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美国人永远打不赢一场减肥战

    作者:汤伟 刊期:2017年第14期

    最近三十年的时间里,美国人生活的方式给人的感觉就是明天不会到来了。从没有尝到过饥荒、战争、灾难的味道,出门有车、进门看电视、冰箱里食品堆积,吃喝从不发愁。于是过惯了舒适安逸生活的美国人,胖子比比皆是。十年过去了,美国人变得更胖了:由美国政府全国健康和营养机构负责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共有三分之二的美国成年人超重。

  • 梅贻琦的沉稳与张伯苓的执著

    作者:崔鹤同 刊期:2017年第14期

    在我国近现代的教育史上,梅贻琦的沉稳与张白苓的执著,都非常引人观注,这缘于他们对人才的渴望和护佑,对教育的忠诚和眷恋。为人师表,鞠躬尽瘁,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令人崇敬,令人仰望。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个性沉静,寡言、慎言,遇事沉着稳重。

  • 夏衍的故里情怀

    作者:陈坚 刊期:2017年第14期

    我第一次见到夏衍(沈端先)是在1980年冬天。为了编写现代作家资料丛书中的《夏衍卷》,我与北师大会林、绍武同志一起去北京朝阳门北小街夏衍寓所。当我们走进他那间不到6平米的卧室时,老人正伏案赶校文稿。他一边与我们谈话,一边似还在想着就要发出的稿件,有点心不在焉,因而这次会面的时间不长。

  • 论沈从文湘西书写的重要维度“祛妖魔化”

    作者:罗翠红; 吴道毅 刊期:2017年第14期

    长期以来,湘西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受到严重的妖魔化,比如被等同于“苗蛮土匪”。苗族作家沈从文对这一现象表示出强烈不满,他的作品的一个重要书写维度,便是祛妖魔化,即消除强加在湘西少数民族身上的辱称与恶名,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因此显示出重要意义。

  • 近十五年来现代诗人李金发研究综述

    作者:杨梦迪 刊期:2017年第14期

    李金发是中国文学史上褒贬参杂,讽誉不一的象征诗凤第一人,可谓特殊,近十年来其的研究在文学史地位重新书写、作品解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定的荒区有待开垦。进行综述,有助科学认识李金发研究,希望能将其长期以来被忽视的亮点挖掘出来,进一步扩大李金发研究的范围及深度。

  • 张爱玲小说的意象研究

    作者:吴伟宁 刊期:2017年第14期

    张爱玲小说中“苍凉”的基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意象描写来体现的,这些意象并非只是作为小说画面必不可少的组成而被刻画,它们同时起着烘托气氛,反映人物心理,象征人物命运的作用。此文试从纵向角度梳理张爱玲小说中的几个典型意象,归纳分析这些意象的内容和意义,并从其散文和生平中探讨这些意象的获得。

  • 张炜《独药师》的叙事艺术

    作者:明淇 刊期:2017年第14期

    2016年,张炜新作《独药师》面世,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笔者拟探讨《独药师》中地理空间意象的营构,包括空间意象的对立和理想空间的想象;以及三条叙事线索在文中并行、交错和断裂所带来的故事推进与叙事空缺。从而明晰《独药师》中独特的叙事艺术。

  • 《呼兰河传》和《失乐园》中的悲剧女性形象对比研究

    作者:王淑洁; 宋丹; 王依琳 刊期:2017年第14期

    《呼兰河传》的研究大多是自传中所描写的人民的愚昧和冷漠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却没有向自传中“女性主义”的觉醒方向去写,《失乐园》中研究女主人公“女性主义”觉醒而忽略了其悲剧性结局,我们将两者结合起来,将俩本书中都有的元素“女性主义”和悲惨结局进行分析,突出两本书中“女性主义”的觉醒程度不同的强烈对比,探究其结局的悲剧性。

  • 论史铁生小说《命若琴弦》中的人生悖论

    作者:杨春武 刊期:2017年第14期

    人生有无意义?既无意义,也有意义。这种悖论式的存在正是人生的实相。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深刻地演绎且解析了这个人生悖论,即以主人公“老瞎子”的人生遭遇象征人类的命运,他一生都在有意无意地反抗着生命的荒诞,并在反抗这种生命的荒诞的过程中绽放生命的崇高,并以这种心境达到与生命和解的审美境界,即对人生的觉解,而后继续活下...

  • 以《北行日录》为核心分析楼钥使金文献

    作者:王晓峰 刊期:2017年第14期

    楼钥的约E行日录》详细记载了出使金朝的行程见闻,在此过程中偶有诗作,其情感内涵丰富已超出普通的纪行之作。本文就纠E行日录》为核心,拟对楼钥的使金文献作一初步审视和探讨。

  • 论韦应物音声论的佛教背景及理论内涵

    作者:李丽 刊期:2017年第14期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的诗人,其诗以平淡自然著称,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音声论是韦应物审美观念的重要内容,其思想渊源与理论内涵受佛教影响颇深。韦应物认为,音声是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从审美层面来看,音声论在肯定客观美感存在的同时,更推崇审美主体的自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两汉至明清小说中西王母形象的演变情况

    作者:丁帅芳 刊期:2017年第14期

    西王母是中国古老的神灵之一,人们对她的信仰从未中断。西王母经历了先秦至两汉时期由兽到人王,再由人王到神的蜕变,汉末以后位列仙班,成为女仙之宗,明代以后成为通俗化的祥瑞女神,逐渐走下神坛。本文将从小说这一文学载体入手,将两汉到明清记载关于西王母故事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进行罗列,分析西王母形象的演变情况。

  •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的存在主义解读

    作者:刘晓花 刊期:2017年第14期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故事讲述的是美国南北战争后,南方小镇一户没落的贵族家庭小姐格里尔生·艾米丽的生活窘况:一方面她渴望通过人生的自由选择来追寻自己的幸福,另一方面却又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吞噬。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小说女主人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无论是“存在先干本质”,“...

  • 从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领悟现代性

    作者:刘同松 刊期:2017年第14期

    萨特追溯了存在的问题,揭示了存在的“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这两种存在方式。“自在的存在”总与它本身相合,它是其所是。“自为的存在”是人的时间性的自我在场,意向意识的存在方式是自为的,它和对象的关系是否定关系。意识的内在否定和虚无化结构使得“自为的存在”是自由的,并通过选择的自由赋予了这个世界意义。

  • 长沙方言副词与普通话副词的对比研究

    作者:熊晓卫 刊期:2017年第14期

    长沙方言和普通话相比有着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副词的使用上。长沙方言的副词根据词汇的性质不同可以分成很多的种类,例如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和频率副词等等。在长沙方言中经常会用到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副词,反而普通话之中一些常见的副词却在长沙方言中很少使用。本文主要对长沙方言副词和普通话方言副词之间的区别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