳岭的《汤姆·斯托帕德戏剧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 “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专家座谈会在我院举行

    作者:伊天夫 刊期:2010年第06期

    2010年9月28日,由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和灯光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专家座谈会,在我院佛西楼举行。此次座谈会召开的时间适值灯光专家金长烈教授八十寿辰。与会专家学者从自身的工作实践出发,围绕金长烈教授提出的“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的理念,就“当代舞台灯光的发展、国际舞台灯光最新发展趋势以及舞台灯光教学”等...

  • 论曹禺戏剧对北京人艺表演技艺的培养

    作者:陈军 方舟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中国现当代戏剧演出史上,曹禺戏剧在培养演员、增进演艺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考察曹禺戏剧对当代杰出剧院北京人艺表演技艺的培养,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塑造的错综性、人物表演的内向性、演员对自身情感的控制、表演技能的磨砺与艺术修养的提高等,北京人艺表演技艺和风格的形成离不开曹禺在内的文学大师的抚育。

  • 汤显祖的贬谪之旅与戏曲创作

    作者:周育德 刊期:2010年第06期

    汤显祖岭南贬谪之旅所获得的观感和人生体验对他的戏曲创作关系重大。汤显祖在罗浮山、广州、澳门和海南岛的生动见闻,可以在《牡丹亭》和《邯郸梦记》的多处重要细节中得到印证。可以推想这两部传奇最初的写作动因始自贬谪岭南时期,至少在构思与命笔的过程中唤醒和调动了岭南之旅所留下的生动的记忆。

  • 《牡丹亭》中的皮格马利翁祈求

    作者:王云 刊期:2010年第06期

    原创的"皮格马利翁祈求"为何在古罗马之后的西方几乎消失殆尽,而在唐朝及其以后的中国却遍地开花?换言之,借助超自然力量导致的或者以非生活逻辑呈现的有情人结成眷属或重新团聚为何在中国古代故事性艺术作品中层出不穷?结合《牡丹亭》这一典型文本,本文从中西婚姻自由程度的差异和中西艺术理论的差异这两个角度回答了上述问题。

  • 论舞台有机交流教学之要领

    作者:陈明正 刊期:2010年第06期

    演员的艺术是行动的艺术,而这一行动必须是有机的行动,而舞台有机交流是有机行动的核心。有机交流的完成,需要所有的元素都参加。学习有机交流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即兴练习、小品的训练,而且在进入剧本、进行角色创造时,仍然要保持即兴适应和有机交流,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

  • 去除“倾听”的障碍

    作者:田多多 刊期:2010年第06期

    "倾听"是戏剧表演中获得有机交流的关键。表演中的倾听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演员接受五感信息,通过内心产生藉以驱动反动作的体验的过程。五感信息是演员产生体验的基本素材,来源于五觉对于世界的感知。要获得/找回表演交流中的倾听能力,需要去除蒙蔽五感和内心的"听障"。自我意识、日常生活中过度的感官刺激和只专注于预想的对象的习惯是蒙...

  • “跨文化戏剧”的理论问题——与艾利卡·费舍尔-李希特的访谈

    作者:何成洲 刊期:2010年第06期

    “跨文化戏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成为国际戏剧理论界关注的热点。理查·谢克纳(Richard Schechner)在1982年出版的著作《人文主义的终结》中谈到了美国戏剧中多种戏剧传统汇合的现象。

  • 梆子莎士比亚:改编《威尼斯商人》为《约/束》

    作者:彭镜禧(著) 项红莉(译) 刊期:2010年第06期

    各个时代、各个地区以不同形式演绎莎士比亚的剧作。他的全球化颇得益于其本土化,因为"莎士比亚永远只是我们当下对他的理解"。莎士比亚与豫剧之间相互丰富、相互制约。本文主要介绍改编《威尼斯商人》为豫剧本《约/束》过程中莎剧同中国传统戏曲之间的约与束。讨论的内容包括情节删减,文化背景与文字转换、人物塑造等。

  • 从“间离效果”到“连接效果”——布莱希特理论与中国戏曲的跨文化实验

    作者:孙惠柱 刊期:2010年第06期

    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影响巨大,但在中国常受到质疑,源于中西观众的观剧习惯和思维方式不同。新加坡《高加索灰阑记》的实验说明,面对观众非写实的表演未必意味着间离,戏曲的写意表演能营造出诗意的舞台幻觉,反更容易和观众拉近距离,实现"连接效果"。跨文化戏剧是对源文化的变形,这个亚洲的《高加索灰阑记》还是一种否定之否定,一定程度...

  • 曹禺说《雷雨》

    刊期:2010年第06期

    为纪念曹禺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新华出版社于2010年出版了《曹禺自述》一书。该书乃曹禺先生生平唯一的自述,得到蓝天野、郑榕、梁秉垄等艺术家的大力推荐。在《曹禺自述》中的《我说(雷雨)》一章中,曹禺先生谈到,“每次公演《雷雨》或者提到《雷雨》,我不由自已地感觉到一种局促。”

  • 中国戏剧三段史概述

    刊期:2010年第06期

    吴平平在《戏剧文学》2010年第9期刊登同题文章,文章首次从文化圈扩大的角度,提出中国戏剧三段史,即从中国的中国戏剧,到亚洲的中国戏剧,直至成长为世界的中国戏剧,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戏剧实际所扮演的身份与戏剧观念承载者所认同的身份,并不是一致的。

  • 世纪学案的重新讨论

    刊期:2010年第06期

    李昌集在《文学评论》2010年第5期发表了《王国维对元杂剧三点批评的当代解读》一文。文章认为静安先生对元杂剧所提出的“关目之拙劣”、“人物之矛盾”、“思想之卑陋”三方面的批评在当代应予以重新解读。

  • 德里达和波德里亚:残酷戏剧的后现代诠释

    刊期:2010年第06期

    朱雪峰在《文艺研究》2010年第10期发表同题文章阐释了德里达和波德里亚与阿尔托残酷戏剧的关系,文章指出残酷戏剧的“残酷”并非指身体的暴力,而是一种“情感的休克疗法”,目的是让观众在极度的情感冲击下,“摆脱话语或逻辑思维模式的掌控,通过一种全新宣泄的方式和原初的伦理及美学体验,找到更直接的经验途径”。

  • 当代喜剧小品语言负偏离现象研究

    刊期:2010年第06期

    张玉梅在《戏剧文学》2010年第10期上发表了同题文章。文章认为,本来,戏剧小品是一种深受大众喜爱的电视艺术,其幽默话语自然就成了吸引观众的法宝。但是小品如果为了制造幽默情趣,背离语言文化传统,偏离语言正常发展的轨道,使用大量粗俗语言和戏谑性、攻击性语言,喜剧小品就会产生大量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