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Theatre Arts

杂志简介:《戏剧艺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140/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国际刊号:0257-943X
国内刊号:31-1140/J
全年订价:¥ 260.00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65
复合影响因子:0.57
总发文量:1125
总被引量:3981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133
期刊他引率:0.8
平均引文率:8.3333
  • 光绪元年的上海剧坛——从《申报》记载看近代演剧的商业化进程

    作者:孙柏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以《申报》为资料平台,通过详实的史料复现了光绪元年(1875年)上海剧坛的繁荣景象,并以此来阐发上海戏剧文化的商业化进程及其对近代演剧尤其是京剧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 我院举办“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戏剧(影视)创作教学”专题研讨会

    刊期:2009年第01期

    2008年12月2日-3日我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戏剧(影视)创作教学”专题研讨会,前来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国内外的教授、专家、学者。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以戏剧写作教学改革方案为话题,提出了“人格构建、”“打开心门,心理沟通”、“师生双向选择”、“重视基础教育,经典剧本解读”等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在研讨会过程中,我院师生还作...

  • 《黄萧养回头》作者为欧榘甲考——兼论欧榘甲在前期《新小说》作者群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张军 裘思乐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比对粤剧剧本《黄萧养回头》与长篇政论文《新广东》,结合相关史料,认为《黄萧养回头》作者即《新广东》作者欧榘甲。在前期《新小说》作者群中,欧榘甲是仅次于梁启超的第二号重要人物,其地位、贡献及对粤剧改良的倡导作用应得到充分肯定。

  • 关于明传奇是否通用及其主导因素问题的新思考

    作者:马华祥 刊期:2009年第01期

    明代传奇是属于某一声腔剧种的剧本还是各声腔剧种所通用的剧本,这一问题一直困惑着当今学术界。徐朔方先生认为传奇是通用的,并认为声腔的区别不在剧本本身。郭英德先生更进一步说传奇戏曲不占主导因素。本文提出了恰恰相反的看法,认为每种声腔剧种都有自己的剧本,并非采用通用的剧本,剧本本身就存在剧性,而不是等搬到舞台上才显现出声腔...

  • 诗、歌、剧的交融——张广天舞台剧论

    作者:陈吉德 刊期:2009年第01期

    张广天舞台剧试图构建诗、歌、剧三位一体的艺术大厦,从而达到为常规戏剧出殡的目的。其诗悦情,其歌悦性,其剧悦意,让人们在诗歌剧的交融中享受着舞台艺术的独特快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三位一体的艺术大厦就十全十美,毫无瑕疵。

  • 关于表演教学体制改革的思考

    作者:范益松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总结了上海戏剧学院六十多年表演教学的经验教训,参考国际先进经验,根据新的形势,从战略思想上、教学体制的设置上、教育理念上,以及具体的教学管理方法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并对相关的制度进行了重新设计。

  • 观察,感知和创造

    作者:李学通 刊期:2009年第01期

    本文强调了表演教学的从生活到艺术的写实表演观,旨在帮助学生寻找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观察、感知、创作的步骤和方法,从“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和感知练习”以及“由表及里的想象”三个层面探讨了相关的问题。

  • 音乐剧声乐教学探讨

    作者:崔瑞英 刊期:2009年第01期

    音乐剧表演的重点是歌曲演唱。音乐剧演唱的基础是基音,在发声上必须有美声方法的基本功,在吐字上则接近自然的说话状态,近似通俗唱法,作者由此提出音乐剧的唱法是一种新的唱法——“美通唱法”。学生通过熟练地掌握三种转换,即台词与演唱的转换,中低音区与高音区的转换、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的转换,达到音乐剧演唱的最佳状态,展现出完美...

  • 新时期文化思潮中的“启蒙”、“国学”与“新国学”

    刊期:2009年第01期

    李怡、康莉蓉在《学术月刊》2008年第9期发表同题文章指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学术经历了一种从“启蒙”到“反启蒙”,从“国学”到“新国学”的螺旋式的演进。1980年代的“新启蒙”,既来自与国门洞开之后向欧洲18世纪的思想借鉴,又体现了我们对五四传统的重新继承与发扬。这一选择有其明显的合理性:新时期与五四时期一样,命运多舛、迟迟无...

  • 狂人的“病愈”与鲁迅的“绝望”

    刊期:2009年第01期

    宋剑华在《学术月刊》(2008.10)上发表同题文章。文章认为,鲁迅的《狂人日记》既是鲁迅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正是由于它客观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以,学界始终都在关注它反封建或思想启蒙的社会意义,这不仅远离了鲁迅的创作意图,而且是一种脱离历史语境与背离作品实际的非学术态度。《狂人日记》是一篇具有警示世人的...

  •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

    刊期:2009年第01期

    解玉峰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发表同题文章,以汤显祖《牡丹亭》为中心考察了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的特有规律。文章认为,中国古典戏剧最初皆为全本戏,而最终形态则皆为折子戏。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乃是中国戏剧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从《牡丹亭》的情况来看,折子戏的生成有两条途径:

  • 戏曲“台本”在古典剧目传承中的作用

    刊期:2009年第01期

    王丽梅在《文艺研究》2008年第9期发表同题文章指出,中国古典剧目的传承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依靠书坊刻印与传抄,通称为“墨本”或“案头本”;二是依靠民间戏班改编或移植,除少数刻印本外,大多为传抄本,通称“台本”或“唱本”。

  • 梅特林克与贝克特戏剧中的“静止”

    刊期:2009年第01期

    张月辉在同题文章(《戏剧文学》2008年第8期)中指出,“相比较而言,在梅特林克的戏剧中,人物形象还是有略微的轮廓,行动也出现了结果。《闯入者》和《盲人》都是在等待具体的人,最终等来的结果是死神。《内室)一开始小女孩就已经死了。这样,梅特林克静态剧的结构趋向于圆锥型的螺旋结构,在浑然不觉中死神悄悄降临,死亡就是人物的终极...

  • 国产“大片”的文化盲视

    刊期:2009年第01期

    肖鹰在《文艺研究》(2008.10)发表同题文章认为,以2002年(英雄)的问世为标志,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大片”生产历程。国产“大片”,并不是基于本土生存经验、面对全球化语境展开的重建“我们的世界”的电影。中国电影家选择的“大片”生产道路,是“借鉴好莱坞的高概念龟影模式”,“以国际市场的典型性商业美学配方”的“宿命”式的道路...

  • 戏剧与戏剧刊物:从悲情到希望

    刊期:2009年第01期

    孙惠柱在同题文章(《戏剧文学》2008年第8期)中指出,“当今世界的国际惯例是,戏剧刊物不像以明星逸事为卖点的通俗影视杂志,应该是非营利性的,或者由政府补贴,或者由私人基金赞助。我国还没有文化方面的私人基金会,只有政府一个渠道,所有的国营剧团都拿着国家的补贴,刊物应该也是这样。如果是大学办的,就是由大学支持的学术刊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