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论丛

西北民族论丛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Northwest Ethnology Series

杂志简介:《西北民族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2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特约稿、民族文献研究专题等

主管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部名族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部名族研究中心)
创刊时间:2002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1
总发文量:341
总被引量:134
H指数:3
  • 两汉时期中亚人的东来及活动

    作者:韩香 刊期:2013年第01期

    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中原与中亚官方的正式交往开始了。随着双方交往的日益密切,两汉时期大量的中亚诸国人来到中国,他们中间既有来华的质子、贡使及官员,也有不少的中亚贾胡、艺人及传教僧。这些人的到来不但为汉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西交通与交流的发展。

  • 前言

    作者:周伟洲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西北民族论丛》由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办,每年出版一辑。《论丛》是以"西北民族"为研究对象,重点是西北民族史与民族关系史、西北民族与邻国交流史、西北民族宗教文化研究、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等。从学科来讲,西北民族研究不仅涉及历史学中的民族史、中外关系史、历史地理、历史文献学、科技史、文物考...

  • 《西北民族论丛》第九辑简介

    刊期:2013年第01期

    <正>本辑刊自第八辑正式列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从第九辑起,将增加篇幅,以及中英文提要、关键词;提高办刊水平,为"繁荣学术,服务现实,形式多样,不断创新"而努力。第九辑共收辑论文22篇、译文1篇。按时代和内容可分为五部分。1.中国古代民族历史与文化,有论文8篇:《两汉时期中亚人的东来

  • 《汉书·地理志》所载郡都尉数考辨

    作者:景凯旋 刊期:2013年第01期

    《汉书·地理志》叙述西汉末年全国103个郡国的基本状况时,在许多郡下辖县后标明"都尉治"、"属国都尉治"、"骑都尉治"等,但其中有24郡郡下不载都尉。对此现象,前人以为或非"秦制",或认为《汉书·地理志》存在"阙载"、"体例"。本文通过对《汉书·地理志》所载都尉类别的区分,结合郡都尉职能变化的分析,认为其下不载都尉之郡数应为27,郡都尉职能在西...

  • 王、天王、皇帝——十六国时期各政权首领名号研究

    作者:吴洪琳 刊期:2013年第01期

    西晋末年,北方局势混乱,内迁民族纷纷趁势建立政权。但这些政权在选择最高统治者名号时,并没有全部使用自秦汉以来沿用了五百余年,且基本固定下来的"皇帝"这一称呼,许多政权选择了"王"、"天王"等先秦时期的称号,甚至有的在使用"王"或"天王"的同时使用游牧民族的首领称号"大单于",因此整个名号状况比较复杂、混乱。既有"皇帝",也有"王"、"天王"、...

  • 北朝隋唐鲜卑豆卢氏、源氏家族比较研究

    作者:高然 刊期:2013年第01期

    豆卢氏与源氏家族均是汉化程度较高的鲜卑贵族家族。二者都主要活动于北朝隋唐时期,家族繁衍数百年,在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较为重要的影响。而两个家族的发展历程又有着一些明显的不同,如在入魏的身份、改姓原因等方面的差异。这又进一步影响到二者在北魏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以及早期的发展情况。而且导致豆卢氏家族整个的发...

  • 唐代羁縻府州辑补

    作者:王义康 刊期:2013年第01期

    羁縻府州是唐代为安置周边内附民族而设置的一种行政区划,《新唐书·地理志》专辟一卷开列唐代各道羁縻府州的名目与统计数目,昭示唐代羁縻府州规制,但是《新唐书》开列的羁縻府州名目与统计数目并不完备,多有缺略,即使散见于两唐书的部分府州也未予收入。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将其未能收录的府州,根据《新唐书·地理志》列举羁縻府州的体例...

  •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事迹考——兼论7世纪中叶唐与铁勒之关系

    作者:任宝磊 刊期:2013年第01期

    唐将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故事长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然而天山一役的历史真相却绝非两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得那么简单。九姓铁勒的反唐叛乱,是唐朝大肆征调铁勒部众参与对外征伐的恶果,也暴露出了漠北羁縻府州制度的局限性。之后唐将郑仁泰、薛仁贵对铁勒的征讨亦未能有效地平息叛乱,直到唐朝转变政策改剿为抚,漠北局势才最终稳定下来。

  • 八思巴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作者:王启龙 刊期:2013年第01期

    元朝帝师八思巴(vPhags-pa,1235-1280),系藏传佛教萨迦派名僧。由于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即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的宗教导师(帝师),并在西藏统一到中国元朝中央政府治下立下不朽功劳,因此,国内外学者研究八思巴时往往着重其政治层面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他在文化方面的贡献言之甚少。因此,本文拟从汉藏文史料出发,分"语言文字学家...

  • 锁子甲传入中国考

    作者:马冬 刊期:2013年第01期

    锁子甲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形制奇特的金属铠甲,它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的,时间应为公元前5世纪或更早。作为一种外来的铠甲形制,锁子甲从进入中国西域地区至最终传入中原,历时三个多世纪,这一过程曲折、漫长而有趣。古老的锁子甲在今日西方早已失去原先的兵器属性,而几乎完全成为一种文化承载物。这种情况在锁子甲入华后,则发生...

  • 清代川康藏区土司建制及其社会组织

    作者:周伟洲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对清初康熙、雍正年间,特别在平定青海蒙古罗卜藏丹津反叛之后,清廷沿明朝旧制,在川康藏区(即今四川西部及云南西北藏区)逐渐恢复和重建土司制度的过程,作了论述;并详细讨论了今四川西北(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今甘孜藏族自治州)和云南西北(今迪庆藏族自治州)土司建制、分布和人口情况。在这一基础上,对有清一代川康藏区土司制的"改...

  • 清朝乾嘉时期新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研究

    作者:赵海霞; 王曙明 刊期:2013年第01期

    乾隆中叶,清朝完成对天山南北的统一,结束了新疆长达数百年的政局动荡、战乱不断的局面。为巩固其在新疆的统治地位,相继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措施,不仅拉近了清朝与新疆诸族之间的关系,亦为新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伴随着新疆各民族间经济交流的深入,文化的相互影响与渗透更为普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更为突...

  • 国民政府时期沈宗濂与藏民子弟学校的筹备

    作者:徐百永 刊期:2013年第01期

    沈宗濂入藏期间与教育部密切配合,在筹办藏民子弟学校等教育机构及恢复原有的小学方面进行了诸多努力。但在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沈宗濂负责筹备的藏民子弟学校最终无果而终。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在藏筹办教育体现出两个不同以往的特点。

  • 陕西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族关系

    作者:王爱云 刊期:2013年第01期

    陕西是辛亥革命时期北方最早独立的省份,陕西辛亥革命波及山西、河南,影响至甘肃等西业诸省,大大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陕西辛亥革命是由同盟会会员发动,并有新军、会党等积极参加的革命运动,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长期紧张的满、回、汉民族关系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辛亥革命后,陕西军政府接受"五族共和"思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汉...

  • 历史时期印度、尼泊尔在藏特权及其被废除探析

    作者:梁俊艳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中国西藏地方与南亚地区交往历史悠久、关系密切,中晚清以后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殖民侵略的原因,尼泊尔和印度(包括英属印度政府)在我国西藏享有诸多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完整。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1911年以前及民国期间印、尼两国在我国西藏的特权、19世纪40年代西藏地方上层成立的所谓"外交局"及其分裂活动,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