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考古所见六朝胡人武士俑研究

    作者:崔贻彤 刊期:2018年第14期

    胡人武士俑是三国两晋南北朝墓葬中出现的一类特殊随葬品,以胡兵形象为原型并经过艺术创作而成。考古发现的六朝胡人武士俑或执刀、执盾,或持戟、握剑,有的身披铠甲,根据帽式的差异可细分为六类。六朝胡人武士俑与以往胡汉战争图中的胡人形象明显不同,是作为正面形象参与拱卫六朝政权的,其形象演变主要可分为吴晋和南朝两个阶段。胡兵在六朝军事...

  • 昭陵博物馆彩绘陶贴金文、武官俑赏析

    作者:张志攀 刊期:2018年第14期

    唐人的丧葬习俗中,常以各种明器作为随葬品,文、武官俑是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较常见的俑类随葬品。昭陵博物馆藏有6件彩绘釉陶贴金文、武官俑,这几件俑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栩栩如生的造型从多方面展现出唐代制陶工艺的发展水平、唐人的审美意识及时代特征,为众多研究者所瞩目。

  • 浅论重庆地区出土的汉代铜鸠杖首

    作者:杨斌; 邹丹 刊期:2018年第14期

    近十几年来,考古人员在重庆地区先后发现了3件铜质鸟形杖首,均出土于汉代墓葬之中。它们造型各异,是研究巴渝汉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阜阳新见明张尚文夫妇墓志铭研究

    作者:刘建生 刊期:2018年第14期

    张尚文夫妇墓志是明代张九鸣在其母闫氏去世后,迁回祖籍与其父第七代颍川卫指挥使张尚文合茔而做的,碑文邀请当时明代大臣薛三省撰文,可见当时张氏在当时为颍川本地的名门望族,当地府志均有记载。该碑刻的发现揭示了明初军事卫所世袭制的变迁历史,矫正了地方文献记载的不实之处,为研究明代丧葬习俗、卫所制度和方史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 冰冷的奢华——唐代墓志纹饰艺术

    作者:张佳 刊期:2018年第14期

    唐代墓志纹饰风格鲜明、雍容典雅,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唐都长安地区出土的墓志纹饰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 大元肃州路乜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刍议

    作者:王海宇 刊期:2018年第14期

    大元肃州路乜可达鲁花赤世袭之碑现存于酒泉市肃州区博物馆。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党项人善居一家六代十三人在西夏至元代130余年间所建立的功勋和所获得的荣禄事迹,为研究元代党项人在河西的活动及元代民族关系、民族文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文章主要从碑文的概况、内容、史料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磁州窑瓷枕赏析

    作者:黄晶晶 刊期:2018年第14期

    清水县博物馆馆藏白地黑彩菊花纹卧女形枕和白釉珍珠地刻牡丹枕,这两件精美绝伦的瓷枕既是宋代社会生活、民俗风情的重要见证,又是研究宋代磁州窑陶瓷艺术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显示出了宋代磁州窑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能,是最能代表磁州窑典型文化和艺术精神的珍贵瓷枕,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 浅析麦积山石窟北朝壁画

    作者:刘静 刊期:2018年第14期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始建于公元400年左右,以后各朝代均有所发展扩大。受丝绸之路和地理位置的影响,佛教艺术对该石窟的内容影响很大。佛教文化与我国传统审美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麦积山壁画艺术,最有代表性的壁画要数飞天图和莲花图。文章从这方面入手,对麦积山北朝时期的壁画文化进行了分析。

  • 铜陵及周边地区出土铜权研究

    作者:开路 刊期:2018年第14期

    元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其疆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最广。文章以铜陵及周边地区近年来出土的部分元代铜权为题,拟从铜陵及周边地区文化同属方面对元代铜权的形制、铭文等进行探讨。

  • 馆藏鎏金蛙形铜茵镇赏析

    作者:开令杰 刊期:2018年第14期

    蚌埠市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鎏金蛙形铜茵镇造型精美,保存完好,实属难得。文物是历史的遗存,是文明的痕迹,这两件文物作为汉代的典型实用器,穿越时空,向今人提供了汉代人民生活起居的器物依据,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实物资料。铜茵镇的蛙形造型形象生动,反映了时人的铸造工艺,体现了时代的审美趋向。这两件鎏金蛙形铜茵镇的历史价值与文物...

  • 阜阳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大梁七年”铜戈

    作者:魏汉 刊期:2018年第14期

    阜阳博物馆收藏了一件珍贵的战国时期魏国铜戈,此戈铸造精良,形制优美,刃上寒光清澈,翠绿色薄锈轻敷。更为难得的是内尾铸有十四字铭文“七年大梁司寇绶右库工币缳冶”,文章现略作考释。

  • 一份坚持民主斗争的国民参政会提案

    作者:雷雯佳 刊期:2018年第14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博物馆)近现代文物中有一份国民参政会提案油印件《实现民主,以加强抗战力量,树立建国基础案》,于2011年被重庆市文化文物鉴定组定为一级文物。文章主要介绍该提案基本信息,并探讨了其珍贵性所在。

  • 晚明合肥文人黄道日新证

    作者:潘旭辉; 樊虹燕 刊期:2018年第14期

    黄道日是晚明合肥籍文学家、书法家,各类文献对其的记载较少。文章试从文献学的角度对黄道日的生平、诗文、交游及书法进行研究,从整体反映黄道日在晚明的生活状态与时代影响。

  • 丝路物语 有容乃大——由馆藏文物谈中华文化强大的融合力

    作者:张金凤 刊期:2018年第14期

    在许昌市博物馆的藏品中,有一部分文物所反映的内容与胡汉战争、丝绸之路有关。尤其是自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成为中原王朝对外政治联系、通商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反映了中华文化在中国人宽容理念中与异域文化不断交流、互鉴,在发展中形成了强大的融合力,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 丘濬经世之策及其哲学内核

    作者:张扬 刊期:2018年第14期

    成化一代是明商品经济发育发展的黃金时期,蒸蒸日上的手工业、商业同时熏就了社会重利尚奢的风气。这种社会发展的态势与传统理学间的矛盾,对明中期君主的执政提出了极大挑战。理学名臣丘濬著《大学衍义补》为孝宗执政建言献策,在孝宗执政几年后又上《论厘革时政奏》等,劝谏孝宗仁民爱物、勤政尚俭、整顿朝纲。这些集中反映了丘濬的经世理念与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