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后蜀赵廷隐墓出土戴冠女伎乐俑与道教女冠文化

    作者:闫佳楠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1年,后蜀赵廷隐墓出土20余件立式伎乐俑,其中有5件女俑头戴高冠,异于同类女乐俑。文章通过列举四川省仁寿县牛角寨摩崖造像及河南省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文博机构所藏道教文物,与赵廷隐墓5件戴冠女俑进行对比,确认其为道教冠式,即莲花冠(或芙蓉冠)、并桃冠及覆斗形道冠,并结合文献印证了五代时期蜀...

  • 嘉善县博物馆馆藏张天方先生捐赠的良渚文化玉石器鉴赏

    作者:王畅 刊期:2019年第05期

    张天方先生是嘉善市历史文化名人,生前热爱考古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资料和藏品。嘉善县博物馆馆藏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许多是张天方先生生前的收藏,为其后人根据其遗嘱所捐赠。张天方先生捐赠的良渚文化玉器、石器具有较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其中不乏二级、三级文物。现将这些玉器、石器资料予以整理和公布,以供学者研究与鉴赏。

  • 凝寿寺五代塔的砖雕研究

    作者:吴雯颖 刊期:2019年第05期

    古塔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载体之一,亦是佛教文化传播的典型物证。历史悠久的庆阳境内有众多的古塔,凝寿寺砖塔是保存较好的五代砖塔之一。其造型美观,风格质朴,塔体砖雕装饰以万字纹和菊花纹为主,装饰纹样造型异彩纷呈,内容千变万化,为研究五代砖塔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 《武希玄墓志》考略

    作者:刘静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墓志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中重要的随葬品之一,是专用于记述死者的姓名、家族、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事迹等内容的丧葬器物。墓志是古人生死观和丧葬礼俗的重要体现,为历史研究与艺术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墓志的形制经过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基本定型,定型后的墓志以石质为主,形制多为盝顶式。唐朝时期墓志更为普遍。文章从《武希玄墓志》的形制、志...

  • 天津博物馆馆藏功臣像

    作者:高姗 刊期:2019年第05期

    乾隆皇帝为了宣扬"十全武功",表彰在战役中功勋卓著的将士,命人绘制功臣像,并把它们悬挂在紫光阁内。随着清朝的没落,这些功臣像或被战火焚毁或被掠夺出宫,国内仅存的两幅现收藏在天津博物馆内,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 鉴定所见饶州镜札记--从饶州镜看宋镜合金成分

    作者:马建梅 刊期:2019年第05期

    铜质是铜镜鉴定的重要因素,鉴定所见宋代饶州镜质地精良,既有饶州镜自身的因素,也具有广泛的社会工艺背景,可让我们反思历来对宋镜质地、成分、锈蚀的认识。而宋镜成分存在多种合金配比,值得注意和考虑。

  • 立身须谨重文章且放荡--张瑞图草书《何景明清溪草堂诗》轴赏析

    作者:张蒙; 王瑞钢 刊期:2019年第05期

    张瑞图与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并称"明末四家",有"南张北董"之誉,对明末书法风格的变化具有深远影响。其典型代表作为草书,用笔方折,一意横撑,突破"二王"窠臼,继承创新,影响着晚明书法审美的变化。然因其依附阉党,身负污名,书法艺术被低估,是中国书法史上因人废书的典型代表。

  • 游智开《游石臼坨》诗文碑刻拓片浅析

    作者:孙静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游智开是晚清的一名普通官员,咸丰元年科举中举人。文章中涉及的拓片,内容是一首长诗,碑体现存于乐亭县博物馆。诗文内容是一篇游记,是游智开任永平知府期间游玩乐亭一座小岛-石臼坨岛时所作。现针对碑文内容进行浅析,请方家指正。

  • 器以藏礼--馆藏祭器刍议

    作者:高明英 刊期:2019年第05期

    古人对于器物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范,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一升为爵,二升为觚,三升为觯。"器以藏礼""物以载道",器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礼制及自然观。

  • 元代瓷器赏析

    作者:张秀杰 刊期:2019年第05期

    纵观我国陶瓷发展史,瓷器工艺在元朝有非常重要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陶瓷史发展的转折点。元代瓷器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器形上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文章选取部分元代瓷器,以飨读者。

  • 巴蜀铜尖底盒小议

    作者:王天佑 刊期:2019年第05期

    铜尖底盒属于巴蜀文化范畴的青铜容器,出土数量极少,与陶尖底盏、尖底罐有渊源关系。作为盛物的器具,与铜鍪的实用性相比,铜尖底盒更侧重礼仪性。铜尖底盒在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的巴蜀地区出现,主要流行于较高等级的墓葬中,至战国中期基本消失。

  • 论吴昌硕绘画中的金石意味

    作者:张理婧 刊期:2019年第05期

    清末民初,金石气作为一种艺术表现语言和审美取向在书画作品中十分兴盛,并在海派艺术作品中有着尤为典型的表现。文章对金石气和金石意味进行归纳界定,结合相关诗文评述,从吴昌硕绘画的笔法、题跋等方面探讨其绘画中的金石意味。

  • 传倪元璐《淇园清趣图》辨伪--驳俞建良先生“《淇园清趣图》为真迹论”

    作者:邵常铭 刊期:2019年第05期

    2017年3月25日,俞建良先生发表于《美术报》的《倪元璐及其〈淇园清趣图〉考》…一文中,将《淇园清趣图》定为晚明倪元璐的传世佳作,俞先生对此作褒嘉赞扬,从章法、技法、款识等处进行考订、鉴赏,并称故宫博物院杨新先生曾为此作题签、盖审定印,言外之意,此作必为真迹。而仆以为俞先生所做出的考证甚为荒唐,《淇园清趣图》根本就是一副拙劣的伪...

  • 河南三门峡发现西周虢国邦墓出土随葬品上千件

    作者:新华网 刊期:2019年第05期

    礼器、车马器、兵器……一处虢国邦墓日前在河南三门峡市义马市上石河村被发现,百座墓葬出土随葬品2000余件,穿越千年时空,向世人讲述这一中国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的过往兴衰。“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的墓葬形制、器物组合及纹饰等与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相似,结合出土铜鼎铭文‘虢季氏子虎父作鼎’和史料记载,它可能是虢国东逃的贵族及家眷和护卫...

  • 桐梓人牙齿形态研究新进展

    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刊期:2019年第05期

    《人类进化杂志》日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邢松与西班牙同行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桐梓人牙齿形态。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显微断层扫描(micro-CT)、几何形态测量、非测量性状对比等重新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贵州桐梓发现的4颗古人类牙齿进行了综合形态学研究。研究发现,桐梓人牙齿形态相对直立人表现出进步趋势,但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