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

文艺生活杂志 省级期刊

Arts In China

杂志简介:《文艺生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3-1143/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文学新论、艺术广角、文艺研究、外国文学、声乐艺术、光影艺术、史海文艺、教科园地等

主管单位:湖南省文化厅
主办单位:湖南省群众艺术馆
国际刊号:1005-5312
国内刊号:43-1143/I
全年订价:¥ 537.60
创刊时间:2009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7068
总被引量:2200
H指数:7
  • 红楼一梦话情痴——论贾宝玉之“情不情”的思想内涵及文艺价值

    作者:王燕芸 刊期:2013年第07期

    曹雪芹在文学名著《红楼梦》里塑造了一个千古情痴的形象——贾宝玉。“情不情”的贾宝玉用自己的博爱温暖着每一颗善良美丽的心灵,尊重卑微者和女性,对自然万物充满怜惜与眷恋。贾宝玉的“情不情”承载着中国古典文学重情的传统,同时也表现出对压迫人性的封建礼教的反抗。同时“情不情”是优秀艺术家必备的艺术气质,有助于营造言有尽而味无...

  • 简论赵树理与孙犁笔下的进步女性形象

    作者:杜正华 刊期:2013年第07期

    赵树理与孙犁作品中的进步女性形象迥然有别,前者显现着世俗之真,在凡俗生活中发掘人性的优点,后者则散发着诗意之关,凝聚作家对人性关的崇敬。两位作家以“写实”和“写意’’的手法,分别从擅长的外在动作描写和内在心灵揭示入手,在不同的注视角度下,塑造出了反映社会现实和讴歌人生理想的风格迥异的进步女性艺术形象。

  • 论《茶馆》的文化符号

    作者:陈立 刊期:2013年第07期

    话剧《茶馆》我国最优秀的喜剧创作之一,文章对《茶馆》这部经典剧作的内容和创作中的文化符号进行了分析,力图透析其中的文化现象和内涵,为现代戏剧创作提供启示。

  • 《唐风·扬之水》新解

    作者:李传冬 刊期:2013年第07期

    历来关于《诗经·唐风》中《扬之水》的解说都认为是晋昭公本事,虽然现在有很人从新的视角去认识,但笔者认为在此时的解释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因此在结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本诗作了新解。

  • 论陆文夫小说创作的苏州小巷文化特色

    作者:周芳 刊期:2013年第07期

    陆文夫的小说不少是建筑在苏州小巷文化的基础上,以小巷为背景框架,将各种小巷人物纳入到这个框架中。苏州小巷文化对于陆文夫小说创作的影响颇深,由表及里,因此他的作品渗透着浓厚的小巷文化底蕴。本文主要通过对民间底层深层的关注、对文学意象独到的运用和对传统文化逝去的思考这三个方面来探讨陆文夫小说的苏州小巷文化特色。

  • 接受美学的理论向导——读姚斯的《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

    作者:雷红英 黄兵 刊期:2013年第07期

    姚斯是接受美学真正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其美学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转换视角的发展过程:解决“文学史的悖论”——文学交流理论一审美经验论一文学解释学,从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接受美学体系。因此,《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是姚斯最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也是接受美学的重要理论向导。

  • 浅谈佛教与中国文学

    作者:郭雪贞 刊期:2013年第07期

    佛教进入中国并对中国文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简要梳理了佛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的概况,并对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中国文学受到佛教影响后在主题、题材以及文学观念上产生的变化。

  • 新左翼文学思潮的内涵和外延

    作者:魏敏 刊期:2013年第07期

    新世纪以来,“新左翼文学”思潮兴起,对它的研究因其当下性、时代感强而备受关注,本文主要集中论述新左翼文学思潮之所以能够称为思潮的原因以及它的内涵与外延这些问题。

  • 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花妖

    作者:吴延强 刊期:2013年第07期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独特的花妖世界,这些花妖以自然界中的花卉例如荷花、牡丹、菊花等为模型,富有人世间的真善关的性情,不仅具有花卉的特性,也具有完美的人类性情。

  • 浅析王小波在《椰子树与平等》中语言特色

    作者:林少伟 刊期:2013年第07期

    王小波是中国近代来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以一种反讽刺的黑色幽默,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阐述。《椰子树与平等》一文中就流露着小波幽默。平实、从容、流畅、传神、浅显易懂的现代语词,一方面富于诗性的空灵与超脱,另一方面又深具智性的黑色幽默与喜剧精神。

  • 老舍作品与儒家“五常"伦理观念论析

    作者:董雯雯亘麦受 刊期:2013年第07期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仁义礼智信”是其道德规范。老舍小说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思考、批评,全面辩证的看待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同时,通过作品中大量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展示对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弘扬。

  • “满族情结"的释怀——解读老舍《正红旗下》创作的心理依据

    作者:王鑫鑫 刊期:2013年第07期

    老舍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一直被学界誉为“未完成的鸿篇巨著”,却几乎没有资料记述这篇小说的创作过程。然而作为满族正红旗出身的老舍,在这一题材的选择和创作上却经历了曲折的心理历程,本文试以此为切入点.结合作家的身世和经历,解析这篇小说创作的心理依据。

  •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几点看法

    作者:周燕宁 刊期:2013年第07期

    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探讨从古至今不绝如缕,且成果显著,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诗歌与绘画产生的过程以及读者对王维诗画的接受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王维诗画的关系。

  • 黛玉形象的深层文化意蕴探究——兼论《红楼学案》之吕启祥红学研究“《红楼梦》女性形象的整体审美观照”

    作者:魏苗苗 刊期:2013年第07期

    黛玉形象的深层文化意蕴,分别可从文化情结和文化审美上进行论述。其背后寓言式的文化因子促成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使得灵性慧心受到桎梏和压抑;就文化审美层面上来京,其水性诗怀又具有诗化性的审美格调,在精神世界趋向“诗情化”,更对当代的性别审美具有时代延展性,这一点也是对《红楼学案》提炼吕启祥黛玉形象研究的补充。

  • 论《无双传》故事的嬗变

    作者:陈盈璇 刊期:2013年第07期

    薛调的《无双传》是晚唐爱情传奇中的佳作,后世许多戏曲都有此嬗变而来。本文试从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探究《无双传》故事嬗变的内容和规律,论述唐传奇到清杂剧演变过程中的精妙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