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山西泽州县宋金石刻初探——以《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泽州县卷》为基础

    作者:高元宦 刊期:2019年第15期

    泽州是山西重要的文化名城,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境内文物遗存众多,石刻便是其中之一。泽州石刻遍布全境,内容涉及政治、民俗、军事、水利等方方面面,为我们研究泽洲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泽州宋金石刻是泽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泽州宋金石刻有助于我们了解泽州的宋金石刻的特点、地域特色以及社会价值等。因此,作者以《三晋石...

  • 明《萧如兰墓志》略考

    作者:杨娟 刊期:2019年第15期

    1980年10月,延安市城南七里铺锣鼓峁村在搞农田基本建设时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可惜墓室已经被破坏,没有任何陪葬品,唯出土了一方萧如兰与其夫人合葬的墓志铭,现收藏于延安市宝塔区文物管理所。此墓志铭极具史料价值和研究意义。

  • 浅析《髹饰录》中蕴含的匠心之美

    作者:欧阳铭骏 刊期:2019年第15期

    《髹饰录》作为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其中蕴含着“天人合一”与“格物致用”的古代手工造物思想,以及敬业、敏求的工匠精神,给予后人诸多启示。认真研习《髹饰录》,掌握古代的漆艺技法与技巧,从而有效地探索和学习书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文章通过对《髹饰录》的解析,对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进行探索与分析。

  • 天津文庙庋藏李士铭捐造祭孔烛台浅析

    作者:费雅楠 刊期:2019年第15期

    天津文庙博物馆藏有一批民国十四年(1926)天津地方乡绅李士铭捐造的祭孔烛台,其造型古朴、简约无华,为实用照明祭器。文物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工艺水平上。这批祭孔烛台捐造者为近代天津后“八大家”之一的冰窖胡同“李善人”李春城长子李士铭,烛台铸造于天津文庙1923年大修期间,此时期也是动荡时局下李氏家族逐渐走向衰败的转...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玉石器研究

    作者:李宜人 刊期:2019年第15期

    江西省南昌市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几年考古界最热点的问题之一。一方面是因为海昏侯刘贺身份特殊,他是史上唯一一位当过皇帝、当过王又当过侯的人;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汉列侯虽多,但列侯墓的发掘研究反而不足20座,刘贺墓未被盗掘的完整性,使考古工作者可以对列侯墓进行进一步的讨论。江西省的考古工作者至今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

  • 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青铜猕猴摇铃鉴赏

    作者:汪传忠 刊期:2019年第15期

    摇铃是宗教仪式中的打击乐器,通常在朝课、晚课、佛诞祝仪、忏仪、放焰口及水陆法会(水陆道场)、戒坛等仪式中配合鼓、罄、锣、钹、镲、锸、铛等打击乐器使用。九华山历史文物馆馆藏文物青铜猕猴摇铃为清代早期文物,通高23.2厘米,钟径8.9厘米,重0.58千克。摇铃整体外观造型活泼简洁,制作工艺精美,铃声清脆悦耳,在佛教法器中难得一见。

  • 会宁县博物馆馆藏金“柳毅传书”镜鉴赏

    作者:孙银治 刊期:2019年第15期

    “柳毅传书”故事取材于唐代著名小说《柳毅传》。宋、金及以后的铜镜也以“柳毅传书”故事为题材进行装饰,非常流行。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思想意识,也反映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宁县博物馆收藏的这面金“柳毅传书”镜,从侧面体现了金代会宁地区社会生活状况。

  • 库伦旗辽墓壁画赏析

    作者:于光辉 刊期:2019年第15期

    壁画作为一种源于生活的艺术形式,不光反映出时代的艺术特点,更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考古价值。库伦旗前勿力布格辽墓壁画是辽代艺术中的精华,是研究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情等宝贵而直观的资料。

  • 钱延康油画欣赏

    作者:杨行操 刊期:2019年第15期

    钱延康先生是我国本土培养的第一代西洋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油画、水粉画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又投身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育人无数。他的作品有着扎实的西洋画技术功底,能够将细腻的景物纳入醇厚和谐的色调之中,成为写实主义油画中的一个流派。

  • 试论亚欧陶瓷交融性中的工匠精神

    作者:熊航; 王思璇 刊期:2019年第15期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不仅要靠工艺上的创新,也要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文章以亚洲与欧洲的陶瓷生产为着力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的形式,研究工匠精神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即创新与敬业,并基于研究成果为需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转型的企业提出以下建议:企业应借鉴历史,引进高质量的人才,重创新以提质量;把握当...

  • 浅谈会宁红色圣地标志性建筑的价值意义

    作者:李俊丰 刊期:2019年第15期

    最近几年,会宁的红色旅游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红军会师旧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两大板块。红军会宁旧址的会宁会师圣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并于2015年被列为全国党性教育基地。

  • 试论宋代官箴中的胥吏形象

    作者:潘婷 刊期:2019年第15期

    在作为司牧为官指南的宋代官箴中,胥吏尽是贪赃枉法、窃权弄政、上侮官员、下病百姓的负面形象,“御吏以严”“防吏弄权”的思想充斥其中。这与宋代“吏强官弱”的社会特征不无关系。官员与胥吏的社会地位和理政能力的反差,使官员对胥吏产生了既依赖又鄙视的矛盾情感。现实中胥吏的不法行为被本就对胥吏不信任的官僚士大夫无限扩大,呈现出全然负...

  • 浅析西林觉罗家族

    作者:卢文超 刊期:2019年第15期

    西林觉罗氏为满洲官宦世家,是满洲以及清王朝重要的组成部分,家族仕宦兴盛,为清王朝做出巨大的历史贡献。对西林觉罗氏族名考证能进一步理解西林觉罗家族的由来,运用地图与统计学的方法来研究西林觉罗的族群分布与西林觉罗家族仕宦兴盛。

  • 夏商时期都城选址简析

    作者:郑国奇 刊期:2019年第15期

    纵观以往,对我国古代城市的研究和关注集中于城市的规模等级、文化内涵及发展演变等方面,忽视了对城市选址的分析。通过对城市选址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城市的建造者是如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文章以考古材料反映的基本情况为主导,结合历史文献,同时注意从多角度观察,多手段分析,详细地研究和讨论我国古代夏商都城的选址情况,将影响夏商时期都城...

  • 兴隆洼文化居室葬的文化动因分析

    作者:陈大元 刊期:2019年第15期

    居室葬作为一种埋葬方式,可以上溯至史前时期,而这种方式在近现代的一些少数民族中仍被采用。在我国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居室葬是较少发现的一种葬俗,常见的多为儿童的瓮棺居室葬,即使出现成人的居室葬也多采取房屋捐弃的方式。兴隆洼文化所包含的多个遗址均发现有居室葬,且数量较多,并非个例。可以说居室葬是兴隆洼文化的特点之一。居室葬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