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寻根杂志 省级期刊

Root Exploration

杂志简介:《寻根》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209/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寻根寄语、百家纵横、东西风、民间文化、民间习俗、艺文杂谈、寻根扫描、姓氏文化、文化遗产、寻根情结、家族史、移民寻踪、乡土影像、寻...

主管单位:中原大地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大象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5-5258
国内刊号:41-1209/K
全年订价:¥ 216.00
创刊时间:1994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2086
总被引量:1756
H指数:11
立即指数:0.012
期刊他引率:1
  • 邹衍与阴阳学说

    作者:卫绍生 刊期:2009年第04期

    “阴阳”一词最早出自《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等说法,让人们对阴阳有了初步的认识。它和“道”、“神”等抽象概念紧密相连,毫无疑问属于形而上的范畴,或者说属于抽象的理论或理念;“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为洪范九畴之首,所谓“初一日五行”,指的是水、火、木、金、土这五种构成世间万事万物的...

  • 关于阴阳观念的几点思考

    作者:安继民 刊期:2009年第04期

    当我们把阴阳观念作为一种思想方法时,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无比巨大的。当我们把这种思想方法抽象为一种可以称为最简关系式的逻辑形式时,它的威力还将继续影响我们并会发扬光大。全面论证这一问题这里无法胜任,仅提出五点想法以就教于方家。

  • 先秦至西汉时期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以《汉书·艺文志》为样本的分析

    作者:李乔 刊期:2009年第04期

    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人的思想文化行为有着深刻影响,尤其是先秦两汉时期,影响更为普遍而深刻。崔瑞德、鲁惟一说:“汉代的思想家即使不是全部,似乎也大部分接受了这个理论(注:五行理论),用它来解释世界上自然序列(包括创世过程)的延绵不绝的现象。”正是因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以下简称《汉志》)中收录了先秦至西汉时期许多有...

  • 中国古代祈谷礼的举行时间

    作者:张晶晶 刊期:2009年第04期

    祈谷礼为中国古代国家重大祭礼之一,《礼记·祭统》中讲:“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左传·成公十三年》中亦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军事被视为阶级社会中之头等大事,而祭祀行为甚至被置于军事之前,足以显示其受重视之程度。郊祀祭天大典被列为国家大祀,春祭以祈农事的祈谷礼亦是祭天大典中的一项重要祭礼。

  • “五听”断狱

    作者:温慧辉 刊期:2009年第04期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纷争之事自不可避免,不过案件一旦发生,其真相只能依赖于嗣后寻找证据。一般来说,人类的诉讼证明方式大致经历了从“神明裁判”到“证据裁判”,从“非理性证明”到“理性证明”的过程。为了判断证据,发现真相,我国古人独树一帜,创造出“五听”断狱的审判方法。

  • 烟草何以征服中国

    作者:冯少波 刊期:2009年第04期

    在中国,吸烟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调查,目前中国有3.5亿烟民,15岁以上人群总吸烟率为31.1%。吸烟已经成为一种可以与饮酒并驾齐驱的基本消费,甚至可以和食品饮料相提并论,不可或缺。

  •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及其在欧洲的“亲戚”

    作者:司徒一凡 刊期:2009年第04期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秦准区长干桥东南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也是全国最大并包容各派的佛教义学讲寺,更一度成为管理全国佛教事务的僧录寺所在地。该寺原址为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史称“江南佛寺之始”的长干寺,经历代兴废,至宋朝天禧...

  • 七夕乞巧习俗与古代女性文化心理

    作者:蔡丰明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中国的七夕节是一个伴随着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同发展起来的传统节日,其滥觞大概是在汉代,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说明当时七夕穿针习俗已经开始流行。随着时代的推移,七夕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普遍奉行的一个重要节日,并且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

  • 安西“老爷会”

    作者:刘景明 刊期:2009年第04期

    江西省信丰县安西镇,那里的村落按当地风景名胜、古迹所在地划分为上堡、中堡和下堡。靠近有“小庐山瀑布”之称的河连山“老狮喷水”瀑布的那方村落叫上堡,毗邻四季清泉不绝、水温均衡不变的“热水湖”温泉的那方村落叫中堡,相传一位仙人下凡骑着牛在一处山石楔下“仙牛甲”的那方村落叫下堡。安西三堡人具有独特而淳朴的风情习俗。

  • 说“兵符”

    作者:吕博 刊期:2009年第04期

    我们都熟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其中之符,就是兵符。在我国古代社会,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以符或节,以为凭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颜师古说:“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命将者,持之为信。”古代通信极不发达,封建帝王为了能直接...

  • 后金云板纵横谈

    作者:李理 于颖 刊期:2009年第04期

    沈阳故宫博物院现珍藏有一件后金天命年间(1616~1626年)所铸铁质云板,距今已有380余年的历史,可谓历经岁月,饱受沧桑。因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 《邗江三百吟》

    作者:顾农 刊期:2009年第04期

    清代江苏仪征学者、诗人林苏门(1748~1809年)是大名鼎鼎的高官学者阮元(1764-1849年)的舅父,早年曾参加过《四库全书》的校对,又在曲阜的衍圣公府当过六品闲官,等到阮元发达起来以后,就辞去职务到外甥这里来,“以师席入其幕”,从此就在这里帮忙而且享福。

  • 许昌灵井遗址发现中国最早的立体雕刻鸟化石

    作者:李占扬 刊期:2009年第04期

    灵井“许昌人”研究基地的考古工作者,于2009年3月发现一件用鹿角雕刻的微型鸟雕,同时还有其他雕刻品及其半成品,与2008年出土的细石器、牙针和赤铁矿颜料等属同一层位,属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2万~1.5万年。这一年代范围是由中国和日本的考古学家,对灵井细石器研究后得出的初步认识。

  • 寻根巴人故里:武落钟离山

    作者:周学森 刊期:2009年第04期

    悠悠清江好风光,山秀水美如画廊。清江画廊风景区,位于清江流域的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景区内的武落钟离山是土家族先祖古代巴人的发祥地。现今土家族人口有800多万,主要分布在湘西、鄂西、川东等地,还有部分散居于全国其他省区及海外。武落钟离山自古被视为土家人寻根祭祖的圣山,由于这里风光秀美,如今已开发成著名的风景区,...

  • 戏文内外说“顶灯”

    作者:赵兴勤 刊期:2009年第04期

    《顶灯》(或称《滚灯”),是多种地方戏时常上演的一个剧目。江苏省柳琴剧团也擅长此剧的搬演,曾带此剧赴日本、奥地利作文化交流演出。演员的精湛技艺,每每使台下观众掌声雷动。此剧目虽然流传甚广,然“顶灯”之渊源,却鲜有论者论及。韩健畅先生的《顶灯小考》(《当代戏剧》2007年第3期,以下简称“韩文”)一文,对“顶灯”之技来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