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关于诗歌创作与鉴赏的若干思考

    作者:张三夕 刊期:2007年第10期

    在源远流长的诗歌作品中,常常会发生后人作品与前人作品以及同时代人之间的作品在造词遣句、形象意思上类似或相近的现象。这里面有些界限是很辨析或论定的,如:暗合与明犯的界限,模仿与抄袭的界限,点铁成金和偷梁换柱的界限。钱锺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用法的分析方法,也许可以为我们所借鉴。

  • 寻爱的一天

    作者:邱华栋 刊期:2007年第10期

    某一天,我去寻找过去认识的女人,她们可还隐藏在这个城市中。我想了解她们过得怎么样了,如果可能的话,还想和其中一个做一场爱。在城市中,如果你是单身,你的性问题总是个问题。你没有女朋友,那么,年轻力壮的你将会有一种性的焦虑。这是一种有压迫感的"吃上顿没下顿"的感觉。我这么说可能有些俗,但是,实际上,情况就是这样的。我就是这样,所以,某...

  • 颓废中的深刻——评邱华栋的《寻爱的一天》

    作者:李遇春 刊期:2007年第10期

    邱华栋的这篇小说,写了一个男人一天里三次寻爱而不得的过程。其实"寻爱"还是一个文雅的说法,与其说那个男人是要寻找爱人,毋宁说是要寻找临时的性伙伴。与其说是寻爱的一天,不如说是寻性的一天。虽然男主人公迷失在一个"性而上"的陷阱里,但他在迷失中始终存有一份清醒的孤独,这使他的颓废体验变得深刻起来。

  • 我怎么舍得再见你呢

    作者:陈染 刊期:2007年第10期

    昨晚,我的一个朋友给电话我,她的爱犬在医院早已宣布死刑的前提下,依然舍不得放弃,又坚持了一个多月的医治,终于在昨天,饱受痛苦的狗狗死在她的怀中,死得那样的懂事,那样的仁慈,那样的不舍!我想,它一定至死也不肯让主人为它揪心疼痛,为它内疚流泪。

  • 评陈染的《我怎么舍得再见你呢》

    作者:金立群 刊期:2007年第10期

    说到人与动物感情的散文,给我印象最深的作品当属巴金的《小狗包弟》。当席卷整个社会的大浩劫大动荡来临时,连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也无法逃过劫数,连这一点点可怜的温情人也无法留住,这样的感伤真可谓痛彻骨髓。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悲剧其实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情感悲剧的折射。

  • 热爱

    作者:孙晓杰 刊期:2007年第10期

  • 评孙晓杰的《热爱》

    作者:邹建军 刊期:2007年第10期

    读完孙晓杰组诗《热爱》,很感到有一种沉重,那是一种生命的沉重,是一种历史的沉重,更是一种情感的沉重。然而,从其诗所写的题材与所构建的体积而言,好像它又只是小诗,长的不过十来行,短的不过五行。为什么这样小小的题材、小小的诗体,能够给我们如此的深重的震动?

  • 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作者:毛义玲 刊期:2007年第10期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中文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积淀下来的文学遗产,是珍贵的民族文化精品。它不仅包括文学史的阐释,还涉及各个历史时期许多作家作品的介绍与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它不仅要承担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文学史这一庞大知识结构体系的任务,还要承担提高学生基本素质

  • “无为”思想在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池文清 刊期:2007年第10期

    《管理新论——无为管理学》一书在绪论中指出:"无为管理"这个概念的诞生,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无为思想体系与现代管理科学体系在一定历史条件与机缘下水到渠成的融合",是一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崭新的管理学科。新课改下,我们的教育艺术应努力寻找这个结合点。

  • 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作者:李绍荣 刊期:2007年第10期

    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中收录的优秀作品作为具体的审美对象,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审美教育,让学生从深层次去领会、理解文章的内容,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形象美,从而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趣,发展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 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作者:徐莉 刊期:2007年第10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有一段精辟的话:"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因此当今的语文教师,应该既是语文教学工作者,又是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们

  • 巧借成语学古文

    作者:段慧灵 刊期:2007年第10期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大部分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历史文献中记载了大量的书面语成语,有的来源于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有的来源于历史事件,(还有的来源于历朝历代名家名篇中的名

  • 构建新课改形势下的新型作业观

    作者:许玉兰 刊期:2007年第10期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育领域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积极倡导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应关注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作业,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作业的设计和批改,积极构建新课改形势下的新型作业观,使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创造性

  •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刍议

    作者:彭庆祝 刊期:2007年第10期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谈谈我的做法。

  • 走出语文课改的误区

    作者:乔志伟 刊期:2007年第10期

    新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语文教学开始向活泼、生动、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情感得以体验。原有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的学习开始向开放式发展,这是可喜也是可贺的。但我们也会发现,在目前教与学还不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暴露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