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东亚纪行

    作者:汤伟 刊期:2017年第04期

  • 鲁迅“两打官司”始末

    作者:吕春 刊期:2017年第04期

  • 梁思成夫妇在李庄的日子

    作者:王凯 刊期:2017年第04期

  • 论张岚与伍慧明作品中的姐妹关系

    作者:肖智立; 彭逢春 刊期:2017年第04期

    美国作家张岚与伍慧明的作品多次描写文化冲突背景下华裔家庭中的姐妹关系,重点塑造了那些看似截然不同,实则两两相依的姐妹形象。两位女作家都以细腻的笔法刻画出姐妹之间价值观与行为模式的差异,在给人以强烈对比的同时又引人思考形成她们之间的隔膜与冲突的深层原因。

  • 鲁迅小说描写人物外在特征的传统性与创造性

    作者:刘慈航 刊期:2017年第04期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对于任务特征的描写十分到位,可以说是创造性和传统型兼具。这里所说的传统性,指的是修辞的手法相对低调,而且利用的一定的白描手段,这种描述的模式比较特别。可以说,鲁迅对于小学人物的深度刻画不仅具备其它小说的统一性,同时极富个性。鲁迅主要采用的方式有:第一,对比。第二,同时性勾勒。第三,追溯性。这三种方式具有极佳...

  • 论鲁迅散文的求索精神与人格光芒

    作者:韩海玲 刊期:2017年第04期

    鲁迅先生的散文,一直不是很被重视。在他的散文中,贯穿着鲁迅先生的精神求索和耀眼的人格光芒。他求索人间的真情,求索生命的平等,求索美的精神。他自身则有着强烈的敏感和清醒,童真和童趣,忏悔和牺牲的的人格魅力。这些都闪现在他的散文中,如同星光一样熠熠生辉。本文着重论述他在散文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的同和异

    作者:李红; 白新菊 刊期:2017年第04期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与白朴《天净沙·秋》,都是元朝著名的散曲小令,千百年来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两首散曲小令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也有许多相异之处,具有可比性。本文选择了这两首不同的散曲家写成的相同标题的散曲小令,用“比较诗学”的方法,通过比较它们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来探讨一些文学创作上的理论问题。

  • 贾迎春和周蕙如的命运悲剧研究

    作者:雷雪霏; 马雷蕾 刊期:2017年第04期

    小说《春》的艺术手法很大程度借鉴了《红楼梦》,尤其是对于人物形象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在这两部以反封建精神为核心的小说人物中,贾迎春和周蕙如这两个“逆来顺受”的形象并不很引人关注。尽管她们姿容丰满安分守己心地善良,却成为封建包办婚姻的牺牲品,最后遭受夫家的虐待而暴命,她们的悲剧人生与自身的性格缺陷值得关注和借鉴。

  • 妾妇之道与丈夫之志

    作者:常晓军 刊期:2017年第04期

    孟子视张仪等人的追求为妾妇之道,并由此确立了大丈夫标准。本文通过对商鞅、苏秦和孔孟、子路的人生选择和价值理想的对比分析,探讨个体事功和精神道德的意义,从而深刻的诠释妾妇之道和丈夫之志的涵义,以及孟子推许的精神高度对我们民族文明的意义。

  • 李白与布莱克的诗歌比较研究

    作者:伍钢 刊期:2017年第04期

    李白和威廉·布莱克都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各自均在中英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诗歌中都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力、飘逸的语言、壮美的意象和炽热的感情。他们的诗歌丰富和灿烂了世界文学,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本文将从两位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主题内容、诗歌体裁和...

  • 《伊豆的舞女》与《柏子》比较研究

    作者:田雪君 刊期:2017年第04期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两位文学大师的小说都有着轻灵清澈、淳朴温厚的特点,他们二人同样热衷于歌颂尚未被工业文明所吞噬的自然风光和原始淳朴的自然美,两人在艺术风格和美学倾向上颇有相近之处。《伊豆的舞女》和《柏子》分别是二人的代表作品,题材和内容较为接近,但两人却选择了不同的表现方式,本文基于具体的文本内容,试分析比较出两篇小说“和而...

  • 杜拉斯与谢凌洁“失夫”文本中的母亲形象分析

    作者:袁媛 刊期:2017年第04期

    对法国女作家杜拉斯与广西籍女作家谢凌洁笔下“失夫”母亲的冷酷无情行为进行分析,指出母亲们始终没走出“夫权”阴影,而是被异化为它的维护者或同谋者。杜拉斯以此书写解构传统的“母性神话”,体现其反传统的后现代思想;谢凌洁的叙事则更多地暴露出母亲身上的劣根性,进行自我审视。

  • 《十日谈》中的狂欢民族特性刍议

    作者:李雅楠 刊期:2017年第04期

    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谈》通过100个故事批判了文艺复兴时期封建、守旧的宗教思想,通过巧妙地讽刺手法抨击了封建特权、宗教神学及僧侣阶级,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狂欢化特性为中心,解读《十日谈》在思想观念、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体现的狂欢化特征。

  • 论《山月记》存在的不确定性

    作者:曹愫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岛敦小说名篇《山月记》的主人公李征通过虎变之后的自白完成了自我重建。在此重建的过程中,李征表达了对自身、甚至对万事万物之存在的怀疑。在《山月记》中,作者中岛敦通过建立拥有多层意义的“人心重现于虎身”这一设置,表达出了其作品主题“存在的不确定性”。

  • 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在中国的译介

    作者:石碧 刊期:2017年第04期

    自21世纪到来以后,日本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各种类型的推理小说不断涌入我国文学市场中,在我国的图书市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热潮。通过短短的几年发展,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出版数量正在日趋增加,甚至超过了欧洲侦探小说,已成为我国读者大众比较欢迎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