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论文物造型与意蕴之间的微妙关联——解读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铜浮屠

    作者:张正雄 刊期:2019年第14期

    在1987年对唐代皇家寺院法门寺遗址的寺塔地宫进行考古发掘时,出土了上千件高等级的文物,鎏金铜浮屠是其中之一。从现有研究资料来看,对鎏金铜浮屠的研究多局限于描述层面,对其独特造型和深层意蕴之间的微妙联系尚未做出准确的分析判断。文章以文物实体的独特造型(鎏金铜浮屠踏步呈极为罕见的拱形)为突破口,结合文献资料对文物独特造型与其深层...

  • 四川博物院馆藏古琴略说

    作者:陈静 刊期:2019年第14期

    四川博物院馆藏古琴琴式各具特点。巴蜀地区有许多雅好古琴的文人墨客。在传统的古琴斫制技艺中,已经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琴体制度。巴蜀大地出现了大量的古琴艺术家,以蜀派张孔山一派独树一帜。四川博物院珍藏了他们遗留下来的古琴,为我们研究蜀派古琴留下丰富的实物资料。

  • 广西钦江故城采集鎏金铜佛像初考

    作者:黄登奎 刊期:2019年第14期

    钦江故城是南朝至隋唐时期以钦州为主要根据地,掌管北部湾沿海一带政权,管理钦州对外贸易活动的宁氏家族的统治中心。1977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在故城遗址进行田野考古调查时,在地表采集到一件鎏金铜佛像。通过初步考证,该鎏金铜佛像的制作年代应在隋朝,极有可能是摩诃迦叶尊者的塑像,并且应该属于某个包含“一佛二弟子”组合雕塑的组...

  • 赏析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形神之美

    作者:赵识 刊期:2019年第14期

    “引而不发,显而不露”展现的是古典艺术传达的高深思想,需要将道家的虚实论与现实的表达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与审美情趣。古典园林艺术更加倾向的是意境上的深邃,构建出“隔则深,畅则浅”的独特意境。其中,苏州古典园林花窗就是在文人和画师的趣味、气质和情操上,展现出来的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从本质上看,苏州古典园林...

  • 纹章瓷中的纹章解读——以“来样加工——18-19世纪中西纹章瓷展”部分瓷器为例

    作者:沈璐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中国纹章瓷(Chinese Armorial Porcelain)作为瓷器中带有定制色彩的特殊种类瓷器,一直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素材。文章试图通过对纹章瓷中纹章的解读来追溯当时定制此类瓷器的西方家族。

  • 江浙地区出土东周青铜鸠杖初探

    作者:王威 刊期:2019年第14期

    在江浙地区曾出土数件东周时期青铜鸠杖,引起了国内学者持续的关注与讨论。早期文献中,关于鸠杖的记载多成书于汉代,所述鸠杖功能、形制也多为汉制。在这种背景下,东周时期青铜鸠杖的研究对于认识当时的礼制风俗和厘清鸠杖的发展演变脉络具有重要作用。

  •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浅谈

    作者:洪晓琳 刊期:2019年第14期

    泉州府录立海防碑位于石井镇古山村仁寿宫旁,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立。文章在对海防碑正面碑文进行释读的基础上,分析泉州府录立海防碑的主要内容,探讨碑刻的现代价值。

  • 试谈宋代湖州镜的进步性

    作者:陈新宇 刊期:2019年第14期

    湖州镜产生于北宋晚期,是宋代具有代表性的镜类。文章通过对宋代湖州镜的产生背景、典型特征进行阐释,认为在中国古代铜镜式微期的宋代,湖州镜的出现对我国古代铜镜史产生深远影响,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 祖厉陶声——会宁彩陶的前世今生

    作者:李秀娟 刊期:2019年第14期

    会宁史前时期生态环境良好,孕育了发达的史前文化,会宁彩陶以器形丰富、图案精美、花纹瑰丽、工艺精湛闻名于世。作者结合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精品彩陶,探讨了会宁彩陶的纹饰,以期与大家共赏。

  • 清代抱瓶童子白玉雕鉴赏

    作者:董宁波 刊期:2019年第14期

    我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恣肆的玉文化在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中国人民手中发扬光大,衍生出了许多不同的种类,童子玉雕就是其中具有鲜明特点的一种。童子玉雕始兴于宋代,兴盛于明清。文章主要鉴赏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抱瓶童子白玉雕。

  • 简析伊秉绶隶书的“中和”之美

    作者:林云瀚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一直以来,汉字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汉字独创的艺术表现形式,更被誉为无形的舞、无言的诗、无声的乐,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涌现了大批的书法字体,像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以及柳公权的“柳体”。作为清代著名的书法家,伊秉绶在书法方面虽没有自成一派,但是其隶书个性鲜明,具有...

  • 澧县博物馆馆藏铜镜介绍

    作者:周华 刊期:2019年第14期

    铜镜,又称青铜镜,即古代用铜做的镜子。铜镜一般为圆形或方形,镜背铸铭文、饰图案,并配钮以穿系,正面则以铅锡磨砺光亮,用以照面。馆藏铜镜作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为研究者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

  •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抗日邮票——《独虎图》邮票初探

    作者:李婷 刊期:2019年第14期

    《独虎图》邮票由于发行量少、发行时间短、发行范围小及发行主体特殊等原因,成为邮界罕品。通过大量资料查阅,作者对《独虎图》邮票的发行时间、背景、版次等信息进行了学习和研究,并对馆藏《独虎图》邮票进行考证。

  • 清乾隆粉彩连体包袱瓶浓浓华夏民族风——清乾隆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赏析

    作者:律海明 刊期:2019年第14期

    当那些曾经“穷天下之力”“尽天下之财”而完成的浩大恢宏的古代工程只剩下一片废墟时,当那些曾经在大洋上劈波踏浪、耀武扬威的古代舰队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而那些看似微不足道且极易破碎的瓷器,却依然如故闪烁着中世纪东方文明所特有的光辉。文章通过鉴赏一对乾隆款粉彩花卉蝙蝠双龙耳衔环描金连体红釉包袱瓶,以期让大家了解中国瓷器的魅力。

  • 对中国古代铁器普及推广时期的认知

    作者:张雷 刊期:2019年第14期

    中国古代铁器的普及推广是一次划时代的材料革命。冶铁和铁器制造在战国时期还是一种尖端技术,这种技术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最新材料和最新技术的不普及,使当时的人们对它产生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战国中晚期的制铁技术已经能使铁兵器优于铜兵器,但是被视为尖端技术的铁制品是非常珍贵的,实际上还没有普及。铜虽然和黄金一起用作货币材料,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