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从物化到虚无:关联与重思

    作者:刘森林 刊期:2011年第02期

    作为一个现代性反思的概念,"物化"应予以细分。分别对应Verdinglichung和Versachlichung的是"物化"与"物象化"("事化")。"物象化"("事化")是切入问题的关键,它意味着制度愈来愈成熟、规范、严格、见事(物)不见人。是着眼于其效率的提高还是对个性的压抑?无论如何,立场的选取,相应的认知方式,都会驱使"虚无"问题的呈现。"...

  • 黑格尔与作为隐秘虚无主义的现代性

    作者:邓先珍 刊期:2011年第02期

    黑格尔社会哲学的兴起存在着两个外在维度:现代性与虚无主义。现代性是在"信仰与知识"的矛盾中,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理性不断取得奠基地位的过程。随着科学理性与实证精神的不断取得支配地位,作为超感性世界的最高价值遭到贬黜,造成植根于形而上学的价值论的虚无主义的兴起。

  • 马克思与虚无主义问题

    作者:David B.Myers 邓先珍(译) 刊期:2011年第02期

    马克思的目的是要说明人对价值的需要无须超越历史就能得到满足。认为善(good)内在于历史上与断言善是与历史相同的并非一回事。马克思并不是一个历史主义者——如罗森所使用的术语——因为他没有把善与"所发生之事"等同起来。罗森认为,马克思必定主张在历史中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可允许的。马克思的标准是人,而不是历史中在马克思的特定意义...

  • 再评费尔巴哈

    作者:施蒂纳 林钊(译) 刊期:2011年第02期

    《唯一者及其所有》出版后,受到施蒂纳猛烈批评的费尔巴哈在1845年《维干德季刊》第2期撰文反驳,施蒂纳随即在该杂志第3期作了对费尔巴哈及其他批评者的再反驳。他对费尔巴哈再批判的核心是:费尔巴哈只要坚持人的本质的观念,就仍然是虔信者和唯心主义者,就无法在唯物主义的层面上理解具体的、特殊的、现实的个人。——译注

  • 从法国马克思主义看基督宗教的价值——试论伽罗蒂的《从诅咒到对话: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向大公会议说话》

    作者:梅谦立 刊期:2011年第02期

    马克思主义与基督宗教之间的对话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欧洲上个世纪60年生了共产党与天主教会的官方对话,两方派谴他们自己的最高知识分子来进行对话。通过伽罗蒂《从诅咒到对话: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向大公会议说话》(1965年),本文介绍这种对话的历史思想背景,并分析这个对话在理论上所面对的困难。虽然对话在时间上比较短,不过,它有了长远的...

  • 从马克思的宗教批判看其与基督教的联系及意义——以马克思的几句著名格言为例

    作者:王志军 刊期:2011年第02期

    通过对马克思几句著名格言的分析,我们看到,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主要以基督教为原型),既是一个否定、颠覆的革命过程;又是一个无法决绝断裂的文化承继发展过程。马克思思想与基督教是两种具有许多本质差异的世界观、人生观,但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并不一定是两者相互诋毁、相互对抗的根本,也可以成为双方相互尊重、相互补充的前提;马克思的宗教批判...

  • 建国后农业合作思想的困窘与张力——基于“组织起来”的视角

    作者:刘霞 杨菲蓉 刊期:2011年第02期

    "组织起来"像一条金线贯穿于建国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也渗透在的农业合作思想中。作为农业合作思想有力的通俗表达方式,"组织起来"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也有着背后的政治逻辑。"组织起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了农业生产,支援了工业化建设,但是,基于那个时代的局限,经验的有限与实践的复杂,农业合作化思想在实践过程中凸显...

  • 农村消解的再思考

    作者:苏晓云 刊期:2011年第02期

    集政治经济功能于一体、承载着多业并举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之重任的农村制度在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存续了二十余年,对新中国工业化建设以及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然而最终走向了终结。对此,学界看法众说纷纭。本文作者看来,影响并导致的最终消解,其根本原因在于的"去工业化"并"去商业化";同时,公社体制内的行政权力机...

  • 笛卡尔哲学的源点和现象学的观念

    作者:米歇尔·亨利 贾江鸿(译) 刊期:2011年第02期

    现象学的发端应该追溯到笛卡尔的"我思"概念。我们需要区分两种不同的现象学: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思想为代表的历史的现象学和由笛卡尔隐约开创的理想的现象学。历史的现象学并不能真正把握笛卡尔"我思"概念的应有内涵,而我们应该坚持的理想的现象学则可以引导我们构建一种真正的现象学,它能够帮助我们触及更为原初的先验生命。

  • 笛卡尔的直观理论新探

    作者:贾江鸿 刊期:2011年第02期

    直观概念在笛卡尔的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直观是人类"良知"的最基本的体现,是整个科学认识活动的基础,直观的明见性和确定性也正是科学知识最全面的标准。笛卡尔的直观知识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别的科学知识,在一定的程度上仅仅是认识当中的关于事物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理智观照之下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本身的真实状况。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

  • 论作为现象学“意向性”概念之起源的笛卡尔式“夸张的怀疑”

    作者:宋斌 刊期:2011年第02期

    "夸张的怀疑"是笛卡尔得出其形而上学第一命题的方法,亦被胡塞尔认为在现代哲学中首次揭示了"意向性"概念的内涵。依据它的机制,"我思"的确定性意味着"自由意志的确定存在"与"持续现前于精神的清楚分明的知觉的不可怀疑"。以此为基础,笛卡尔不仅可以完成观念论式的二元论证,而且也认识到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紧密结合体",由此指明了建...

  • 知道一个意义理论?

    作者:刘小涛 刊期:2011年第02期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能力的获得要求说话者具有语言知识。按乔姆斯基及其追随者的观点,此类知识是一套有先天内容的句法规则系统;而达米特等哲学家则认为,说话者知道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更准确地说,说话者对戴维森式的意义理论公理具有隐知识。此论文首先简要阐述达米特的基本思路;然后我会论证,心理化戴维森进路的核心论点存在几个方...

  • 修辞的认识论功能——从科学修辞学角度看

    作者:谭笑 刊期:2011年第02期

    科学修辞的认知意义在理论上基于对知识和修辞的不同认识,即知识被认为是拥有确定性的真的信念,修辞的论辩、逻辑部分被重新发掘。在这一框架下,修辞不再外在于科学知识核心,而是在从个人经验到科学假说、直至科学理论及其检验等一系列过程中都有着深刻的认知意义。

  • 我们应该如何研究《圆善论》

    作者:杨泽波 刊期:2011年第02期

    牟宗三对《圆善论》非常看重,认为该书借助儒家思想已经解决了康德未能解决的圆善问题。但这部著作不仅未能真正解决这一难题,在某些重要理论环节,特别是幸福的两种不同性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其学术地位是有待讨论的。牟宗三有此失误的根本原因,是他以存有论说明圆善问题的特殊思路。这一思路决定牟宗三未能看到幸福主要不是存有论赋予的,...

  • 打通中西马:李泽厚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作者:唐文明 刊期:2011年第02期

    针对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李泽厚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形成的思想架构包括三个要点: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人道主义色彩和民族主义因素。与此相关联,李泽厚通过对中国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史解释,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题,提出了一个解决中国问题的理论方案。李泽厚非常重视儒家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和所能起到的作用。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