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文学阅读的变迁

    作者:周百义 刊期:2012年第15期

    为了解答中国的出版现状和阅读状况,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三十年来国人的阅读经历。因为中国人的阅读不仅是精神成长史,也是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一个折射。

  • 他们的指甲

    作者:迟子建 刊期:2012年第15期

    如雪养了两条狗,一黑一白。她去集市卖馒头带的是白狗,一早一晚赶鸭子带的是黑狗。她怕领着黑狗卖馒头,人家会以为卖的是黑面的:而带白狗赶鸭子,它跳进河里,太像一朵水花了,万一站在岸上瞅不清,会疑心它被淹死了。这样,白狗身上的气息,总不如黑狗清爽——集市烟熏火燎的,什么味道没有呢!

  • 小说家的艺术操守和实力——评迟子建的《他们的指甲》

    作者:李昌鹏 刊期:2012年第15期

    短篇小说在国内目前被作家和读者重视不够,原因大致有四:一是稿费低的现状致使大量的短篇拉长成了我们看见的中篇甚至长篇;二是好短篇艺术性往往强,这往往又不在大众的阅读兴奋点上;三是小说的艺术革新往往从短篇小说开始,“五四”便是如此,但现在具有艺术革新精神并付诸实践的作家比较少,

  • 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

    作者:李亮 刊期:2012年第15期

    把与自己相关的整个乡村从记忆中搬迁至眼前重新温习和试图回溯时,总会再一次看到那些大路小路上,黄土漫漫如细腻稀软的汁液,每每留住百干脚步踏过时的印痕,却转瞬又在风中雨里漾漾地翻覆,掩埋了路上一切踪迹。但记忆中土路印满脚印的画面却不曾被风蚀雨淋所破坏,

  • 用回忆凭吊那些消逝的事物——评李亮的《布鞋,渐行渐远的温情之舟》

    作者:石华鹏 刊期:2012年第15期

    我们老家有句话,叫“旧的不去(读Kri),新的不来。”一块手表丢了,别人安慰你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女友跟自己吹了,自我解嘲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很有意思,它里边包含的情感很丰富。首先它有自我安慰、自我解嘲的意思,心爱之物失去了拿这句话来安抚自己的伤心;

  • 街头回旋曲

    作者:王小龙 刊期:2012年第15期

    1.女孩走过儿童剧场 一个女孩举着手机 她不说话,在哭 哭着走过儿童剧场门口 大门紧锁,下午

  • 繁华背后的都市冷暖——评王小龙的《街头回旋曲》

    作者:伍明春 刊期:2012年第15期

    王小龙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位重要诗人,也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诗人之一,其富有个性的写作风格,为推动当日城市诗歌和口语诗歌的发展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而诗人的近作《街头回旋曲》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早期口语化的语言风格,另一方面又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尤其是对当下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的日常冷暖的关注,令人读来不免为之嘘...

  • 阿乙《下面,我该干些什么》评介

    作者:邓安庆 王海燕 刊期:2012年第15期

    一.过去的警察,现在的小说家虽然小说家 不一定非要是学文出身,丁西林以北京大学物理学教授的身份写出了《一只马蜂》《压迫》等经典喜剧;王小波学的是贸易经济,任教于会计系,却创作了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表现人类生存状况的“时代三部曲”……但在中国文坛上大约还没有出现过如此有意思的现象:

  • “天地之物”:文学地理学批评之根

    作者:杜雪琴 刊期:2012年第15期

    文学地理学批评是邹建军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提倡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研究作家与作品等文学现象,以推进中外文学研究与批评工作,并促进文学批评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近年来,以邹建军教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在文学地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上取得进展,

  • 种族伦理的扭曲与救赎:约翰·基伦斯与约翰·威廉斯

    作者:滕学明 刊期:2012年第15期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非裔黑人小说创造了一股新的文学浪潮。这次浪潮以黑人美学为特征,创造了大量作品,用伊什梅尔·里德的话来说,美国非裔黑人小说正在“建立自己的东西”。随着非裔美国黑人小说的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非裔美国黑人小说的研究也渐成国际热点。本文以这次浪潮-中的两位作家约翰·基伦斯与约翰·威廉斯的作品为研究对象,以...

  • 写在多丽丝·莱辛的人生边上

    作者:张颖 刊期:2012年第15期

    英国作家多丽丝·莱辛可谓是现代文坛的一株奇葩,生性独立,视野开阔,行思敏锐更兼文风老辣。一生获奖无数,并干八十八岁高龄毫无悬念地斩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弗吉妮亚·伍尔夫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作家。莱辛的一生是为写作而存在的一生。她生命中的前三十年在亲历生活,她生命中的后六十年在不断地回忆、反思,并且重现她之前的生活。本文从莱...

  • 探析舍伍德·安德森小说《手》中“手”的召唤

    作者:王亦萌 刊期:2012年第15期

    《手》是《小城畸人》中讲述的第一个“畸人”的故事,是整部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之一。本文拟从沃尔夫冈。伊瑟尔的“召唤结构”理论来探析文章中的不确定性如何召唤读者进入进行解读进而完成审美体验。

  • 《莎翁情史》的爱情阐释

    作者:蔡白薇 刊期:2012年第15期

    《莎翁情史》讲述了莎士比亚一段惊天动地的婚外恋情,由于阶级身份的对立和利益关系的冲突,这场爱情注定是两个人对抗世俗泼来一切污水的战争。如今荧屏所呈现的这场纯粹得义无返顾的爱情,却升华为观众内心的信仰。本文从影片的艺术构思和爱情进展的角度阐释摒弃世俗和超越时空的爱情观。

  • 凌叔华的围城叙事

    作者:庄兰兰 刊期:2012年第15期

    凌叔华的围城叙述重在讨论现代女性面对婚姻围城的迷茫彷徨。通过对《李先生》、《转变》、《无聊》、《绮霞》等几篇小说的解读,可以发现婚姻外的女性很难摆脱进入围城的冲动,婚姻内的女性很难杜绝冲出围城的冲动。面对婚姻,现代女性有选择的自由,但终点都是围城。

  • 阎连科乡土小说叙事中多层次对话性的审美意蕴

    作者:常丽纳 刊期:2012年第15期

    对话性是阎连科乡土小说叙事的基本特征,在其语言中充满着多声性,各种观点、意见、立场在作品中彼此冲突、辩难,成为各方对话的舞台。他的叙述仿佛有一种天然的魔力,直指我们的内心,形成了一种复杂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关系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如在第一人称叙述者“我”的层面,人物层面和作者层面等。因此,阎连科乡土小说语言中的对话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