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以人为本”的含义辨析——学习十七大报告的一点体会

    作者:王晓升 刊期:2008年第01期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个思想实际上就是要从社会发展理论的角度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可以说,“以人为本”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的具体化。这个新的理解对于我们在现实的历史条件下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注...

  • 辩证地历史地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作者:叶汝贤 刊期:2008年第01期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功经验,把这些经验归纳为“十个结合”。最近,他在《求是》杂志2008年第1期上发表了《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文章,对这“十个结合”进行了更加详细的阐发。他指出,“党的十七大把这‘十个结合’定性为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

  • 十七大精神与社会正义

    作者:吴育林 刊期:2008年第01期

    十七大报告中八个地方专门提到公平正义的用语,并且明确指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报告中从社会发展一般目标到具体的制度体制设计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正义的内涵和怎样达致公平正义的目标作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科学阐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人民民主:十七大政治改革构想的主线

    作者:徐俊忠 刊期:2008年第01期

    “人民民主”是贯穿于党的十七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以及政治改革思想的主线。

  • 生态文明:从理念到行动

    作者:龙柏林 刊期:2008年第01期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同时,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可见,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理念的共识语言,更是一种生产与生活实践的落实要求。

  • 犹太人问题何以成为“当代的普遍问题”——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解读

    作者:黄学胜 邹诗鹏 刊期:2008年第01期

    本文通过解读马克思对鲍威尔有关犹太人问题的批判,探讨马克思思考犹太人问题的两个维度,即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和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并通过剖析马克思与鲍威尔以及整个青年黑格尔派的区别,进而清理马克思对传统思辨哲学、自由主义政治哲学以及启蒙哲学的内在批判关系。

  • 源自生产方式理论的形而上学革命——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理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

    作者:夏林 刊期:2008年第01期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不能仅仅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意义上理解,而应该放入整个西方哲学史中加以透析。通过对商品拜物教理论的具体剖析,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升华了康德的物自体学说,其生产关系范畴则揭穿了西方哲学史上追求的确定性的抽象同一性假象,揭示了辩证法的精髓与人的历史境遇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所内具的批判性态度...

  • 旧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的存在与马克思的超越——解读《神圣家族》的哲学史论评

    作者:叶枝青 刊期:2008年第01期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专门列出一节系统考察唯物主义的发展史,对唯物主义的不同历史形态关于人的存在的观点进行评论。这一评论标志着马克思在历史观的核心问题上开始超越旧唯物主义。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本文试图解释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史评论,以重现这种特殊重要性。

  • 世界是拯救实验室——论恩斯特·布洛赫的历史哲学概念

    作者:梦海 刊期:2008年第01期

    恩斯特·布洛赫历史哲学的宗旨就是要阐明整个人类精神史的中心在于预先推定一种“更美好生活的梦”,即一个没有贫困、剥削、压迫和异化的社会制度。在他看来,作为人类学范畴的“希望”集中体现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意图。“世界是拯救实验室”,这是一个自我解救的、从事超越活动的内在者,自身包含着人类的拯救意愿、拯救希望和拯救实验,...

  • 马克思,直路,具体的乌托邦

    作者:E.布洛赫 梦海(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俄国没有参与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后的俄国出现了绝对的沙皇主义、独裁、恐怖、个人迷信和警察国家。斯大林主义使马克思主义面目全非,损害了马克思本人的形象。马克思恩格斯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危机理论已宣告无效,马克思主义中依然有效的是辩证法,即矛盾学说。资本主义矛盾可精确地理解为总体异化、自我异化。继承天赋人权遗产将决定共产...

  • 向乌托邦告别吗?

    作者:E.布洛赫 梦海(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存在三种意义上的向乌托邦告别。从前的乌托邦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行者,但是乌托邦主义者缺乏中间阶段,脱离现实,不善生活。马克思主义并非不是乌托邦,而是一种具体的乌托邦的新事物。具体的乌托邦要求我们善于同可能性打交道,努力领悟可能性,使之成为一种智力参谋部,从而建设一个公正的、美好的、人道的社会。具体的乌托邦永不满足。

  • 希望会成为失望吗?——图宾根1961年开讲词

    作者:E.布洛赫 梦海(译) 刊期:2008年第01期

    文章从人类学一存在论视角重新界定了“希望”的具体内涵。希望会成为失望,而且会成为深痛的失望。因为第一,希望不是确信,希望与可失望性直接有关,本身包含有麻烦、迂回、挫折、失败等因素;第二,希望是一种向前开放状态,希望不是与既定的现存事物相联系,而是与为来的尚未存在的事物相联系。稳固的希望包含着事物的类本质,故通过对趋势...

  • 为什么“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农民理论的一个解读

    作者:周建伟 陈金龙 刊期:2008年第01期

    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了这一论断提出的历史背景、内涵与理论来源、断是农民理论的“拐点”。“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一论断。论文对论述逻辑等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指出这一论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若干重要成果

    作者:张先贤 刊期:2008年第01期

    立足于中国国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尽管存在某些失误,仍然取得了不少重要的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坚持“以生产建设为中心”、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确立勤俭建国的战略方针、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对外开放思想原则以及关于我国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些设想等等。这些关于中国发展的重要思想成果,都被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所继承和发展。

  • 形式先天,或质料先天——论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

    作者:张任之 刊期:2008年第01期

    先天(a priori)这一概念是康德哲学原则性的主题之一,他将先天等同于形式,这不仅成为其理论哲学的起点,实际上也构成其伦理学的基础。舍勒正是将其对康德伦理学的批判建基在他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判之上。本文将主要着眼于“形式先天”与“质料先天”的区分,集中讨论并初步检讨舍勒对康德先天概念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