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网游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机制

    作者:王耿 刊期:2018年第05期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网络游戏市场也日益壮大,根据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2017年中国游戏行业发展报告》,中国网游全年营业收入约为2011亿元,同比增长23.1%,网游用户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客户端游戏用户数量约1.5亿,移动游戏用户约4.6亿,网页游戏用户约2.4亿。

  • 地域文化与作文写作

    作者:王金林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中学生应有地域文化自信,要热爱地域文化,研究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同时把地域文化当作得天独厚的作文写作资源,把当地的历史、风物、人情等地域元素有机地运用到作文写作中,从而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力量。

  • 望夫故事与寻夫故事的主题比较

    作者:陈芳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中国民间故事中的望夫故事和寻夫故事,是两大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主题类型,反映了中国民间故事中性别叙事的不同形态。本文试图从主题入手,对这两类故事进行比较,从而挖掘两类主题叙事模式背后的性别文化传统、性别制度结构及两性权力关系,展现那些被夫权制压抑个体生命特质的他者女性的经验和感受。

  • 诗歌呼唤重拾自身本质和元素

    作者:王钻清 刊期:2018年第05期

    新世纪中国新诗制作了大量“不是诗的诗”——没有精美和信息丰富的语言内涵,没有秩序和诗意叠加的语言形式,成就了大批“只见诗人不见诗”的局面,生产了太多不合格的产品或垃圾。尽管“诗歌是一种有诸多争议的文体且很难形成一种合力或共识”,但是我主张,还是应该回归诗歌的本质特征并用好诗歌的基本元素;因为诗歌是更形象、更生动、更精...

  • 刘姥姥:大观园里的处世达人

    作者:孙凯昕 刊期:2018年第05期

    人的终身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历练,荣国府一众尽管享尽荣华富贵,到最后还是面临“树倒猢狲散”的光景,而刘姥姥却凭着她刚毅不拔的精神,把人生越活越光辉。刘姥姥四进荣国府,见证了荣府由盛到衰的过程,而刘姥姥的的命运却与荣国府的命运反方向进行,刘姥姥从一开始到荣府“打抽丰”这个讨人嫌的角色,后来答应王熙凤托孤的要求,到最后救出巧...

  • 论朦胧诗中的自我意识

    作者:张鑫; 任毅 刊期:2018年第05期

    朦胧诗诞生于“”十年浩劫的后期,朦胧诗人们从集体意识中觉醒过来,在诗歌中加入自我意识以及个体情感,将对“上山下乡”、“阶级斗争”的批判融入对时代和民族命运的反思中。诗人们的诗歌中虽然有“个体”与“集体”的呼应,但是对于集体意识往往是表现出“离经叛道”的模式,更崇尚自我意识,在诗歌中强调、呼唤人道主义和人性的回归。朦胧...

  • 论《齐风·著》的颜色描写

    作者:欧阳莹 刊期:2018年第05期

    《诗经》中的《齐风·著》是一位女子写她的夫婿来亲迎的诗。全诗有三章,每章只易三个字,描写新郎亲迎时分别等在著、庭、堂之时,新娘见到其夫的充耳佩饰及其颜色。诗每章变化充耳的颜色,分别是:素(白)、青、黄。这颜色描写既符合诗歌押韵安排,又彰显新郎的身份地位,也按照新娘的视觉顺序表现了新娘的心理变化。

  • 老庄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毛月 刊期:2018年第05期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而又有不同,这些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宇宙观。老庄均承认“道”是宇宙的本源,但老子更加注重道的本源,而庄子更加注重“道是什么”这个问题。二.政治观。老庄均赞成无为,但老子无为是为了治,而庄子无为是为了不治。三.生死观。老子认为“死而不亡者寿”,承认生死循环,庄子在承认生...

  • 考察内田百闲《旅顺入城式》的视角变换

    作者:刘子铭 刊期:2018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内田百闲《旅顺入城式》、《映像》、《春心》、《永日》四篇文章一并收录于《旅顺入城式》,在1925年(大正14年)7月发表于杂志《女性》。在《旅顺入城式》之中,小说中的‘我’看着播放旅顺入城式的电影记录片,看到了士兵们悲伤的表情。我忽然想起了被遗忘的20年前的军歌。于是,展开了‘我’曾经的回忆,感觉到了不可思议的悲伤...

  • 论文本权利与读者权利的关系

    作者:邵天泽 刊期:2018年第05期

    《开放的作品》是意大利当代文艺理论家翁贝托·埃科提出开放的作品理论,构建符号化语义世界的奠基之作。作品以读者为中心,从开放作品理论的观念、类型、价值等三个方面,探究读者权利,考量文本意图。毫无疑问,这一理论在为当代文艺理论注入鲜活生命力之余,也引领着人们在不断变换的时代大背景中,深度思考文本权利与读者权利的关系。

  • 文化自信视域下区域文化现代化的价值取向

    作者:杨普春 刊期:2018年第05期

    区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区域文化现代化问题与文化自信问题本质上具有统一性。文化自信是文化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导向,是文化现代化的基本的价值维度;文化现代化是文化自信的前提,没有文化现代化,文化自信就是一句空话。以坚定文化自信为思想引领,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的观念取向、品格取向与市场取向共同构成了区域文化现代化建设...

  • 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中意识流写作技巧分析

    作者:王蕾 刊期:2018年第05期

    “意识流”这一概念来源于十九世纪末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论心理学原则》中,首次提及了“意识流”这一学术语言。弗吉尼亚·伍尔夫是运用意识流写作技巧的典型代表人物。为了唤醒人物的生活,弗吉尼亚·伍尔夫采用了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蒙太奇的写作技巧。为了给予小说一种必需的统一形式,她利用现有的形象和象征手法来写作...

  • 《现代启示录》中现代主义非理性对人性的启示

    作者:张晓颖 刊期:2018年第05期

    本文以非理性视角,探讨电影《现代启示录》中的非理性因素,通过剖析影片中非理性因素同文明、环境的对立,及其对“人性恶”行为的影响,得出它对人性的启示:非理性虽不代表着人性的恶,却是人在自由意志下的本能选择,它是人类从无知走向成熟的不可缺的阶段。正如影片中的库尔茨来到湄公河流域,在战争中逐渐丧失理性,陷入“疯狂”,在感受...

  • 敬畏自然与自我关怀:重读《老人与海》

    作者:姚泽兰; 吴昌 刊期:2018年第05期

    关注自然,本质上是对人自身的关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曾长期左右西方对自然的认识,它强调人的力量和对自然的征服。《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与大海的斗争延续了这一观念,但作品也向读者阐释了另一个更为深刻的思想内涵,即人应对自然心存敬畏,热爱自然,对人类无节制欲望的反思和对人类的自我关怀。

  • 意识流的传统与创新:从普鲁斯特到莫迪亚诺

    作者:王丁丁 刊期:2018年第05期

    意识流文学主要指描绘人物心理意识状态的文学作品,是现代文学的重要分支。法国作家普鲁斯特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他在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中所塑造的“流动式回忆“被视为意识流小说的经典模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意识流手法不断被后人加入新鲜元素,在尊重其传统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变化,形成创新的意识流手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