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Xi'an Shiy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350/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资源经济研究、西部经济研究、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语言文学、高等教育、哲学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国际刊号:1008-5645
国内刊号:61-1350/C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92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1.13
复合影响因子:0.87
总发文量:1544
总被引量:14790
H指数:32
引用半衰期:5.0738
立即指数:0.0068
期刊他引率:0.9058
平均引文率:7.6667
  •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活动期次及期次约束下的岩相分布规律

    作者:石好果; 孟凡超; 林会喜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岩心描述、薄片观察、元素分析,划分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火山岩相;根据取芯段火山岩相与测井曲线特征,建立火山岩亚相与测井相的关系,划分单井火山岩相;依据火山喷发岩相组合的变化规律,划分火山活动期次并推测期次约束下的岩相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火山岩可划分为4种岩相和8种亚相;8种火山岩亚相与测井曲线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石...

  • 阜东斜坡区齐古组一段储集层宏观非均质性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作者:于景维; 柳妮; 王满; 郭立辉; 文华国; 李云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上侏罗统齐古组一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野外剖面、岩心、测井、地震以及试油等多方面资料,对齐古组一段储集层的宏观非均质性进行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齐古组一段储集层宏观非均质程度较强,构造、沉积和成岩作用三个方面控制储集层的宏观非均质性。利用储集层非均质性平面展布,结合构造、沉积及成岩因素预测区内齐古组一...

  • 潮控河口湾环境下的沉积相特征研究——以D-F油田M1油藏为例

    作者:李晨晖; 薛海涛; 卢双舫; 陈和平; 张克鑫 刊期:2017年第02期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T区块D-F油田M1油藏进行了层序划分,并建立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认为M1层为1个四级层序,可划分为M1-Zone、M1SS-1、M1SS-2和M1SS-3共4个五级旋回。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岩心中的潮汐韵律层理、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生物遗迹等证据,对研究区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相平面及纵向展布特征和沉积...

  •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储层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作者:王津; 李锦锋; 刘翰林; 郑德德; 辛良琦 刊期:2017年第02期

    基于大量钻井、测井、录井及文献调研资料,结合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测试分析,研究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特征(包括岩石学、物性、孔隙类型及结构特征),对延安组延7+8和延9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并预测出有利勘探区。研究结果表明:延7+8、延9储层主要以中-细粒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剩余粒间孔为主...

  • 基于主控因素识别低阻油层的评价方法

    作者:黄琴; 张建民; 蔡辉; 王月杰; 刘彦成 刊期:2017年第02期

    低阻油层类型繁多,成因不一,渤海湾盆地Y油田在测井解释和对比中存在低阻和高阻储层间互发育的三明治现象明显,利用经典的Archie公式预测低阻油层误差较大、识别精度较低。针对此问题,进行精细地质油藏描述,综合测井、录井、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分析、岩石润湿性等资料研究,寻找主控因素,提出基于主控因素识别低阻油层的评价方法...

  • 鄂尔多斯盆地SMG探区长8段致密储层特征

    作者:王成俊; 谷潇雨; 李晓; 畅斌; 宋俊强; 崔淑霞; 刘洪志; 田丰; 董昭; Nasir; Khan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孔渗测定、电镜扫描、铸体薄片、阴极发光、高压与恒速压汞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SMG探区长8段致密储层的孔渗关系、岩石学特征、孔喉结构及尺寸分布进行全面系统地剖析,结果表明:该区长8储层平均孔隙度为6.52%,平均渗透0.113×10^-3μm^2,孔渗关系复杂,井间非均质性较强;储层碎屑组分以长石为主,属长石砂岩;发育粒间孔和长石等溶孔,绿泥...

  • 径向井压裂定向起裂机理研究

    作者:李小龙; 李建雄; 周丽萍; 张凯文; 刘耀华; 陈昱辛 刊期:2017年第02期

    通过柱坐标系建立井筒及径向井眼的应力分布模型,利用张性破裂准则预测裂缝的起裂,并将模型导入MATLAB进行编程实例分析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近井带最大主应力分布,绘制最大主应力变化曲线,分析各参数对裂缝起裂的影响规律;同时利用大型真三维物模开展径向井引导裂缝定向起裂的实验研究,明确压裂裂缝的扩展状态,验证径向井对裂缝的定向起裂作用...

  • 基于流线模拟的高含水油田注水效率优化

    作者:黄勇; 王业飞; 孙致学; 张明明; 侯宝峰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提高注水效率,以流线数值模拟为基础,建立注水机理模型并分析单井注采对应关系以及注水效率,提出了通过调整单井注采量以优化注水效率的方法。以高含水油田H3区块为例,保持总注采量一定,对区块每隔1 a进行一次单井注采量的调整,利用流线数值器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调整注采量后,区块日产油量增加,模拟3 a累积增油1.24×10^4m^3,优化...

  • 黄河口凹陷相渗曲线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陆云龙; 王明方; 李兴丽; 崔云江; 赵书铮 刊期:2017年第02期

    针对岩心实验成本高、非均质差异及数据量有限,难以大范围获取及使用相渗数据的难题,根据黄河口凹陷相渗实验数据特征,通过对数据归一化处理,引入反映储层孔隙结构差异的特征指数λ对归一化数据进行特征值提取,通过特征指数消除孔隙结构差异等因素,使得不同相渗曲线变化规律趋于一致,进而拟合相对渗透率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关系,构建出黄河口凹陷相...

  • 双水平井SAGD挤液预处理启动水力连通模型

    作者:张磊; 黄勇; 何小东; 杨洪; 林伯韬; 栾海军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定量获取注采井间连通及扩容信息,以风城油田SAGD挤液预处理启动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计算扩容过程中储层变形及渗流特性,通过监测压力,结合德雷克-普拉格力学本构模型,按照比值定义法、权重思想和乘法原则建立了扩容过程中的水力连通模型,依靠数据分析中回归方法得出了扩容半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风城SAGD超稠油储层的水力连通系数...

  • 内置电缆对连续油管内流场的影响

    作者:李霄; 姬二佳; 李渊博; 晁利宁 刊期:2017年第02期

    采用FLUENT对内置电缆连续油管内原油流动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电缆弯曲度和弯曲段长度对油管内流体的作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流量一定时,随着弯曲度增加,井段内宽、窄间隙处流体的速度差增大,而沿程压降随弯曲度的增大而减小;弯曲度一定时,井筒长度对流体在偏心环形空间中流动速度的影响很小,沿程压降随井筒长度呈线性增加。

  • 随钻声波信道中基于OFDM的信息传输分析

    作者:尚海燕; 周静; 谢海明 刊期:2017年第02期

    提出利用OFDM传输方案在随钻声波信道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首先分析了随钻声波钻杆信道的频谱资源和衰落特性,然后对OFDM的传输方案进行分析与实现,包括OFDM循环前缀的设计和OFDM系统参数的选择,最后对所设计的传输方案在随钻声波2个给定信道上进行了传输仿真。结果表明:在BPSK相位矫正的基础上,由100根钻杆级联信道上,绝大多数研究频点的传...

  • 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经济开采预测模型

    作者:高嘉祺; 陈明强 刊期:2017年第02期

    针对目前国际油气价格大幅度变动,中国国内大部分油田出现成本费用大于产出效益的问题,本文基于财务净现值计算方法的理论,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构造模型方法,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低渗透气藏水平井产能经济下限预测模型,并通过不同建井费用和不同内部收益率下的矿场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不同情况下水平井产能经济下限预测准确,误差相对...

  • 基于架状结构内核的热采井内刚外柔颗粒堵剂研究及应用

    作者:王增宝; 赵修太; 陈木君泽; 翟东启 刊期:2017年第02期

    采用具有架装结构能够吸附并储存交联剂的硅铝酸盐矿物作为刚性内核,以丙烯酰胺和丙烯酸为主要聚合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通过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引入疏水基团,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内刚外柔堵剂。通过静态性能评价实验对内刚外柔堵剂的吸水膨胀性能、耐温抗盐性能、封堵性能进...

  • THAI火驱稳定燃烧的调控方法实验研究

    作者:彭小强; 韩晓强; 张继周; 杨洋; 武俊学; 安斌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为了解决THAI火驱在矿场试验中空气沿水平井突进以及水平井生产管柱结焦堵塞的问题,以新疆油田A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自主研制的三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耐压5 MPa、耐温600℃),研究了THAI火驱过程中燃烧区带展布情况以及稳定燃烧调控方法。结果表明:已燃区覆盖的区域具有"船头"的形貌特征,超覆燃烧明显,将已燃区控制在水平井外是稳定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