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我的流浪汉朋友凯迪拉克

    作者:汤伟 刊期:2017年第24期

    2009年12月5日,上班路上地铁站一个橘红色的广告引起我的注意:新书会。地点在居住所在地——纽约的奥斯托瑞亚图书馆,作者:一个乞丐流浪汉。

  • 樊增祥与梅兰芳

    作者:程翔章 刊期:2017年第24期

    樊增祥(1846—1931),宇云山,号云门,亦号樊山、天琴,别署天琴居士、天琴老人,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年)举人,光绪三年(1877年)进士,曾在陕西、江宁等地为官数十年,既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地方大吏,又是清末民初文坛上诗、词、古文、骈体兼工的文学大家,还兼工书画。梅兰芳(1894—1961),原名澜,字畹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

  • 情趣盎然的广告诗

    作者:袁文良 刊期:2017年第24期

    一、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山东苍山县的“兰陵酒”虽曲香味美,但名气不高,购买者更少。一日,唐代诗仙李白与友人畅饮,尽兴之后,写下《客中行》一诗:“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把兰陵美酒的色、香、味巧妙地描绘出来,精明的商家将这首诗大肆宣传,使该酒远销千里。

  • 《战国策·晋毕阳之孙豫让》与《史记·刺客列传》所叙豫让部分关系比较

    作者:卢思逸 刊期:2017年第24期

    《战国策》与《史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豫让的故事同时见于众多典籍,然而只有《战国策》与《史记》中文字、结构最为相似,似乎又一次暗示了两文存在某种借鉴关系。在已有学者从外部角度对两文甚至两书关系考察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另辟蹊径,利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两书进行比较,得出两书中豫让故事共同采用了某...

  • 论吴澄、金圣叹对《五帝本纪赞》结构的分析

    作者:徐礼诚 刊期:2017年第24期

    吴澄和金圣叹都认为《五帝本纪》后的赞论内蕴丰富,思想复杂。吴澄将选文分为九节,三部分,以为全文由事及理循序发展,后收结一句亮明观点。金批较之更富有洞察力,指出议论部分随文意而下,顿挫再现,很有起承转合的章法,全文有两次提顿,后有力收结。

  • 浅谈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

    作者:卞倩影 刊期:2017年第24期

    对孙犁小说散文化倾向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进而对孙犁的小说进行全面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对孙犁小说的散文化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孙犁小说的散文化倾向进行初步的探究,其中包括情节因果的散文化倾向、事物描写的散文化倾向、语言的散文化倾向以及环境描写的散文化倾向四方面内容。

  • 论余华与刘振云新历史小说对困境的理解

    作者:张惠玲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阐释了新历史小说作家群专注的是对小人物的写作,有意以边缘化的历史、边缘人物、边缘事件来突出小人物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寄托当代人对于现实的思量与关怀。新历史小说同时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观察、感受历史的不断变迁,达到对人的精神困境的理解。

  • 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看韩寒电影的艺术特色

    作者:王志刚 刊期:2017年第24期

    韩寒的两部电影,《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拍摄风格可以说有一脉相承的地方,从语言风格方面沿袭韩寒文学作品的幽默、调侃、反讽等特色,各种段子构成了电影的笑点,充分展示电影的解构性特色。

  • 易卜生戏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中地理空间的象征意义

    作者:钟秀; 蒋士美 刊期:2017年第24期

    作为易卜生一系列戏剧的“收场白”,三幕剧《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是一部探索人性、解剖灵魂、审视艺术与自我的反思性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与深刻的内涵,具有多重阐释的代码,同时也为现代戏剧艺术开拓出一个神话般的表现领域。本文以《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剧中四组地理空间的设置入手,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易卜生...

  • 对《午夜之子》的魔幻现实主义解读

    作者:彭井 刊期:2017年第24期

    萨曼·鲁西迪是印度裔英国作家,被称作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被誉为“后殖民文学教父”、“二十世纪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扛鼎之人”。《午夜之子》在讲述主人公萨里姆个人的人生故事同时,也从宏观上展现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现代史。本论文共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午夜之子》的故事梗概、思想内容等。第二章是对《午夜之子》的叙述手...

  • 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女性

    作者:李敏 刊期:2017年第24期

    本文以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南方女性为研究对象,以最为读者所熟知的三位女性角色——阿曼达、布兰琪和玛吉为例,试图剖析蕴藏于南方女性柔弱外表下的坚韧与执着,探讨她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寻求自我的方式。并以此证明威廉斯所塑造的女性人物绝不是逃避现实耽于幻想的失败者。面对现实的痛苦与压力,她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进行了不屈的抗...

  • 非自然叙事视角下的《硬汉不跳舞》

    作者:谢婷婷 刊期:2017年第24期

    在美国学者理查森那里,“非自然”被视作是“反摹仿”的同义词。以阿尔贝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非自然”指那些在物理上、逻辑上不可能的场景与事件。通过细读《硬汉不跳舞》,可以看出梅勒小说故事世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如事件、人物、时间、空间都成了有问题的概念,丧失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整个故事主线由不可靠叙事者马登进行叙述,支离破碎的...

  •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俄语外来词的相关研究

    作者:周丽艳 刊期:2017年第24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国与国、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更为频繁,而由于其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其进行接触碰撞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外来词的借用情况。这不仅仅属于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其也是一种相近和相异的社会文化之间进行接触的一种必然的结果。本文主要对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俄语外来词进行研究分析。

  • 红桥修禊的当代价值研究

    作者:赵清清 刊期:2017年第24期

    清朝时期,最为著名的文人集会当数扬州“红桥修禊”,其中王士稹、孔尚任、卢见曾三位先后举办的规模最大且最具代表性。以当代视角观照这三个阶段的共通之处,即发起者均为官员和红桥以其扬天下,红桥修禊具有当代社会价值、当代经济价值和当代文化价值。

  • 论庄子对死亡的探讨兼与孔孟思想比较

    作者:蔺海川 刊期:2017年第24期

    死亡哲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认为,死亡的本质是气的聚散;死亡既可以为个体带来无尽的快乐,又能够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他者的生命。庄子在承认死亡的重要价值之外,还极其重视养生之道,将生命放置于崇高的地位。相比而言,孔、孟等儒家学说对死亡的探索,则以仁义道德为基点,认为只有获得“正命”,方能实现死亡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