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杂志简介:《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3-1344/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数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

主管单位:温州大学
主办单位:温州大学
国际刊号:1674-3563
国内刊号:33-1344/N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63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52
总发文量:1206
总被引量:2201
H指数:16
引用半衰期:5.6471
立即指数:0.008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1.5417
  • 温州唐末五代移民的社会背景述略

    作者:林亦修 刊期:2007年第03期

    温州唐末五代出现人口大量内迁的100年(878—978),其原因是:黄巢义军在南方的活动导致周边被扰掠地区(特别是闽东)向温州移民;朱褒割据的温州与周边州县相比维持了20多年的相对稳定;吴越钱氏与闽越王氏的不同政局构成福建大规模向浙南移民;钱氏军政地方长官的良好政绩更促进了温州的开发。

  • 许景衡《横塘集》及佚作

    作者:陈光熙 刊期:2007年第03期

    宋许号衡《横塘集》原有30卷,明中叶以后散佚。清乾隆间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辑出20卷,缺佚颇多,仅从《东瓯诗集》收入佚诗l首。《全宋诗》、《四库辑本别集拾遗》辑得一些佚作。今从《东瓯诗集》与《东瓯续集》辑得诗4首,从《四库全书》辑得丈3篇,从《永嘉集·内编》辑得文l篇。

  • 明末义士叶尚高作品解读

    作者:孙良同 刊期:2007年第03期

    明亡之际,烈臣义士纷出,叶尚高即其一。其传世作品不多,但篇篇俱是风云激荡时代作者心态的真实记录。通过解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考察下层文人在国破君亡之时的人生价值取向,从而为理解中国士子与社会及时代的关系提供借鉴。

  • 完善社会保障法制化建设的思考

    作者:张新平 刊期:2007年第03期

    社会保障法制化对完善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人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在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存在着立法滞后、立法层次低、权威性和稳定性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法律实施机制较为薄弱等方面的问题。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法体系、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方式的法定化、解决好各法律部门的相互配套衔接问题以及加强...

  • 对我国同一权利主体专利重复授权问题的法律思考

    作者:刘宁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一项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这是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专利法普遍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实践中出现的将同样的发明创造授予不同专利主体,进而产生专利的重复授权显然是违反专利法这一基本原则的。然而,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由同一主体同时或者先后被授予两项以上的专利权是否属于专利重复授权,在我国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进而影响...

  • 崔颢《黄鹤楼》诗四题

    作者:陈增杰 刊期:2007年第03期

    考论崔颢《黄鹤楼》诗四题:首句“黄鹤”、“白云”之辨;对崔诗的不同评价;与李白《凤凰台》诗较论;崔诗源流说。

  • “凝视”之下的红颜——《红颜》中的女性困境

    作者:代娟 刊期:2007年第03期

    电影《红颜》讲的是陷入精神困境的中国女人的故事,是一部关注女性生存和命运的电影。导演李玉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来观察社会,体验人生,整个故事的叙述过程都投注了深厚的女性情感,从探寻小云的精神出路入手,揭示女性的命运和生存困境。

  • 刘勰文体观的文化背景与理论进路

    作者:唐辉 刊期:2007年第03期

    关于刘勰的文体学思想,既往研究多偏重于就文体论文体,理论系统性不是很强。从文化角度看,刘勰的文体学思想起始于丈观念,中经文明、丈饰、文道、文体、诗体、史体等环节,并最终凝定于语言结构。刘勰的文体学思想有注重文体逻辑本质和相关创作经验传统的总体特点。

  • 论三民主义文艺政策的提出与退场

    作者:孙莹 刊期:2007年第03期

    1929年6月,国民党政府召开的全国宣传会议上制定了三民主义文艺政策,正式提出“三民主义文学”的口号。上述文艺政策和文学口号的提出表面看来是为了对付左翼文学,完全是出于政党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实质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影响,是国民党建国方略在文艺领域的实践。三民主义文艺政策及其文学运动,作为一种政策意向虽然...

  • 传媒视野下文学教育新探

    作者:罗阳富 刊期:2007年第03期

    大众传媒以无所不在的方式覆盖和左右着人们的生活,也深刻地影响教育。作为教育重要内容的丈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大众传媒对文学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拓宽了丈学教育的内涵和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削减了经典文本的影响力等。这些要求文学教育与时俱进、转变教育观念,并在丈学教育中适当增加新媒介丈学以及媒介素养...

  • “说”字音义考

    作者:张茜茜; 陈平 刊期:2007年第03期

    “说”字四种读音:说s-thod、说(脱)thod、说(税)s-thod-s、说(悦)jod关系密切。脱thod与税s-thod·s通过说s·thod字联系起来,脱thod与说s·thod都是入声字,后者多了个构词前缀s-,从而具有动词的指向标记。及物动词(说)税s-thod-s由说s-thod加上构词后缀-s而形成,声调从入声变成去声。悦jod和说s-thod-s之间构成自动和使动关系。

  • 试论功能对等理论在英语隐喻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林青刊 刊期:2007年第03期

    隐喻是英语语言里的一个重要语言形式,具有形式和形象多样化的特点;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简单的形式对等。应用功能对等理翻译英语隐喻的方法有:对等地借鉴形象相同或不同的汉语隐喻,对等地借鉴汉语明喻,和对等地用汉语意译等方法。同时,在应用功能对等理论翻译英语隐喻时也...

  • 试论中国外语教育之制度改革

    作者:龙耀; 李雪岩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给当今社会带来了系列严重问题。该制度产生于20多年前的特定历史时期,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已经严重不符合中国的现实情况,从社会学、法学、教育投资学以及国际比较等角度分析,都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中国外语教育制度应遵循自愿化、专业化、基础化、区域化、激励化的系统改革构想。

  • 中国古代水墨画“墨色”审美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周斌 刊期:2007年第03期

    中国水墨画的墨色审美起源,根植于原始农耕采集文化和阴阳五行思想,老庄和禅宗则为其奠定了主要基调。中国水墨画对墨的艺术运用,完成了原始黑色向纯粹的审美境界升华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水墨画独特的墨色语言系统。在万千变幻的“墨色”中,构成了一个个别具一格的“心象”和“墨象”同构的“墨境”世界,别有一番“墨韵”,具有高度的艺...

  • 德彪西《二十四首前奏曲》探究

    作者:陈飚 刊期:2007年第03期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人,在音乐艺术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他的钢琴音乐开创了印象主义风格的一代先河,其作品以新颖独到的特色而备受赞誉,尤其是《二十四首前奏曲》可称为是富有极高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