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海内传书大有人蒲圻纸比洛阳新——馆藏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抄本赏析

    作者:张祖伟 刊期:2019年第19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以来吸引着无数求知者。最初,抄录是书籍制作与传播的唯一方式。后来虽然大批量制作的印刷术发明后,迅速成为书籍制作的绝对主流方式,但抄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山东博物馆典籍搜藏素以精善闻名,善本中不乏抄本,该馆参与申报的前三批《珍贵名录》收录多达31部,文章举例其中十种。

  • 更正

    刊期:2019年第19期

    1.本刊2019年8月刊上半月刊(总第162期)的文章《会宁县博物馆馆藏金“柳毅传书”镜鉴赏》(第24页)一文的图说应为金“柳毅传书”镜鉴赏。特此更正。2.本刊2019年9月刊下半月刊(总第165期)的文章《基于显微分析对明清书画及装裱用纸的研究》(第88页)一文的表2中的皮、草混合纤维画心纸的样品数量应为12。特此更正。

  • 《无名氏楼阁山水图》之管见

    作者:杨鹏 刊期:2019年第19期

    文章通过对无名氏楼阁山水图做一个粗浅的分析,通过对印章的对比,包括技法的对比,以此一窥中国传世绘画的各方面关联。其中大胆提出的理论观点,将带给喜爱中国美术史人们的新视角。

  • 会宁县博物馆藏《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拓片释读

    作者:王天右; 张克静 刊期:2019年第19期

    会宁县博物馆珍藏张云锦篆书《靖远三清宫真武殿神碑记》拓片,记述了靖远三清宫真武殿始建与复修,及“三清宫、真武殿位于乌兰山下”,所叙历史文化信息翔实准确,是研究地方宗教文化的重要资料。

  • 透过刀锋看笔锋——从刻、拓角度再析《张猛龙碑》

    作者:冯茜 刊期:2019年第19期

    《张猛龙碑》是魏碑的代表,有不少精良的拓本,是碑帖刻、拓对比研究的良好范本。文章列举了《张猛龙碑》的各种拓本,并从刻、拓的角度分析了《张猛龙碑》在此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变化,以进一步了解其原貌,这也是对启功先生“透过刀锋看笔锋”学碑方法的具体运用。

  • 博古出新——浅析陈少梅绘画艺术

    作者:靳挺 刊期:2019年第19期

    陈少梅作为近代美术界的一朵奇葩,除了他给我们留下的大量艺术真品以外,还有他对北宗山水的研究及对绘画教育的贡献。可惜他英年早逝,留给后人无限的惋惜和遗憾。

  • 藏传佛教女尊造像

    作者:杨卫东 刊期:2019年第19期

    佛教传入初期,藏传佛教造像多流于对外来艺术风格的机械模仿,后经不断吸收融会,逐渐形成了带有雪域高原浓烈藏民族特征、风格多样的藏传佛教造像艺术。16世纪下半叶,蒙古土默特部阿拉坦汗迎进了宗喀巴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此后,在明、清两朝的支持和提倡下,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兴盛起来,佛教造像也逐渐在蒙古族精神生活中占据了神圣的地位。在众多...

  • 看文物解历史——从《百工图》看清初蔚州地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特色

    作者:刘伟 刊期:2019年第19期

    文物是我们读懂历史的一部史书,也是我们看清过去的一面镜子,任何一处(件)文物古迹都堪称不可复制的瑰宝。历史很神秘,我们想要探访古人的生活方式,但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文物便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条件。文章介绍了河北省蔚县关帝庙内的《百工图》壁画,并从中感受到清初蔚州地区的社会生态和经济特色。

  • 浅谈太平天国玉玺

    作者:周锦 刊期:2019年第19期

    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太平天国政权的象征——两方玉玺,目前收藏在我国国家博物馆内,为学者更多地了解太平天国历史提供实物资料。文章针对太平天国玉玺进行详细介绍,并阐述其在太平天国政权运动中的象征意义。关于玉玺真伪问题、玺文读法问题的研究,都是历史学家还未解决的重要谜团。

  • 绥德汉代建鼓图像考

    作者:王璐璐 刊期:2019年第19期

    建鼓是汉代画像题材之一,全国刊载已逾百幅,流行于黄河下游的南阳、鲁西南苏西北皖北地区。陕北建鼓图只见于绥德,数量极少而具地域特征。文章以绥德建鼓图像组合切入,对其图像学意义及深层次的社会背景进行尝试性探讨。

  • 通宝钱制与两宋钱法及特点

    作者:胡志贤 刊期:2019年第19期

    隋恭帝义宁二年(618),李渊推翻隋炀帝建立大唐帝国,从此结束了五铢钱制,始行通宝钱,自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通宝钱时代。作者主要综合对南北宋朝钱法的研究成果,对“开元通宝”两宋钱法的产生、特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对通宝研究提供一定帮助。

  • 忠州白公祠:文中有史史中有文

    作者:周利琼 刊期:2019年第19期

    唐元和十三年(818)冬月,江州司马白居易量移忠州刺史,从元和十四年(819)三月二十八日白居易抵达忠州,到元和十五年(820)白居易离开忠州,时间大约一年零三个月,忠州白公祠见证了白居易的文和史。文章力从白居易的诗歌,以诗证史,从白居易的历史,以史证诗,来突出忠州白公祠的文化地位之重。

  • 蒙风藏俗——多穆瓷壶考

    作者:杨小语 刊期:2019年第19期

    元代景德镇创烧了一种形似竹节的瓷壶,名为“多穆”。其造型来源大概有蒙藏中亚说和欧洲起源说。明代汉族地区罕见多穆壶的使用,但在满族所在地有使用多穆的证据留下。清康熙开始,多穆瓷壶的制作又重新兴起,造型也进行了微调,外观更加精美,朝廷曾用其赏赉藏地,清代其他材质的器物中多穆造型亦很常见。现今蒙藏地区多穆容器仍然常见,尤其在藏地也...

  • “解挢”与“瓦削”——古代筒瓦内部修整技术的考察

    作者:张海蛟; 尹刚; 侯晓刚 刊期:2019年第19期

    筒瓦是古代建筑屋面的重要构件之一,宋《营造法式》对其制作、修整工艺记述较为详备。“解挢”是《营造法式》内记录的一道修整筒瓦内部的工序,代表了宋代官方规定的筒瓦修整的最高标准;“瓦削”是北朝时期“瓦文”中记录的一道制瓦工序。通过对文献、已有研究成果和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筒瓦实物的考察,初步廓清了南北朝以来筒瓦内部修整技术——“...

  • 车辚辚马萧萧——试论齐国的车马坑随葬

    作者:于美杰 刊期:2019年第19期

    对考古发现的齐国四座车马坑进行总结,认为齐国实行车马随葬有着充足的条件和悠久的历史;车马坑的埋葬位于墓室的后方与墓道方向垂直;西周车马坑的车呈前后摆放,春秋和战国车马坑的车采用横向摆放;马与车的配置有二马和驷马,高青陈庄的马呈站姿,临淄后李和东孙的马呈一侧侧卧或左右侧卧的形式;车、马的多少,反映了墓主人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