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格拉斯及其作品《狗年月》

    作者:倪梁康 刊期:2009年第21期

    在一般的德语辞典中是找不到“狗年月”(Hundejahr)这个词的。一直查到三十三卷本的格里姆德语辞典,才确定它的准确含义是“极为糟糕的年代”。君特·格拉斯(Guenter Grass)用它来命名其代表作“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和鼠》、《狗年月》中的最后一部,并以此来暗示第三帝国的纳粹时代。这样一来,本文的标题似乎也就具有了双重的涵...

  • 含泪忆斤澜

    作者:邓友梅 刊期:2009年第21期

    林斤澜大哥走了。永别之痛,万箭插心,哀伤之情,难以言表。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俩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组工作,都还没发表过什么作品。1951年奉派参加“中央团”,分赴安徽和湖南参加。我们在外地期间,“北京人艺”进行改组,创作组取消了。我先回京,被调到了北京文联。过了些天,我上王府井大街,意外地见斤澜迎面走来。

  • 萧红的相思豆

    作者:伊北 刊期:2009年第21期

    1938年4月的一天,萧红和端木蕻良,在武汉的大同酒家,举行了婚礼。婚礼之后,萧红曾送给端木一个橘黄色的丝袋,里面装着鲁迅和许广平送她的两粒相思豆。

  • 浙籍乡党看鲁迅

    作者:张耀杰 刊期:2009年第21期

    据《新发现的两件有关鲁迅的史料》介绍,两名作者在参加蔡元培遗物清点整理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两件从未见过的有关鲁迅的史料。其一是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的电报,其二是马裕藻致蔡元培的书信。其中“汤尔和致蔡元培、王亮畴电报”,系用中国电报局信笺,发报局为“MOUKDEN”(即奉天,今沈阳),右上角印“本号局数4867”。

  • 中国人是不是最讲中庸的族群

    作者:摩罗 刊期:2009年第21期

    某次刚刚下课,一位年轻学人问我:“你怎么理解中国人很中庸的说法?”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只是一种价值建构。而建构只是表达一种愿望,激发建构者形成这种愿望的社会现实可能与这个愿望恰恰相反。”

  • 《诗经》中的爱情诗

    作者:吴竹云 刊期:2009年第21期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发展很早的一个标志,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很高的地位。《诗经》305篇,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国风是其中的精华,收录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共160篇,而这些民歌中价值最高的,则当属爱情诗了,国风中的爱情诗代表了《诗经》的最高成就。爱情可谓是文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主...

  • 刘锡庆散文理论观论要

    作者:滕永文 刊期:2009年第21期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锡庆教授是“新时期具有贯穿性和重要贡献的散文评论家”。他自1960年毕业留校任教以来,一直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尤以散文、报告文学研究见长(2001年曾被中国作家协会聘为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评选委员会委员),另外,他对基础写作学、写作文体学也深有研究,“对中国现作学的奠基作出了...

  • 苔丝悲剧的社会根源

    作者:骆惠新 刊期:2009年第21期

    托马斯·哈代是十九世纪末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德伯家的苔丝》是他最有代表性的小说。他用强劲有力的,史诗般的文字描写了贫穷的农家女子苔丝短促而不幸的一生。作为现实主义文学长廊中著名的女性形象之一,苔丝是美丽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赛克斯人的一切优秀方面:美丽、纯洁、质朴、勤劳、勇于自我牺牲并对生活保有美好的愿望。T...

  • 灰姑娘故事经久不衰的原因探索

    作者:刘佳 刊期:2009年第21期

    在电影,书籍日益发展的今天,灰姑娘的故事类型却能够经久不衰,虽然故事在不停地被改写,但是却没有脱离灰姑娘最终成为王子的新娘的模式,究竟是什么在引导观众与读者的心理使其关注灰姑娘故事,这是本文将要探讨的。

  •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作者:曾希 刊期:2009年第21期

    如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教育本质问题成了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大实践课题。我们有必要对精神分析的始祖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探究,为我们的教育寻求一些借鉴。正如弗洛伊德所发表的看法一样:“在今天,我们必须从一个很不同的方面,来看待在教育中应用精神分析的问题。”

  • 中国传统家礼的家庭德育价值研究

    作者:陈一秀 刊期:2009年第21期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礼”是道德的核心,但“礼”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道德,而是道德原则的法律化。“礼”相对于德,德是内容,“礼”是形式;德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在先秦主要用于规范、协调贵族之间的行为,后经孔子等人整合为蕴含着儒家思想的治国之“礼”,直到宋初,由于平民阶层的崛起,“士”开始转化为“...

  • 从生态文艺观解读鲁迅小说

    作者:黄婷 刊期:2009年第21期

    鲁迅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用思辨的眼光,冷静地洞察、思考着这个社会,他的伟大在于他的深刻,他的孤独和他的超前。鲁迅是说不完的,在过了半个世纪的今天我们依然在议论着他,他小说中的思想依然在影响着我们,他所看到和发掘的问题依然存在。小说中深刻揭露当时国民性的弱点,这被认为是鲁迅的独...

  • 孟浩然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作者:张莹 刊期:2009年第21期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人又称“孟襄阳”,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凡论唐人山水诗,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但二人的心境与情调却有所不同。王维少年得志,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孟浩然则不然,中年始动功名之念,入京失意,浪隐襄阳,诗中显示寂寞忧愁的心...

  • 白先勇小说创作谈

    作者:毛三红 刊期:2009年第21期

    忧世情怀是每个在儒学传统中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情结,“修、齐、治、平”是他们的最终理想,“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在理想抱负无法得到最高统治阶层的认可采纳或大厦将倾无力回天时,他们便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失望和感伤,这种情绪几乎成了传统文学最大的特色。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忧世情怀...

  • “X长X短”结构的形式语义分析

    作者:赵雅青 刊期:2009年第21期

    池莉的小说《来来往往》中有这样一个句子: (1)他的老婆段莉娜年轻的时候你要让她怎么着,她不早把你流氓长流氓短地骂得狗血淋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