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作者:汤伟 刊期:2017年第10期

    如今,当看到同性恋者双双结伴、手牵手自由行走在街上,甚至当街大秀恩爱时,很难想象从前他们的地位。美国对同性恋权益的保障随着时展已经愈趋成熟。1.同性恋争取权利的历史美国的同志历史悠远,但直到二十世纪以前,同志都必须隐匿性倾向以躲避法律迫害和社会歧视。美国社会很早就发展出“衣柜”(Closet)6一词,被引申为对个人性倾向的保密。以...

  • 《沁园春·雪》发表前后

    作者:孟兰英 刊期:2017年第10期

    1936年初,刚刚在陕北站稳脚跟的中共中央,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发起“东征战役”。此时,黄土高原飘起了鹅毛大雪,仿佛是要为出征的红军战士壮行。目睹了雪后初晴的高原风光,抒写了这一传诵遐迩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共产党人”的时代强音。本文要叙述的,就是围绕着这首《沁园春·雪》的发表,所发生的有趣故事。

  • 自命寓所“都市柴门”的散文家张中行

    作者:张昌华 刊期:2017年第10期

    张中行先生被称为20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季羡林、金克木)之一。数十年来他一直活在“余永泽”的阴影里,自命寓所为“都市柴门”。晚年时来运转,突然大红大紫起来,摩踵而至的不少是编辑、记者。我退休以后,有缘为95岁的中行先生选编了一本《负暄絮语》,故曾叩“柴门”,与先生有一面之雅。

  • 从叙事视角的转换看《中国长城建造时》中“我”的身份模糊化

    作者:杨丽可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中国长城建造时》是卡夫卡于1918-1919年间以虚拟中国为背景创作的短篇小说(事实上是长篇未完之作),因文中的叙事者“我”与其他群体忽远忽近的情感体验而受到关注。本文运用叙述视角的理论,通过文中叙事视角的转化来捕捉文中多个群体(如中国人、历史研究者等)的思想交锋,发掘由叙事者“我”身份的多重性、复杂性导致的身份模糊化,从新的...

  • 《荆棘鸟》中的女性命运特征探析

    作者:吴睿 刊期:2017年第10期

    《荆棘鸟》一书描写了众多的女性人物,她们形象各异,个性非常鲜明,但却有着不同的命运轨道,她们在自我救赎与解放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本文对她们命运发展特征进行了剖析,供参考。

  • 试析《嘉利妹妹》中的美国自然主义特征

    作者:唐秀 刊期:2017年第10期

    《嘉莉妹妹》是美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优秀代表作,但小说中题材的纪实性,人物的动物性,作者的超道德态度等都突出表现出美国自然主义文学流派的特征。这些特质使《嘉莉妹妹》区别于其他现实主义作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美国社会现实的认识和理解。这些观点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也有其思想局限性。

  • 从沃克的《紫色》分析姐妹情谊在女性解放中的作用

    作者:丁东粮 刊期:2017年第10期

    爱丽丝·沃克是美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她是有着较强独立自主意识的女性代表,用她的作品,表达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映射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字字都反应着对女性解放的呼吁。在她的作品中,姐妹情谊的表达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女性解放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本文将会以爱丽丝?沃克的作品《紫色》为例,阐述表述姐妹情谊在女性解放的进...

  • 《喜福会》叙述视角的前景化解读

    作者:张继红 刊期:2017年第10期

    本文试图用前景化理论分析《喜福会》在故事叙述技巧方面的特色。作者摒弃了传统的全知全能叙述手法,使用前景化手法凸显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使书中人物轮番讲述自己的故事,实现了多重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以“我”的形式讲述了不同人物的故事,叙述角度转换灵活,叙述过程中作者按照人物心理顺序,或回忆,或现实,聚焦人物的内心感受,强化内视角,并运...

  • 曹禺《原野》意象简析

    作者:朱孜莘 刊期:2017年第10期

    曹禺的剧作以诗性的艺术手法、深沉的哲学思索和敦厚的人文关怀而闻名。《原野》中,他使用了大量密集的意象象征人的原始生命力,又运用二元对立的方式将其他意象并置,形成了多种文明相互缠斗与博弈的局面。戏剧中他对原始生命力衰落的惋惜则体现了他强烈的生命关怀意识,对人类复归本我具有建设意义。

  • 《倾城之恋》与《莫失莫忘》语言特色的比较研究

    作者:王妍 刊期:2017年第10期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多部短篇小说中最为引人深思的一篇,这部小说主要是探讨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个主人公在战乱及其前后,如何生存和挣扎的作品。而秋微的《莫失莫忘》也是以林小枝和许友伦这两位主人公的爱情的发展贯穿小说始终。这两部小说都不仅仅是简单的描写爱情的小说,两位作者都是将众多社会事件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

  • 关于德语文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研究

    作者:公斐 刊期:2017年第10期

    文学创作挖掘人存在的意义,着眼于对主体性的探求。与此同时,文学批评的主体性也极为重要,在确立文学批评的根本性价值指向的基础上,对文学批评者自身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提出了很高要求。本文从作为创造主体的作家、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和作为接受主体的批评者的主体性三个方面入手,尝试分析德语文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 国内“阿拉伯语比喻”问题研究

    作者:徐婷瑶 刊期:2017年第10期

    国内阿拉伯语比喻的相关论文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大部分学者都以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在共时基础上进行分析,几乎都旨在探究比喻背后的文化内涵,具体反映在阿拉伯民族传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认知上;但其研究视角有的从整个比喻系统出发,有的具体到某个喻体意象,还有的立足于汉阿比喻比较研究。通过分析相关论文的研...

  • “译与教”视域下的汉学传播研究

    作者:胡娜 刊期:2017年第10期

    本文从翻译和教学两个方面,务实创新地探讨汉学在世界传播的现状与面临的困难。翻译涉及古典文学诗歌外译;教学则涉及学术汉语教学的现状与实践。通过译例和教学案例分析其对汉学走向世界的启示。

  •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作者:马英 刊期:2017年第10期

    将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进行结合,统称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一般情况下,现代文学指的是从到一九四九年之间的文学,当代文学指的是一九四九年以后的文学。伴随着越来越多人对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学者们坚持不懈的努力研究,现当代文学也得以更加细致和全方位的展现,相对应的是不断提升的学科地位。但是面临着现代化社会信息爆炸的现状,迅猛发展的通信...

  •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相互影响的意义

    作者:李靖 刊期:2017年第10期

    中国梦,关乎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凝聚着对民族复兴的憧憬和期待,牵动着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作为中国梦的承载和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这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以中国梦为新的发展平台,优秀传统文化又将被解读出新的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社会发展实际,通过爱国主义核心,将推动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