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教育(上)

文学教育(上)杂志 省级期刊

Literature Education

杂志简介:《文学教育(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786/I,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每月一家、新作快评、长篇点击、博士发言、外国文学、古典重读、文学教法、作家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单位: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华中师范大学;长江文艺出版社
国际刊号:1672-3996
国内刊号:42-1786/I
全年订价:¥ 552.0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8
总发文量:27976
总被引量:8109
H指数:21
引用半衰期:6.1319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0.929
平均引文率:1.4268
  • 孔子文学观念的当下意义

    作者:王齐洲 刊期:2007年第07期

    现在弄文学的,无论是学文学还是教文学,大多只把文学当作生活的手段而不同时当作生活的目的,多在做"为人"之学而不做"为己"之学,这也是当下文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人之所以为人,并不只因为他有人的形体,更重要的是要求他有人的精神、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思想、人的胸怀、人的智慧,等等。《论语·宪问》载:"子路问成人。...

  • 看见

    作者:刘建东 刊期:2007年第07期

    黄义先被一种莫名的兴奋鼓舞着,踩在雪上,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柔软。黄义先平生第一次想到了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令他热血沸腾,一点也没有罪恶感。可是他的热血并没有把这个冬天给融化,没多久,血液的凝固就让他开始后悔自己的冒失和唐突。他才感觉到那个冬天其实比他想象的还要寒冷。

  • 拷问良知的底层镜像——评刘建东的《看见》

    作者:李遇春 刊期:2007年第07期

    虽然《看见》采用了时下非常流行的民工题材,但作者并未落入别人的叙事俗套,而是蹊径独辟,大胆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把笔触深深对准人物的内心,写出了主人公罪恶的灵魂在底层良知面前的震颤,这既是对良知的拷问,也是对人性的审视。

  • 寻找女人与狗

    作者:王蒙 刊期:2007年第07期

    "据说在堤岸上出现了一个新人:一个带小狗的女人。"可能都有这么一个时期,你觉得契诃夫的小说是应该也极容易背诵下来的。温柔,忧郁,悄悄地清高一把,没完没了地眯着眼睛叹息。背诵这样的小说是一种享受。四十四岁就死了。但是甚至仅仅通过翻译,也赢得了那

  • 评王蒙的《寻找女人和狗》

    作者:金立群 刊期:2007年第07期

    我一直觉得王蒙是老一代作家中最能营造气氛、渲染情绪的一位。即如这篇散文,便能将我们带入一种浓厚的怀旧氛围之中。初看标题,我们或许会有点摸不着头脑——《寻找女人与狗》——究竟是什么意思?再看文章的开头——"‘据说在堤岸上出现

  • 隐秘的火焰

    作者:沙马 刊期:2007年第07期

  • 评沙马的《隐秘的火焰》

    作者:邹建军 刊期:2007年第07期

    读了沙马的《隐秘的火焰》,感到惊喜。我认为这是一组表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生活的、朴素而优美的抒情诗,其题材与内容有一点像闻捷当年那一组《吐鲁番情歌》,只不过不是以表现青年人的爱情生活为主,并且也没有那么轻松。要解读它的主题,我们不能不关注它的标题:"隐秘

  • 人文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落实

    作者:赵燕 刊期:2007年第07期

    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富于个性的心理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文本所反映的知识进行同构,这种同构会反映出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理解,当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 诗歌教学中的意境鉴赏

    作者:王海燕 刊期:2007年第07期

    诗歌和其他文体相比,一个最大的特色是用凝炼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展示广阔的空间,凝聚广博的意境。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诗歌语言,发挥想象与联想再创一个丰富的意境世界有着重要意义。首先,鉴赏诗歌的意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

  •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董玉瑾 刊期:2007年第07期

    受时代和习惯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手段是"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由于其课堂容量小,一节课下来,学生所得并不多;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难免产生"少慢差费"的结果。不言而喻,这样的教学手段,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 语文教育应当提高智能水平

    作者:杨道麟 刊期:2007年第07期

    语文教育要塑造创造性的人才和"健全的人格"[1](P3),就应当而且必须提高语文智能水平。语文教育中的智能水平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智力的"合金"。如下图所示:

  • 中小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研究

    作者:谢战锋 刊期:2007年第07期

    让生活进入课堂,让课堂贴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好途径。课堂教学的

  • 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作者:严明 刊期:2007年第07期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高中语文(苏教版)配合新标准,大大加重了文学作品的分量,所选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

  •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作者:梁碧 刊期:2007年第07期

    在新一轮课改中,语文教学以知识的传授、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正确取向引导为主要任务。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社会性,尤其是思想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育人"、实施德育,真正实现"教书育人"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

    作者:单东华 刊期:2007年第07期

    长期以来,人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语文的功能理解始终有些偏差:或只重视语文的工具性,或只强调语文的政治性。近些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语文的人文色彩,但往往流于表面,特别是对语文课文中的情感因素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令人遗憾甚至是令人痛苦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