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哲学

现代哲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Modern Philosophy

杂志简介:《现代哲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0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性问题讨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西比较哲学、西方哲学研究、逻辑学研究、研究生论坛

主管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
主办单位:广东哲学学会
国际刊号:1000-7660
国内刊号:44-1071/B
全年订价:¥ 2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2
复合影响因子:0.23
总发文量:1414
总被引量:4312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8.2857
立即指数:0.0183
期刊他引率:0.9723
平均引文率:21.422
  • 面向读者的写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写作模式反思

    作者:刘森林 刊期:2005年第01期

    哲学写作具有不向大众诉说、把公开的esotericism说辞与隐微的esotercism说辞结合起来、启蒙和改造民众等多种模式.启蒙以来日益得以伸张的面向大众的写作模式因为大众社会的产生和大众人的成批出现而受到反思.马克思的写作模式是不面向一般民众的,其学术写作更是坚持了很强的专业性.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作应该放弃诸多的无对象写作,多作有对...

  • 以马克思的学术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致汉语马克思的第二个世纪

    作者:徐长福 刊期:2005年第01期

    "汉语马克思",指用汉语书写的马克思,已存在一个世纪了.此间,马克思主要被看作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不是一个学者.马克思主义也主要被看作意识形态而不是学术思想.但事实上,马克思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是一个思想家和革命家.同时,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也首先是一种按照学术规范取得的学术成果,然后才是一种意识形态.无论如何,学术品质是马克思的...

  • “结构”:解读古典经济学哲学构架的逻辑中轴——瓦尔特·本雅明:作品、生活、时代和历史的交叠

    作者:王浩斌 刊期:2005年第01期

    马克思的"古典经济学"概念具有明确内涵、外延并与一定的"知识型"相关,这与西方学者在一般的、含糊的意义使用这个概念具有根本的异质性.它界划了一种分析的范式,说明了马克思与资产阶级经济学之间存在着"知识型"的断裂,这种分析范式就是从配第和布阿吉尔贝尔开始的探讨社会结构及由这种结构所决定的运动规律,这是"古典经济学"概念之独特内涵所...

  • 经验的破碎(2)——瓦尔特·本雅明:作品、生活、时代和历史的交叠

    作者:克劳斯哈尔; 李双志; 高燕 刊期:2005年第01期

  • 马克思与黑格尔的自由论

    作者:杨·亨特; 张贤勇 刊期:2005年第01期

    1.引言 人们习惯上一向将马克思哲学同德国唯心主义联系起来.列宁关于德国唯心主义是马克思社会理论--作为其哲学的来源--的三个组成部分的三大来源之一的论断,已被普遍接受.在本讲中,我将在德国唯心主义中探寻马克思哲学中自由观的各种源头,以表明德国唯心主义关注的种种自由问题能有助于理解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剥削的概念.

  • 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十四期综述——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

    作者:陈燕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00年12月16日下午,第14期"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举行.本期论坛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副所长旷三平教授主讲,题目为:评价尺度的本体论研究.

  • 文化政治经济学: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国家(下)

    作者:鲍伯·雅索普; 尹树广 刊期:2005年第01期

    三、国家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文化政治经济学应该以对待经济的同样方式来对待政治和国家,因为国家也可能作为具有特定边界、条件、实际存在和政治主体、发展倾向、合法性根源、国家计划的想象政治共同体被分析(Jessop 1990;Mitchell 1991).

  • 哈贝马斯在汉语世界的历史效果——以《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为例

    作者:曹卫东 刊期:2005年第01期

  • 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十五期综述——谈谈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作者:田明 刊期:2005年第01期

    2004年12月26日,"中山大学马克思论坛"第15期于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所长靳辉明教授,他主要围绕三个部分向在场的诸位学者和同学做了报告.这三个部分是:1.马克思主义哲学当前研究的若干问题;2.当前形势下如何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3.新形势下几种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的冲击.

  • 论儒家思想中的“人”与“自然”之关系:兼论其21世纪之启示

    作者:黄俊杰 刊期:2005年第01期

    本文探讨儒家思想传统中"人"与"自然"之关系.本文先从比较文化史视野,析论中国思维方式之特质在于"联系性思维方式".本文指出,儒家思想传统以"联系性思维方式"为基础,强调"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即相融并互相渗透的关系."自然"是"人"的创生者,"人"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儒家思想家主张"人"与"自然"之间具有连续性与一体性之关系.这两种关系之所...

  • 熊十力哲学本体的觉、寂、仁内蕴

    作者:郭美华 刊期:2005年第01期

    熊十力哲学的本体具有晦涩性,理解其本体的意蕴,首先要抓住熊氏以"觉"言"体"的意图在于凸显人作为主体敞亮世界的内在根据;"觉"表明主体之能往,在"觉"的基础上,"寂"则担保对象之能来,二者统一在一起,说明主体内在本心既能给予世界光亮而世界也能如其所是那样进入此光亮;而"仁"则在于指明,主体内在地给予光亮与世界之进入光亮,是有色调和条理的,...

  • 无名、无功、无己与庄子的审美人格

    作者:曹智频 刊期:2005年第01期

    庄子所追求的审美人格,有一个从'有待'而'无待'的转变,一个从逻辑层面、实践层面向审美层面的递升,也是庄子以'无名'超越理性与价值,以'无功'超越功利,以'无己'回归'神人以和'的审美境界的过程.

  •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易》象数及西方有关学说

    作者:张祥龙 刊期:2005年第01期

  • 想象、再现与重复——德里达对胡塞尔关于实在话语与想象话语之区分的解构及其意义

    作者:朱刚 刊期:2005年第01期

  • 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朱尔斯·汤森《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文评介

    作者:魏小萍 刊期:2005年第01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政治哲学教授朱尔斯·汤森(Jules Townshend)于2004年4月在英国政治学学会的年度会议上宣读了"德里达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一文,该文不仅条理清晰地分析了本来并非清晰的德里达的解构思路,同时在回顾十年反响的基础上,指出了德里达解构的意义和局限性:即德里达对"幽灵"的解构有助于我们从坏的"幽灵"那里解放出来;不过德里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