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杂志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杂志简介:《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0-1208/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教学改革、名作广场、传统建筑、设计研究、工程实例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重庆大学
国际刊号:1006-2181
国内刊号:50-1208/TU
全年订价:¥ 31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重庆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84
复合影响因子:0.7
总发文量:1252
总被引量:4287
H指数:20
引用半衰期:5.0588
期刊他引率:0.7586
平均引文率:6.8243
  • “一带一路”战略与多尺度空间规划对应访谈录

    刊期:2016年第01期

    1.如何正确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 “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期我国开放发展的主要旗帜和载体。根据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区域合...

  •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内空间格局思考

    作者:蔡震 刊期:2016年第01期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来,国内外政治与经贸格局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趋势。国家战略的长期贯彻实施,有赖于国家内部空间格局的全面支撑。基于这一背景,需要系统地考察国外地缘政治与经贸格局的演变与发展趋势,全面梳理国家内部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并对现有空间格局进行必要的研判和思考。文章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国家内部格...

  • “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思考

    作者:王绍森 杨哲 赵亚敏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的重大举措,是为适应中国内外部环境变化所要构建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机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者,应该抓住机遇,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内涵,深化与海丝合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寻找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新思维。

  • 基于“南方丝绸之路”的沿线城镇衰落与修复探讨*--以汉源县九襄镇为例

    作者:曾卫 杨春 刊期:2016年第01期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宏观战略的实施,“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成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在沿线城镇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变迁,南方丝绸之路由于多方面原因逐渐走向衰退,与此同时,沿线一些城镇也逐渐走向“城镇衰落”。“城镇衰落”是城镇长期自我发展和文化积淀过程中的普...

  • “一带一路”背景下历史街区更新的文化保育策略初探--以伊宁市阿依墩街区为例

    作者:谭文勇 赵云飞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时期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其构想和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沿线国家千百年来文化交融的深厚基础。历史街区作为伊宁这“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伊宁市迈向国际融入的前提。针对伊宁市阿依墩历史街区的文化遗存现状,指出其文化风貌消褪、城市肌...

  •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的空间框架探讨

    作者:闫水玉 刘涛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需要深刻领会空间基础,构建合理的空间框架,支持区域合作。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地理环境、人文历史、社会经济的分析,以国际贸易导致所有人受益为逻辑基础,探索支持交融发展空间框架,认为区域空间基础是多样的地理单元和多元的社会文化单元的有规律组合,不同单元之间存在边界制约,区域合作通过建立广...

  • 对大遗址环境整治中绿化的思考--以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环境植物修复为例

    作者:王婷 张晓巍 刊期:2016年第01期

    近年来,大遗址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环境保护措施才能保证大遗址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通过对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的环境植物修复案例的实践分析,对大遗址进行的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相关问题做了简要的总结概述,并结合遗址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恢复策略及国内一些大遗址保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似问题进行了有...

  • 西部农村乡土民居建筑的再生

    作者:何泉 刘加平 杨柳 何文芳 张群 刊期:2016年第01期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低下,在面对人居环境建设困境的同时,还面临着比其他地区更为严酷的约束条件。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西部农村乡土民居可持续发展的探索,必须立足于各地气候、经济及社会现状的“适宜技术”之上。适宜技术发展道路应有两条:一是将现代科技转化为地方技术,使其符合地方的发展水平;二是结合时展,对传统建筑技...

  • 论接续型乡村规划及实践要点

    作者:李麦产 刊期:2016年第01期

    我国曾长期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村是整个社会的主体,尽管现在仍处在向城市时代过渡的高峰期,但乡村规划及其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各种情况,接续型乡村规划应成为当代中国乡村规划的主流模式。这种兼顾继承与创新的规划,具有延续文脉、有机更新、成本低廉等优势。在运用该种规划模式时,要尊重乡村的内在空间肌理及历史沿革,突出与彰显...

  • 浙江斯宅村千柱屋建构初探

    作者:池方爱 黄炜 潘冬旭 赖祥助 刊期:2016年第01期

    浙江斯宅村的千柱屋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规模宏大、特征典型、建构文化突出,对它研究可丰富浙江传统民居的建构文化与内涵。利用实地勘察与文献检索等方法,研究千柱屋建构特征;从建筑力学与仿生学角度以及艺术文化与材料功能角度出发,探析千柱屋建构内涵。研究发现千柱屋的建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美学价值、实用价值等。此外,通过...

  •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测度方法比较与思考

    作者:黄建中 胡刚钰 刊期:2016年第01期

    城市建成环境的步行性水平对于促进绿色健康的步行出行方式及提升居民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步行性测度方法的研究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根据影响步行出行的主要因素,从步行环境感知、步行空间可达性和社会文化因素等3个方面对国内外步行性测度方法进行总结和比较,认为3类方法各有优势和缺陷。建议应针对国内城市建成环境和居...

  • 基于交通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情景研究*--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

    作者:邢忠 朱嘉伊 余俏 刊期:2016年第01期

    交通拥堵问题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大量学者提出若要优化交通组织应从调整土地利用格局出发,但其在规划具体实践中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仍需探讨。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基于居住用地和商业办公用地两大交通起讫影响要素,设定不同发展目标,构建“强中心弱边缘”、“弱中心强边缘”和“中心边缘均衡”3种发展情景,进行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和交...

  • 基于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实践探索*--以泸州市合江县江北新城为例

    作者:李旭 臧福洋 曾寒梅 刊期:2016年第01期

    全球化与工业化背景下城市的无序建设、盲目效仿反映出城市特色的衰微,塑造适应地域自然环境、满足城市功能、传承历史文脉的城市形态地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括了城市形态的概念及构成要素,以阆中、乐山、宜宾、都江堰等城市为例,探讨对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感知,构建基于城市形态地域特征的总体城市设计框架。以泸州市合江县江北新城为...

  •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研究*--构建地面上下“双层”城市

    作者:袁红 孟琪 崔叙 潘坤 刊期:2016年第01期

    城市中心区地下空间处于岩石封闭系统中,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在设计及表达上具有较大差异。通过对地面建筑及城市设计方法的类比,基于凯文·林奇所提出的城市设计五要素,研究城市中心区地下—地面“双层”城市设计方法,旨在消除地下街的迷途感并增强地下空间开发的系统性。提出地下空间城市设计需要与地面城市相对应,包括“区域:空间的分区...

  • 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在景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金云峰 杨玉鹏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设计领域中数字化及建造技术的应用从仅关注数字概念设计发展到更加关注“从虚拟设计到实体建造”的完整过程。结合同济大学数字建造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探究了形态自生成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环境性能分析技术、数控加工技术(CNC)以及传统材料多维表达技术等数字化设计与建造技术在景观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