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琉球剧文和解

    作者:饯夫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上海戏剧学院国家重点学科研究课题“中日戏剧文化交流”,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下,首先开展中国琉球演艺交流的研究。2009年3月,叶长海教授、曹路生教授、张福海副教授参加了冲绳县立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演艺在琉球的传播”学术研讨会。

  • 关于《琉球剧文和解》

    作者:板谷 彻(日本) 细井尚子(日本) 张志凡(译)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一、近代琉球地域的唐跃 近世琉球就是从公元1609年日本九州萨摩武士势力入侵琉球至公元1879年琉球“处分”(*译注:日本政府于1872年强制将琉球王国改为琉球藩并于1879年编入鹿儿岛县管制。以后*表示译注),

  • 关于《琉球剧文和解》考证的几个问题

    作者:曹路生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一、中国戏曲传入琉球的不同阶段 关于中国戏曲传人琉球最著名的一条历史记载,是姚旅的《露书》中所记载的明万历四年(1579年)萧崇业任正使、谢杰任副使册封琉球时所看到的福建戏曲的演出情况:

  • 德国启蒙思想家、戏剧大师歌德雕像落户我院

    刊期:2009年第06期

    2009年11月16日,德国启蒙思想家、戏剧大师歌德的雕像在上海戏剧学院揭幕。揭幕仪式由我院副院长孙惠柱主持。歌德雕像是继印度迦梨陀娑、意大利哥尔多尼、挪威易卜生和德国布莱希特之后又一尊落户我院的戏剧大师雕像。

  • 关于《琉球剧文和解》五个脚本的剧种归属问题

    作者:张福海 刊期:2009年第06期

    2009年3月,承蒙日本学者的邀请,我们赴冲绳就他们新近发现的迄今为止历史上琉球演剧活动中唯一的一部(也可以说幸存的一部)戏剧文本——《琉球剧文和解》诸剧目所涉及到的中国戏剧在琉球传播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交流;同时,我还接到冲绳县立艺术大学艺术文化学研究科板谷彻教授的一份邀请函,他希望我能对《琉球剧文和解》诸剧本“在中国哪种...

  • 历史真相的深度隐喻——对锦云几部话剧作品的文本解读

    作者:王露霞 刊期:2009年第06期

    本文对当代著名剧作家锦云的四部农村题材的剧作进行了整体梳理,揭示出剧作家洞透历史与人生的迷雾所竭力呈现的历史真相,并由此折射出的历史理性和人文关怀,同时也指出了作者陷入某种情绪中无法自拔的历史局限性。

  • 公案:闲人的困惑——论过士行《闲人三部曲》

    作者:龚元 刊期:2009年第06期

    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从问世以来一直都是评论家特别关注的对象,也在大小舞台上不断搬演。但从以往的评论文章看,《闲人三部曲》的内涵与意义并未得到有效阐明。笔者认为:“闲人”的内涵与意义正是当东方文明遭遇到现代文明所产生的尴尬与困惑。“闲人”的困惑是过士行留给阅读者的一个公案:当现代文明破坏了东方文明的神秘与自足,凡是生...

  • 狄德罗:戏剧表演需要“理想范本”

    作者:何纪华 刊期:2009年第06期

    狄德罗主张表演艺术要模仿自然,提倡独尊理性,排斥感情,强调形体动作和演技。演员对角色要刻意钻研、揣摩设计,最终创造出“理想范本”。舞台演出就是不断复现这个范本。虽然他的美学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缺乏辩证法,但他要求演员从“形”、“像”着手,由外而内地进行角色创造,这样的途径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值得...

  • 京剧的珍贵史料——齐如山致梅兰芳的三封信

    作者:胡淳艳 王慧 刊期:2009年第06期

    本文简要介绍齐如山致梅兰芳三封信的由来、内容,分析三封信称呼变化背后所凸显的心态与文化变迁,并将1912年第一封信原文与几十年后《齐如山自传》中转述大意的信进行对比,分析其异同。同时,从三封信的内容出发,对京剧历史进行了若干思考。

  • 现代传媒视野下的戏曲演出——以梅兰芳1913—1926年来沪演出为考察对象

    作者:王省民 刊期:2009年第06期

    梅兰芳于1913—1926年六次来沪演出,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青衣花旦成长为享誉海内外的京剧名角,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传媒对其演出所做的宣传报道。研究《申报》上有关梅兰芳的广告、新闻报道和剧评,从尘封多年的近代报纸中发掘一些不为人知的史料,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近代的戏曲文化。

  • 本期编后

    刊期:2009年第06期

    上海戏剧学院国家重点学科研究课题“中日戏剧文化交流”,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资助下,首先开展中国琉球演艺交流的研究。2009年3月,上戏的叶长海教授、曹路生教授和张福海副教授参加了冲绳县立艺术学院主办的“中国演艺在琉球的传播”学术研讨会。

  • 五十年的追问:什么是戏剧?什么是中国戏剧史?

    刊期:2009年第06期

    康保成在《文艺研究》(2009.6)发表同题文章,文章回顾20世纪50年代以来学术界围绕“戏剧”、“戏曲”的概念之争,指出任中敏和王国维的戏剧观念大体上是相同的,即都主张戏剧的本质是角色扮演,但是他们要么对戏剧史的共时性材料缺乏认识、对表演艺术相对漠视,要么把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角色扮演”相混,都存在有待完善之处。文章通过...

  • 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艺术的批评环境

    刊期:2009年第06期

    《戏剧文学》(2009.8)刊登了贾颖的同题文章。文章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市场经济发端之日起,中国的小剧场戏剧在不断探索自身出路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一个悖论式的批评漩涡,人们延续了对于小剧场戏剧诞生之初时所伴随的先锋性和冒险精神的留恋,却同时忽视了小剧场戏剧所生存的文化语境的根本转变。

  • 不宜过度提倡学术创新

    刊期:2009年第06期

    施爱东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10.29)发表文章,文章认为,对于学术创新的重要性,学者们无不视为学术研究的生命所系。纵观学术史,凡是在学术发展历程中有所建树的大学者,无不具有创新求变的能力,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但是,如果放在当下的学术语境中来看,过度提倡学术创新就等于提倡了学术研究的混沌、无序与死亡。

  • 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述评

    刊期:2009年第06期

    郭英德在《文艺研究》(2009.9)发表同题文章,文章从选题、旨趣、价值三个方面评述了1998年到2008年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简称“北美博论”)的基本特色,以期从一个侧面考察21世纪北美汉学界中国戏曲研究的趋向。一.选题浏览。1.在戏曲文本解读方面,“北美博论”涉及宋元戏文、元明清杂剧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