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从“厉害了,我的国”说起

    作者:王耿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中共前夕,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多部关于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其中有一部叫《厉害了,我的国》,一时间,“厉害了,我的国”俨然成为一个流行语,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中,例如:

  • 贵州当代小说的民间书写

    作者:王星虎 刊期:2018年第02期

    作家生活的地域文化影响着小说的叙事特质,贵州作家坚守民间立场,汲取民间文学的民族资源,结合现代城乡生活的变化,叙述乡村传统文化的危机,窥探经济社会冲击下的微妙情感,寻求人类历史文化变异中潜藏的原始冲动。在这种普遍人性的民间书写中,贵州的地域文学创作也必将与文学界接轨,共同推动着当代小说的多元性发展。

  • 维吾尔族女性亲属关系梳理

    作者:果海尔妮萨·阿卜力克木 刊期:2018年第02期

    维吾尔族女性在亲属关系中的作用极为重要,也极为复杂。跟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她们在娘家的亲属关系、在婆家的亲属关系之外,自身变为亲家时的亲属关系也较为独特、较为敏感。文章在对喀什老城女性一生中的亲属关系网络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深入描述并探讨了维吾尔族社会亲属关系和社会交往的复杂性和独特性。

  • 鲁迅和钱钟书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建构

    作者:任毅; 卓丹丹 刊期:2018年第02期

    从鲁迅到钱钟书,两位大师通过所处的不同历史时期对知识分子进行取材,在文化创作中为我们描绘了从到解放前夕知识分子的儒林众生相,塑造了沉没于旧时代的落后者与新时代的迷失者,揭开了在民族激荡之下知识分子的困境与悲哀。故本文将从两位大师的作品出发,从历史的纵向的角度对二者所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进行分析,分别从生存压力对知识分子...

  • 论哈代《卡斯特桥市长》的审美悲剧效果

    作者:王佩玉 刊期:2018年第02期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过的悲剧小说中最感人,结构最令人称赞的故事之一。在阅读过程中,主人公韩洽德悲剧的一生,他所经历的苦难和超凡的意志激起了读者复杂的情绪,即伟大悲剧才能产生的审美效果——怜悯,恐惧,惊奇与赞美以及生命力感。本文旨在系统分析该书作为悲剧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是对该小说悲剧性方面研究的一个补充扩展。

  • 浅析张承志小说中的复调色彩

    作者:刘艾臣 刊期:2018年第02期

    对张承志小说的研究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曾是文坛的一大热点,对于张承志小说的解读呈现出多元化、多视角的特点,并一度产生前后反差的现象。张承志小说曾以其民族身份和自然意识为研究者们关注,张承志小说中对多元人物的刻画体现出鲜明的复调色彩。本文旨在通过对张承志小说中复调色彩的探析,为梳理张承志小说创作中的审美追求提供思考价值...

  • 汪曾祺小说的民俗学价值

    作者:朱毓瑶 刊期:2018年第02期

    汪曾祺创作根植于乡土,与民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民俗视野解读其小说,挖掘高邮地区留存的中国乡土社会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样本,领略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并从中窥探中国地域民俗心理与民众精神风貌。

  • 浅析《学记》中的教育信念思想

    作者:罗潇 刊期:2018年第02期

    《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著,是古代教育界的一本教科书,体现着儒家先贤的伟大思想。《学记》当中蕴藏着众多深刻、系统的教育信念思想。分析《学记》中的关于教师教育信念的思想,以期为现代教师教育事业、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 《魏书》和《宋书》“比”字句南北差异研究

    作者:刘海平 刊期:2018年第02期

    《魏书》、《宋书》是探讨南北朝时期语言地域差异的较好的文献。南北朝时期“比”字比较句存在南北差异。基本结论是,南北朝新出现的“以+X+比+Y”和“X+比+Y+VP”两种比较句式在《宋书》中的用例比例比《魏书》中的高。《宋书》中的“比”字句比《魏书》中的更多地采用新形式。

  • 试论福柯的“异托邦”空间理论

    作者:范莉莉 刊期:2018年第02期

    福柯是二十世纪最为重要的文学理论家之一,他的理论成就影响了许多的学科。福柯十分重视空间问题,并借用知识考古学的方法提出了空间化的历史观。福柯力图以其独特的空间化思维方式重新建构文学理论与社会理论,特别是将其空间理论用于阐释权力关系的运作,以及空间理论与权力体系、知识界的关系,为人们反思当代文学理论与社会理论提供了一个...

  • 刺破文明的谎言:二项对立视野下的《等待野蛮人》

    作者:常文雅 刊期:2018年第02期

    本文用结构主义方法论分析库切的《等待野蛮人》,以“行动元”模型来观察小说的整体结构与深昙内涵,分析老行政长官的反思之路,展现作者对人性的反思,对文明的追问与检讨。

  • 略论《世说新语·文学篇》中的文学观

    作者:廖瑜 刊期:2018年第02期

    《世说新语-文学篇》作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典籍中的重点篇章,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观。它记载了文学逐渐脱离儒、玄、史三学,走向独立的进程,反映出了魏晋时期文学政治教化功能的新发展,展现了魏晋士人们张扬自由的创作个性。

  • 浅论《归去来兮辞》中的生命形态

    作者:张江红 刊期:2018年第02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陶渊明从身心分裂痛苦到最后对“天命”的接受与顺从,是对自己内心的自我解脱。陶渊明的作品为后代文人所推崇,并且经久不衰,还出现了和陶诗的文学现象。从这方面可以说,陶渊明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他的诗歌存在的文学价值和文学意蕴更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

  • 被冷落的新诗

    作者:陈琪 刊期:2018年第02期

    新诗走过百年,曾几度受人追捧,然而80年代后期以来,新诗逐渐受到人们的“冷落”。从新诗内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内容上脱离群众,缺乏时代精神;其次,语言走向口语化、庸俗化和欲望化;最后,新诗诗体建设不够完善。

  • 简析教育改革的合法性逻辑建构

    作者:尤海佩 刊期:2018年第02期

    我国教育改革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教育公平,青少年减负等问题依旧需要深入的改进,由此,需要建立较为完备的教育改革合法性逻辑,本文深入的探讨了教育改革合法性逻辑的构件,并指出了教育改革合法性逻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