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邢福义先生语法研究的朴学特性

    作者:王耿 刊期:2018年第35期

    邢福义先生的语法研究浸润着浓厚的朴学学风,具体表现为事实考察的全面性;思维程序的逻辑性;研究方法的实证性;所得结论的简明性;思想内涵的人文性;语言风格的朴实性;学术视野的包容性。

  • 百年新诗再出发的现代性之路

    作者:王钻清 刊期:2018年第35期

    内容摘要:中国新诗还要走第二个百年吗?如阿走?对百年新诗是“推倒重来”——即从新诗的多种可能性中提取有益的因素,重建汉语诗歌的新类型;还是承接或延续或革新百年新诗所形成的诗歌机制和诗学宴践经验,完成或完善新诗既定的类型?或是构建全新的诗学机制,并刨造诗歌划时代的类型?看来新诗现代性的路还有很远,远到新诗自然消亡或新生...

  • 鲍廷玺与蒋玉菡形象比较研究

    作者:秦军荣 刊期:2018年第35期

    《儒林外史》中的鲍廷至和《红楼梦》里的蒋玉菡是两位青年男性戏曲从业者,怛下同的身份他得两位年轻人走上了迥异的人生道路。鲍廷至作为老秀才家的孩子,因日食无措,下得下出嗣鲍家、入戏行,最终沦落为依附王孙贵族而生存的领班和“篾片”。蒋玉菡一出场就是名驰天下的优伶,然而并没有沉迷于当下的物质享乐,而是设法逃离忠倾王、北静王等...

  • 寻找乡村青年进城的出路:论《涂自强的个人悲伤》

    作者:左凡 刊期:2018年第35期

    内容摘要:《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以冷峻的笔调逼近现宴,讲述了一个乌村青年涂自强试图依靠“个人奋斗”扎根城市的悲剧命运历程,涂自强在进城后表现出“又自卑又自尊”的心理,适度的自卑感与高度的自尊感决定了涂自强选择个人奋斗的必然性,社会阶层的固化叉阻碍了涂自强建立新社会关系的可能,本文试以涂自强们的遭遇探寻乡村青年进城后的可...

  • 再论杂剧《梧桐雨》《西厢记》对唐诗宋词的化用

    作者:刘存杰 刊期:2018年第35期

    《梧桐雨》和《西厢记》,意境深邃,诗味醇厚,一向被誉为诗剧。两剧文辞华美的主要原因除了白朴、王实甫深厚的文学功底之外,另一大主要原因是作家通过精心炼句,巧妙地将唐诗宋词化用于剧作。化用方法主要有:直接引用、截取或增添、仿用、意境借用或反用其意等。

  • 《家住汉江边》的语言浅析

    作者:刘伶俐 刊期:2018年第35期

    文学作品的创作需要通过语言把其构思表现出来,对文学作品的语言进行剖析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本文对襄阳小说《家住汉江边》从修辞、句式、词语以及地域特色的反映等方面对其语言进行了分析。

  • 批评话语分析之相亲话语

    作者:王新娟 刊期:2018年第35期

    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涌现了诸多社会问题,单身问题也成为其中之一。本文选取现实生活中的相亲案例,以其相亲话语作为语料,并利用系统功能语法,分析相亲过程中女男说话的方式,发现不成功的相亲对话在话题选择、话轮轮次以及语气使用上与成功对话都具有差异。同时,对比电视相亲节目,找出现实相亲与电视相亲的差异,发现节目本身所具有的特...

  •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商业伦理观

    作者:熊丹云 刊期:2018年第35期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一部具有讽剌性的喜剧。本文通过分析早期英国资本主义商业贸易时代图景,阐释作品中的商业活动和资本主义早期新兴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以及资本原始积累金钱影响下的善恶是非问题,试图了解莎士比亚的商业伦理思想,揭示商品经济社会中金钱的罪恶和人性的堕落,指出这部经典作品对当今社会的...

  • 浅析《台北人》中的欢场女子形象

    作者:徐芸 刊期:2018年第35期

    白先勇是一位善写女性的作家,以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独特多样的艺术风格闻名。他对女性心理细致的描写、对人物形象详细的刻画,都为后人留下了极好的范本。他的小说集《台北人》塑造了众多活跃在不同年龄、阶层、性格命运各异、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让人们看到了历史巨变下的社会百态。其中刻画得最鲜活、最成功的,就是以尹雪艳、朱青、金兆...

  • 魏微与鲁敏小说叙事比较

    作者:周佳慧 刊期:2018年第35期

    魏微和鲁敏,都是江苏籍的70后作家的中坚力量,她们都热爱写作,在创作上都成绩不俗。怛是,她们的小说的叙事风格却又显著不同,各有千秋。魏微在创作上迥异于书写情欲与物质的特征,叙述从成长到漂泊的主题,漂泊中情感的疼痛和困惑、迷失,以及旧时光的美好与伤痛。鲁敏,以她的东坝系列小说令人瞩目,她对人性之善、对一种温暖诚挚的生活作...

  • 翟永明诗歌中的意象流变研究

    作者:孙晨晨 刊期:2018年第35期

    自古意象便是诗歌中重要的组成要素,不同的意象被赋予不同的象征意义,同一意象不同时期的使用也有着不同含义,意象的流变不仅意味着诗歌内容的改变,同时也体现诗人情感体验的转换。本文从翟永明以90年代为界前后两个阶段诗歌中的三种典型意象的流变,分析诗人蕴含在其中的思想转变和对女性诗歌文学的思考。

  • 郁达夫与郭沫若自叙传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王明洁 刊期:2018年第35期

    郁达夫与郭洙若在“五四”文学革命后,以自身为原型、自身经历为创作题材,呈献了一个群体的知识分子群像。他们笔下的知识分子,都遭逢着爱与性的苦闷,同时还要忍受贫穷的压迫以致有分裂的人格。由于郁达夫与郭洙若的个人气质不同,他们塑造知识分子形象的写作手法也不同。

  • “双创”教育视野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王高科 刊期:2018年第35期

    语文是高职教育一项最基础性课程,学好语文知识对于高职生培养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都有着非常女的积极意义。因此,本文分析了当前“双创”教育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主要存在“双创”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多体现在理论层面、教学方法与时代要求下符、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并且据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改革建议和对策。

  • 鲁迅《阿Q正传》中阿Q形象塑造的方法

    作者:何如意 刊期:2018年第35期

    《阿Q正传》是鲁迅基于辛玄革命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作品。鲁迅以一个思想家沉稳而又深邃的思考,深刻地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社会和所接触的人们,阿Q是当时中国的典型代表之一,鲁迅对阿Q形象精妙地塑造有力地讽剌了当时社会一些心灵丑陋的旧中国人,严厉地批判了当时政府的腐败和人民的无知。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红字》

    作者:金瑞; 邵华 刊期:2018年第35期

    纳撒尼尔·霍柔的小说《红字》以十七世纪清教徒统治下的美国波士顿为背景,以女主人奎海丝特因通奸被发现而受罚为线索,刻画了海丝特这一人物形象,并展开了对以海丝特为代表的女性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当时的宗教道德对女性的压迫、海丝特对自由的追求,以及海丝特自身女性意识的萌芽、觉醒和成熟等,从而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