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文学与公共空间

    作者:南帆 刊期:2009年第07期

    这个题目来自一个文学座谈会。当然,题目的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了座谈会,以至于我愿意借助这个机会继续给予纵深的考察。

  • 满月同行

    作者:潘向黎 刊期:2009年第07期

    上海的夜总是混沌而有气无力的。混沌,是因为各种粉尘到夜里也无法落定,所以夜气不清澄不透澈,有气无力是因为各种远近灯光的切割和渗透,暗和黑都既不浓也不重,毫无力度。此刻这样的夜色正懒懒地倚在楼顶上,看见一个女人,把一盒牛奶挂在了一个门上。那是一个印着超市名字的白色塑料袋,装着一盒利乐装纸盒的牛奶,

  • 人生何处不围城—评潘向黎的《满月同行》

    作者:李遇春 刊期:2009年第07期

    钱钟书把婚姻比喻为围城,说城外的人想进来,城内的人想出去,在这来去之闻,正隐含了人生的悖论。其实,人生何处不围城?小至婚姻和家庭,大至单位和社会,这个世界就是一座城,它紧紧地把我们围住,让我们感到生命快要被窒息,然而想突围却又不可得,围城已然成了人类生于斯且死于斯的宿命。

  • 从黄昏到夜晚

    作者:席星荃 刊期:2009年第07期

    黄昏快来了,窗外的光线忽然被迎面的四层楼完全截住,我也写了不少的日记,倦了,该出去走走了。到这个镇快半个月了,其间回城两三回,一直说抽空到河堤上走走,看看河滩上的风景——我知道那里是有风景的。可是,一直没得到空暇。现在,何不走走?

  • 走过生活 达于内心—《从黄昏到夜晚》的写作尝试

    作者:席星荃 刊期:2009年第07期

    主编要我谈谈自己的《从黄昏到夜晚》,我应该尊重主编的考虑,那我就说说自己写作这篇东西时的一些想法,也算给读者是提供一个解读散文的角度吧。

  • 作者:白莲春 刊期:2009年第07期

    1.秧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秧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父亲给秧喝水时身体弯得低低的,半蹲半跪在田埂上,才能够着秧的高度。一天至少五次,父亲给秧喝水,都是亮晶晶最干净的水,在秧的旁边,紧挨着一块田里蓄满了水,秧是父亲最疼爱的孩子,父亲给秧喝水时眼睛蓝得透明,近乎于神。毫无疑问对于秧,

  • 评白莲春的《秧》

    作者:邹建军 刊期:2009年第07期

    《秧》是近年来中国诗坛上极为少有的一组优秀作品,我读了以后深受感动。此组诗以对现实生活的仔细观察与自我人生的深切体验为基础,写出了中国西南地区农民们高尚的品质及其一生凄凉的命运,也表达出对中国农民以及他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高度赞美。

  • 浅谈大学语文的教法

    作者:杨晓霜 刊期:2009年第07期

    在经济大潮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投入与产出的“及时见效”成了大多数人的普遍追求。在大学校园中细火慢煨的“大学语文”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对“成效”的高速追求。再加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种错误的认识—“语文”课无非是教授母语,使得“语文”这门课程走到高校的门口时,已经狼狈不堪、无所适从。

  • 用哲学的观点来思考语文教育问题

    作者:史国培 翟启明 刊期:2009年第07期

    在语文教育史上,从古代开始到现代一直存在很多针锋相对的观点,从古代的“性善论”、“性恶论”之争到现代的“工具说”、“人文说”之战,争论双方互不相让,总是力图用自己的观点去统一和“征服”对方的观点,但均未获得成功。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用哲学的观点来思考和解决语文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大学古典诗词教学之我见

    作者:魏永秀 刊期:2009年第07期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一向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诗经》、《楚辞》、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代代相承,可谓源远流长。大学的文学课本中也选了相当多的古典诗词,如何把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传授给学生就显得非常重要。我觉得至少在下面三个方面应加以注意:

  • 审美教育与素质教育

    作者:吴晓辉 刊期:2009年第07期

    当代大学校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原来飘逸的青丝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枯发,原来自然的耳垂如今穿上了怪异的耳环,原来活泼休闲的学生装已换上了袒肩露背的奇装异服,非中非西,不伦不类。还有随处可见的信手扔垃圾的情景,随时可闻的粗俗话语,偶尔发生的一些校园恶性事件,使原来充满活力、充满朝气、

  • 外国文学课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实践研究

    作者:彭佳 彭莉 刊期:2009年第07期

    笔者从事语言教学,尤其是外国语言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学生非常重视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的学习。外语基础虽好,但是知识面狭窄。对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太少,以至于临场翻译时应变能力弱,对问题本质的客观分析能力、鉴别能力不够,思考范围极为有限,由此致使翻译不到位的境况比比皆是。

  • 文化视野下的俄罗斯文学选读课教学

    作者:谷玮洁 刊期:2009年第07期

    近几年来,我国与俄罗斯及独联体其它国家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入,为了向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建设和市场经济需要的高素质俄语人才,高校俄语专业的教学模式正发生着变化。传统模式的俄语教学内容集中于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四大范畴,而缺乏文化知识,特别是语言中文化知识的教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作者:付莉莉 刊期:2009年第07期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研究的认知方式和心理过程进行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家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花,是探究的动力。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科学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今时代,

  •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何风波 刊期:2009年第07期

    义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所以新课标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并设置了“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使之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维一体。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资源,她有语文‘独有的魅力,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也是每个幼小心灵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