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新发传染病电子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正文】

寨卡病毒研究进展

作者:吴春利; 阳帆; 张仁利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检验科; 广东深圳518020
寨卡病毒   小头畸形   性传播  

摘要:2015-2016年南美洲暴发了史上最严重的寨卡病毒疫情,疫情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和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大量增加,引发了全球关注。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这次南美疫情流行的是亚洲型毒株。蚊媒叮咬是寨卡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然而大量的证据显示性传播途径比预估的要更为普遍。大多数人感染寨卡病毒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孕妇患者体内的寨卡病毒会感染胎儿的神经细胞,并导致大脑出现畸形。核酸检测是目前实验室检测寨卡病毒的主要方法,通过该方法已经在血液、尿液、精液和唾液等体液中检测到了寨卡病毒。目前还没有寨卡病毒疫苗,防蚊灭蚊依然是病毒防控的有效手段,孕妇及备孕的夫妇必须加强个人防护,以免病毒感染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