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广播电视

西部广播电视杂志 省级期刊

West China Broadcasting TV

杂志简介:《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458/G2,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新闻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新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聚焦:短视频传播研究、前沿、论坛、影视、一线、基层、应用、维护、传输、网络

主管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主办单位: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6-5628
国内刊号:51-1458/G2
全年订价:¥ 1214.4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新闻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6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发文量:30983
总被引量:25640
H指数:24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718
  • 安置受灾群众是当前抗震救灾的主要任务——四个要点和抓紧、三个研究和两个加强、两个坚持和三个思路

    刊期:2008年第06期

    6月5日,全省抗震救灾安置阶段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成都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指挥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强调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把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特别是解决好安置住房作为重中之重,尽快恢复受灾群众的家庭生活,全力以赴抓安置,围绕安置抓恢复,抓好恢复促...

  • 广电资讯

    刊期:2008年第06期

    我国政府抗灾信息公开赢得国际社会赞许,广电总局部署电影系统抗震救灾创作和放映工作,中央电台抗震救灾报道收听率创历史新高,四川省抗震救灾大型特别节目于5月30日晚在成都举行,四川灾区搭建在帐篷里的广播电视台恢复播出,中国电影人聚焦汶川 近十部抗震题材影片筹拍

  • 银监动态

    刊期:2008年第06期

    刘明康赴四川指导银行业抗震救灾,受灾地区银行业90%以上网点正常营业,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抗震救灾捐款达8亿元人民币,银监会要求做好地震造成的呆账核销工作,银行业金融机构已向四川灾区发放抗灾及重建贷款65亿,中国银监会机关全体干部职工沉痛悼念汶川地震遇难同胞

  • 抗震救灾 工商银行在行动

    刊期:2008年第06期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5.12”地震之后,工商银行总行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领导小组,一方面全力保证员工及金融安全,一一排查受灾地区人员和网点情况,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金融服务,保证客户办理金融业务的需求,有力支持了地震灾害中受损严重而又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行业和企业。

  • 震区中特殊的广电“志愿者”

    作者:翟边 刊期:2008年第06期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绵阳市广电人相互支持,紧密配合,形成了一个坚强的战斗堡垒。5月21号上午,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一行到市广电中心慰问时,对绵阳广播电台在抗震救灾中的宣传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

  • 中国精神——震后六大精神重构与成都时刻——中国精神六大重构之一 民族精神重构:民族复兴的精神加冕

    作者:海夫 刘宇 刊期:2008年第06期

    民族精神是可以像基因一样遗传的,生命的真谛流淌在每个炎黄子孙的血脉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一直涌动作“尊重生命,以人为本”的观念,在5·12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表现出感动世界的大仁大爱。

  • 中国精神六大重构之二 社会治理体系重构:痛出—个新中国

    作者:舟渡 刊期:2008年第06期

    “5·12”这一场惊天灾难,之于个体,是切肤之痛、生命之痛,也是记忆和心灵之痛,之于社会,之于国家,人们却在痛中看到了希望,看出了生机。国家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充分赢得了民心——军队出动、系统发动、倾全力以挽救每一个生命……而人民的表现也足以令国家动容:通宵排队的献血者,机场和高速公路堆积如山的赈灾物资,无数以往不曾听过的NG...

  • 中国精神六大重构之三 个体生命观与心灵重构:爱是生命的延续与辉煌

    作者:付敏 刊期:2008年第06期

    生命重在实现它的价值,就是付出和奉献;拿命重在于过程,而不是终点;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生命之歌在人类不断进化中得以延续和传唱,也在人类面对大灾大难中被净化和升华。

  • 中国精神六大生构之四 人与自然关系重构:理性敬畏、天人合一

    作者:非格 刊期:2008年第06期

    “5·12汶川地震”带来的不仅是家园破坏,生死离别的伤痛,还有一系列对环境的损害。面对强大的自然灾难,人类征服自然的态度已变得脆弱不堪。怎样参赞化育,更好地与自然相融共生是人类长久实践的命题。

  • 中国精神六大重构之五 传媒理念重构:信息开放的力量

    作者:杨宇 刊期:2008年第06期

    汶川5·12大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大半个中国遭受重创。我们每天被迫面对无数死伤的同胞和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城市和村镇,悲痛欲绝的同时却又让我们达到空前的团结,5·12是悲惨的,也是悲壮的。我们感受到了全方位的力量,灾民、政府、同胞……尤其媒体的表现让所有人震撼,电视、广播、网络成为灾难的发言人,成为灾区与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

  • 中国精神六大重构之六 榜样与公众形象重构:社会责任与民意民心

    作者:余鑫 刊期:2008年第06期

    地震是一场影响巨大的灾难。每一次灾难,都考验着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建立公共形象是科学也是艺术,但是社会责任感是前提,必须讲究三个度速度、态度和尺度。这次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敏感性、不确定性给行业的危机公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 千古福地 时光选证 成都安全六大根本

    作者:刘兴诗 康晓蓉 刊期:2008年第06期

    在5·12大地震后,很多人担心成都的安全,以及以后的变化,《读城》杂志采访和综合了地质学家刘兴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所长张培震、岩土工程专家何昌荣、旅游学专家徐学书等众多专业人士的意见,从中完全可以得出成都是天赐的福地,这个永远的“天府之国”,它以后的发展不会受到地震的影响。

  • 高层建筑很安全

    作者:米薇 刊期:2008年第06期

    都江堰水务大厦为高层建筑,经历了这次汶川大地震之后至今依旧高耸而立,而周边无数的多层建筑却坍塌崩裂。这个鲜活的事例正好证明:建筑的抗震性跟楼层高低无关。高层建筑在地震中出现晃动是建筑物本身受到冲击力时的自然反应,由于建筑自身具有柔性,在一定范围内有晃动的幅度是正常的,也是允许的,并不是建筑不坚固的表现。

  • 成都时刻——民族复兴的杠杆点与重建责任

    作者:耳火 付强 元亨 刊期:2008年第06期

    有着3000年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成都,不仅为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了大量的深厚思想,丰腴而富饶的天府之国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在历史上,它不仅是国家复兴的后方基地,而且多次成为国家深刻变革的精神先导和开路先锋。在这些变革中,最引人注目的有近代的保路运动和川军抗战,以及5·12抗震救灾。在这几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 5·12汶川地震地质构成与后期防范

    作者:刘兴诗 刊期:2008年第06期

    这次大地震的余震估计还会持续相当长的阶段,有感地震可能持续两三个月的过程。震区必须充分重视“跷跷板”反弹原理,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余震区外,不会产生破坏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