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谈谈当代校园小说

    作者:樊星 刊期:2012年第09期

    校同文学,一般指的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文学作品。我觉得还可以包括作家们反映校园生活的作品。相对于社会生活中错综复杂的种种矛盾,校园生活似乎显得比较单纯。但毕竟,校园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校园文学常常也会延伸到校外。

  • 都是送给他们的鱼

    作者:杨遥 刊期:2012年第09期

    “命儿,这双鞋给你吧,”瘦瘦的赵襄把一双湿漉漉的鞋扔到命儿前,仰着脖子说:“试试能不能穿?”一串水珠从他手中蒲草串着的鱼身上掉到路上,开始有些灰色的印迹,很快什么也看不见了。

  • 留下酒来

    作者:潘慧敏 刊期:2012年第09期

    有一些人,经常喝酒却从来不买酒。这似乎也是现世的一种风气,荼和酒,作为礼物在人情脉络中传来送去,最终的接受者,也是心安理得地安享了。

  • 酒不醉女子——评潘慧敏的《留下酒来》

    作者:石华鹏 刊期:2012年第09期

    日日面对铺天盖地的文字,有时我会想,我们正襟危坐、正儿八经地写下它们,究竟为了什么?当然,这是一个庸人自扰的问题,它无解,或者有N解。在众多的、形形色色的、真假难辨的回答中,我最喜欢一种说法:为了好玩儿。用我一个写诗的朋友的话说——为了一事无成的快乐。

  • 作为王的男人

    作者:顾北 刊期:2012年第09期

    1.作为王的男人 一个男人坐在阴影中。纵横交错的树荫,像个牢笼,阳光在旁边切开了新鲜入口。你无法走进正如他无法出来,光线是摇晃不定的周遭环境被敌人毁坏殆尽芒果树,以及其他行道树都低头寻找营养的尘埃你总那么若无其事站起来又坐下去说“我要真正的生活!”

  • 时代印迹的锐利呈现——评顾北的《作为王的男人》

    作者:伍明春 刊期:2012年第09期

    顾北是近年出现的“新归来诗人”(特指在1980年代就开始写诗,后来因种种原因而一度中断写作,近年又重提诗笔的诗人)群体中的一员。值得注意的是,顾北的“重返”,不是简单地延续早期诗歌写作的抒情风格,而是极力求新求变,充分展开各种新的艺术可能性的探索。顾北的新作《作为王的男人》等几首诗就是这种探索的具体体现。

  • 严歌苓《陆犯焉识》评介

    作者:王海燕 邓安庆 刊期:2012年第09期

    20世纪纷繁富饶的中国历史,为中国现当代作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其中也诞生了众多经典。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曾以此为背景创作出了不少经典之作,如《第九个寡妇》《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2011年10月,严歌苓又推出了其将近40万字的《陆犯焉识》,这是她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创作史上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转型之作。

  • 当前儿童文学课程设置与教材编写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心科 刊期:2012年第09期

    1923年,魏寿镛、周侯予在其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儿童文学(教育)研究著作《儿童文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说了一段激情洋溢的话:“旁的不用说,年来最时髦,最新鲜,兴高采烈,提倡鼓吹,研究试验,不是这个‘儿童文学’问题么?教师教,教儿童文学,儿童读,读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学,演说儿童文学,编辑儿童文学,这种蓬蓬勃勃勇往...

  • 《大双心河》吴劳译本的误译分析

    作者:刘琴 刊期:2012年第09期

    “翻译腔”是翻译实践中的常见病。本文从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效果角度,分析《大双心河》吴劳译本中的词语、句子及篇章等层面的“翻译腔”,以期在文学翻译中尽可能避免“翻译腔”,使译作忠实而通顺,让译入语读者更好的领略源语作品的思想和魅力。

  • 解读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作者:周骁捷 刊期:2012年第09期

    茨威格的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陌生女人的宗教之爱,透过文本的空白至今仍然深深的影响着现在,展现了经久不衰的魅力。

  • 解析俄罗斯诗人勃洛克的象征密码

    作者:李姝 刊期:2012年第09期

    勃洛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他与象征主义有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通过分析勃洛克诗歌中丰富多彩的象征含义,使读者更好地体会勃洛克的创作内涵,也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白银时代的诗歌创作。

  • 从《卖花女》看萧伯纳的创造进化论

    作者:李凯 石艳玲 刊期:2012年第09期

    英国戏剧家萧伯纳(1856—1950)是一位公认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他的剧本题材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诸多弊端和黑暗。在作品中他还竭力宣传他的创造进化学说,这种创造进化论的思想成为萧伯纳戏剧的一个普遍主题。在五幕剧《卖花女》中,萧伯纳通过具体化的情节将他的创造进化论形象地展现出来。

  • 《圣经》对英美文学的影响

    作者:谢莉 刊期:2012年第09期

    古希腊的神话、基督教的《圣经》和亚瑟王传奇是英美文学的三只伏流。《圣经》,一本记录古希伯来人历史的史书,已经成为西方、英美文学作品最基本的素材宝库。作家们或者直接引用这些故事作为创作素材,或者把这些神话传奇故事的寓意融入自己作品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里。它所体现的基督教文化以其生动、形象和深刻的表现形式反映在诸多作家的文学...

  • 对吉姆爷之死的道德拷问

    作者:龚茂莉 铁金丹 刊期:2012年第09期

    在康拉德的《吉姆爷》中,吉姆多次面对了死亡的选择。从一开始的懦弱逃避到最后坦然面对死亡,吉姆经历了一个对自己理想的道德世界和自私的良心、人性的矛盾思索过程。他的死对于他自己的良心解脱来说是自私的,但是他的死却成全了他所努力构建的道德世界,从这一点来说他的死又是高尚的。

  • 《红与黑》中于连形象浅析

    作者:邓轶嘉 刊期:2012年第09期

    无数读者对司汤达笔下《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有着深刻印象,他有雄心,但书中更多强调野心;他有反抗意识,但在具体环境中他又必须妥协来自立;他真诚正直,却又得表现虚伪去融入环境;他自卑,却用自尊来掩饰。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统一体,充分体现了“人”这一天使与魔鬼的两面性。于连不仅代表了在复辟时期法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且代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