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孙博:敏锐捕捉华人移民生存动态

    作者:倪立秋 刊期:2016年第18期

  • 《沙家滨》中的阿庆嫂原型

    作者:晓晋 刊期:2016年第18期

  • 茅盾期间撰写回忆录

    作者:祖远 刊期:2016年第18期

  • 生态文学的内涵及范畴研究

    作者:陈永敬 刊期:2016年第18期

    生态文学古已有之,发展至今日益勃兴。究其根本,应是具有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的内容指向,崇善尚德的生态情感,有着强烈生态价值,彰显厚重的自然生态责任,以及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智慧等基本内涵。究其基本特征,应遵循倡导生态思想和以生态视角为重的创作原则,且应突出人与自然关系主题,着力倡导与自然相融相生、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

  • 试析朱玛拜·比拉勒小说中的生态观

    作者:刘玲; 艾成伟 刊期:2016年第18期

    哈萨克族作家朱玛拜?比拉勒的小说蕴含着强烈的生态意识,其小说集《蓝雪》通过对动物生存困境的描绘,不仅寄寓了'天下一家,命运共系'的生态观;也揭示了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对生命的漠视所造成的诸多恶果。

  • 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研究

    作者:刘娟 刊期:2016年第18期

    欧·亨利以其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独享风骚。其艺术手法概括为:看似荒谬却又合理的艺术夸张;令人惊愕却符合情理的故事情节;读后能使读者含泪的笑。使读者透过他的小说了解美国当时的社会,特别是了解小人物的命运。

  • 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本意识

    作者:万丽丽 刊期:2016年第18期

    希腊神话是口头或文字上有关古希腊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作为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希腊神话最初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传于世,经过几个世纪的艺术加工,得以通过《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希腊的戏剧、诗歌、哲学和历史等形式记录和保存下来。古希腊神话故事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因此它重点从'人化的神'和'神...

  • 新世纪动物小说的主题研究

    作者:余海霞 刊期:2016年第18期

    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大量动物题材的小说作品的诞生,使得当下文坛上动物叙事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叙事模式与创作理念,并且逐渐趋于异彩纷呈。新世纪动物小说通过对民族精神、复杂人性和生态意识等主题上有了一个更为宽泛的解读与关注。

  • 《人·鬼·情》中的女性主义

    作者:王月靖 刊期:2016年第18期

    黄蜀芹的《人·鬼·情》被誉为'当代中国影坛中当之无愧的女性电影作品',本文结合中国女性主义的由来及发展,简要片中的女性主义。

  • 圣经中的食品伦理研究

    作者:申文静 刊期:2016年第18期

    《圣经》中对对食物的描述种类繁多,既有对食物是否洁净的区分标尺,也有对食物本质的描述,也包括了饮食礼仪的阐述。本论文从伦理学的角度剖析《圣经》中有关食物的表述,通过揭示食品的本质、食品的人际伦理意义及食品的社会伦理意义所渗透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作者:孙燕宁 刊期:2016年第18期

    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文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及其相关问题,既是我们普通读者理解英美文学作品的前提,也是文学评论研究者推进英美文学评论发展的关键。所以,本文在详细解析英美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探讨了文化差异给予文学评论的影响。这些影响...

  • 《时代广场的蟋蟀》中偏离现象的汉译研究

    作者:李婷; 崔伟男 刊期:2016年第18期

    儿童文学作品《时代广场的蟋蟀》中存在着各类语言偏离现象,对于原作文学性、趣味性传达都有重要作用。为使译作最大程度保留这些特征和效果,得以最大程度保留偏离现象的形式和功能,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被引入用以指导达到最大翻译等值效果。通过对已有的该作品两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剖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并结合实际运用理论,分析各...

  • 论“狐疑”不是连绵词

    作者:徐同文 刊期:2016年第18期

    '狐疑'一词是典籍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语。关于'狐疑'的构词理据,在学界历来存有争议,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训释,认为'狐疑'即是'像狐狸一样疑虑','狐疑'是一个偏正式复合词。另一种观点是从王念孙在《广雅疏证》中提出'狐疑与嫌疑一声之转'之后流行起来的,认为'狐疑'是一个连绵词,不可分开训释。本文试从分析'一声...

  • 关于日语中“のだ”和”の”的研究

    作者:姜宇灵 刊期:2016年第18期

    日语句末的'のだ'有很多种变体,如'んだ''のです''んです''のである'等等。另外,关于'のだ'是否是'の'的变体,也有不同的说法。对此,本文将对终助词'の'及其变异体'のだ'的区别进行探讨。并对叙述文中的'のだ'和'の',疑问句中的'のか?''の?'进行考察和分析。

  • 梁启超的妇女观研究

    作者:金格 刊期:2016年第18期

    近代中国,妇女缺乏教育往往被视为造成政治危机的根源,因此晚清文人志士多抨击儒学笼罩下的中国传统女性,认为使妇女接受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真谛。在这种情况下,梁启超作为晚清救亡运动的领袖,他将西学与女权主义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其女权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女性解放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这种女性解放运动,则建立在男权统治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