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文明时代的生存矛盾与哲学的当代出场——兼论海德格尔对马克思有关思想的解读

    作者:陈立新 刊期:2016年第06期

    随着资本上升为社会生活之主导原则,现代社会的优越性与危机便同时呈现出来。现代社会正是在持续不断的批判中前行,马克思力求"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创制照亮了现代生活。当代哲学需要摆脱形而上学的抽象统治,在构建当代精神家园中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

  •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战略:走向进步

    作者:利奥·帕尼奇; 萨姆·金丁; 乔瑞 刊期:2016年第06期

    文章开宗明义地指出需要建立一种包括资本主义竞争、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特定组织维度的,更加完备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种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不仅对于深入理解21世纪以来资本主义表现出的强大生命力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而且有助于增进对工人阶级并非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现在还没有成为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一问题的认识。文章进而...

  • 城市社会的生态逻辑:问题本质与伦理自觉

    作者:陈忠 刊期:2016年第06期

    我们正在进入城市社会,生态意识是城市与社会理论的重要内容,但生态不等于自然,生态性不等于自然性。客-客关系、主-客关系、主-主关系、主体自身关系,是生态关系的基本内容。生态问题、生态意识具有深刻的城市性。伴随城市社会的推进、城市化所导致的综合失序,人们日益认识到,所有的涉人关系、非涉人关系都是复杂性、互动性、多样性、变动性的...

  • 现代性问题与形而上学的重建——兼论孙正聿的本体观革命

    作者:田冠浩 刊期:2016年第06期

    形而上学的没落,蕴含着使现代文明趋向衰落的巨大风险,因为形而上学为社会生活进而人类共同自由的生成提供了最深层的思想共识。现代文明的更新必然伴随着形而上学的复兴。只不过,形而上学将不再是压制个人的绝对权威和教条。作为一种"本体论追求"而非"本体论承诺",未来的形而上学在建构社会整体性、统一性的同时,将始终保持对个体的创造性...

  • 对“抗日战争”的概念运用

    作者:杨东 刊期:2016年第06期

    话语中的"抗日战争"并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僵化概念,而是根据时局的变化和各个阶段不同的历史任务,体现着极为灵活的动态特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语境,彰显着鲜明的话语意图。战前,对"抗日战争"的话语表达,多半呈现的是"以言指事"的情状;全面抗战爆发后,推动了"抗日战争"这一概念向纵深方向扩展;抗战后期,话语中的"抗日战争",则是在...

  • 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确立

    作者:蒋积伟 刊期:2016年第06期

    新民主主义话语从产生到最终确立优势,历经整个1940年代。抗战时期,基于各种因素的考量,中共在话语战中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并一度失声,新民主主义话语的传播更多地局限于根据地内。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双方军事较量的展开和深入,中共在新民主主义话语优势的建构方面有些明显的变化:在建构路径上,主要是由内及外,从党内和根据地逐步向全国范围...

  •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话语的历史发展与当代建构

    作者:黄志高 刊期:2016年第06期

    民主革命时期,较早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不过中共党内更多使用的是"民族解放"概念,其间在十年内战中曾激烈地批判国民党的"民族复兴"论,抗战时期则从正面有限地使用了"民族复兴"话语。建国前夕,肯定了"复兴"的现实可能。改革开放以后,"民族复兴"话语重新出现,并在中共十六大以后高频使用。将其发展构建为内容丰富的"民族复兴中国...

  • “虚无党”话语在中国:从传入到传播(1900-1930)

    作者:杨哲 刊期:2016年第06期

    1900年"虚无党"一词作为nihilist的对应词,从俄国经日本输入中国并首次出现在中文刊物上,在使用上常与"无政府党"、"革命党"等混为一谈,在概念界定上多以党派归属或者暗杀手段为指向;无政府主义者和革命党以"目的认手段"的选择性诠释、国内对暗杀活动的舆论传播和效仿行为,以及虚无党小说以人物宣扬精神的译介倾向,使得虚无党话语在传播...

  • 现象学伦理学对于我们为什么如此重要?

    作者:邓安庆 刊期:2016年第06期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回到生活世界"之后的产物,更准确地说,它是驱使胡塞尔从意识现象学回到生活世界的指引。没有伦理意识,胡塞尔不可能提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

  • 一种彻底的“康德式”建构主义是否可能?——论奥尼尔政治哲学的建构主义证成进路及其局限性

    作者:张祖辽 刊期:2016年第06期

    奥尼尔是罗尔斯之后英美政治哲学界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罗尔斯的后学,奥尼尔自觉承继起罗尔斯开创的"康德式"建构主义,力图通过更激进的"抽象化"重构和重释使该方法论更加彻底。一方面,奥尼尔对建构主义实践推理的起点进行了更抽象的重构,力图使实践推理的起点更加不偏不倚;另一方面,奥尼尔对实践理性加以更激进的建构主义重释,试图使实践理...

  • 论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问题的疑难

    作者:李云飞 刊期:2016年第06期

    胡塞尔的先验主体间性问题不仅是其先验现象学的试金石,而且聚焦了其思想发展的最深层次的问题和疑难。文章借阿尔弗雷德·舒茨与欧根·芬克的论争引出胡塞尔解决先验的主体间性问题的"原自我"方案,表明胡塞尔在《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所给出的"复多性主体"方案的素朴性。通过对丹·扎哈维关于先验的主体间性问题的讨论的分析,展显先验的主体间性...

  • 切中、形式指引与诞生状态——论现象学语境下秩序想象的哲学策略

    作者:贺敏年 刊期:2016年第06期

    现象学的一个明显特征在于对传统身-心问题的系统回应,而重塑秩序的任务吁求刷新相应的哲学策略与方法。在现象学语境下,这一关于秩序想象的哲学调节呈现出一条明显的脉络:从胡塞尔力图对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切中"关系的阐明,系统化为海德格尔对日常经验之"形式指引"的存在论分析,并在梅洛-庞蒂那里深化为对"诞生状态"的结构-知觉秩...

  • 新弗雷格主义对涵义的认知解释

    作者:任远 刊期:2016年第06期

    对弗雷格式涵义的描述主义解释传统受到了克里普克和直接指称论者的深入批评。新弗雷格主义者坚持涵义的不可或缺性而建议放弃描述主义。新弗雷格主义者对弗雷格式涵义的实质内容的阐发可以解读成三种进路:一是把涵义解释成从物的思考方式或心理呈现模式;二是把涵义解释成证实性知识或作为证据的概念;三是把涵义解释成动态的信息体或文件系统。...

  • 语言游戏确定性的根源——对维特根斯坦“家族相似”概念的再澄清

    作者:蔡祥元 刊期:2016年第06期

    家族相似是维特根斯坦反对本质主义的一个经典论证。有学者认为该理论充满内在的谬误,会导致虚无主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及其哲学立场提出了一个挑战。本文在回应上述批评的基础上指出,家族相似理论不仅没有他所指责那些论证谬误,而且也不会导致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它背后是一种语境决定论的哲学思想,里面包含着一种基于...

  • 中国传统经典诠释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儒家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韩星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从经典诠释的视角,以儒家为中心,思考在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基础上推进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深化。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走上"以西释中"的西化误区。我们应在确立中国文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立足于中国传统,以经学作为中国哲学建构的主体,在经学的基础上深化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以子学、玄学、道学、佛学作为多元辅助,借鉴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