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 纳米细菌的检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正文】

纳米细菌的检测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作者:余枫; 周汝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 武汉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
纳米细菌   疾病   动物细胞培养   原核微生物   检测  

摘要:上世纪80年代,芬兰科学家Ciftcioglu等在进行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在胎牛血清中存在一种直径50~500nm的微粒,能通过孔径为100nm的滤菌器,有生物膜,生长缓慢。Kajander等发现这种能自我繁殖的细菌样微生物存在于细胞培养液及人类的血标本中,大小为0.2~0.6μm,能通过0.2μm的滤过膜,判定这是一种新的微生物,并于1990年正式将这种原核微生物命名为纳米细菌(nanobacteria)。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质中和生物体内,具有独特的矿化能力,能感染人体任何组织和细胞,引起受感染细胞发生细胞内外钙化,并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纳米细菌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