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云髻风裳不食烟——记嘉兴博物馆馆藏仕女画作品中的女仙形象

    作者:李芝慧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中国仕女画是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女性美的一种直观体现,明清入近代以来,出现了一批专攻仕女画的著名画家,同时,仕女画的选题和画风日益成熟。在此选取嘉兴博物馆馆藏的几幅以女仙为题材的仕女画,跳脱文字带来的想象,来欣赏画家笔下的女仙形象,也试析以女仙为内容的仕女画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现的原因。

  • 广东省博物馆藏道教人物画述略

    作者:兰维 刊期:2017年第09期

    道教绘画是道教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文人神仙画、道士文人画、宫观壁画及民间水陆画和版画等。广东省博物馆收藏有近400件道教文物,其中道教人物画约30幅,包括八仙、众神及水陆画等类型。携其要者从绘画主题、内涵等方面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一窥馆藏道教人物画的面貌,为后续深入研究及博物馆藏品征集和展示利用奠定基础。

  • 馆藏“江南织造臣庆林”款锦匹赏析

    作者:王惠荣 刊期:2017年第09期

    南京云锦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在元、明、清三朝一直作为皇家御用贡品,其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的杰出代表。云锦经过元、明二朝的发展至清代前期进入鼎盛时期,本文拟从馆藏"江南织造臣庆林"款锦匹介绍南京云锦的特点,以及清代后期江南织造由盛而衰的历史原因。

  • 一块特殊的东汉马纹砖鉴赏

    作者:熊凯 刊期:2017年第09期

    2004年,重庆开县东汉墓出土一块手工刻画的马纹砖,这种率意而为的画像应是个体制砖工人在劳动之余的即兴之作,体现了东汉时期劳动人民对马的认知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登封曲河窑白釉珍珠地划花枕赏析

    作者:黄亮亮 刊期:2017年第09期

    曲河窑属磁州窑系,是唐宋时期的名窑之一。白釉珍珠地划花工艺由曲河窑发扬光大,成为北宋时期一种流行的瓷器装饰风格。本文以多件白釉珍珠地划花瓷枕为例,从工艺、形制、装饰、用枕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艺术赏析。

  • “清陈元青白瓷套印”鉴赏

    作者:金泽田; 何翔彬; 石琴 刊期:2017年第09期

    玺印是古代人们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一种作为凭信的工具,有官印和私印两种类型。东至县博物馆收藏有一套"清陈元青白瓷套印",为陈元的私印,青白瓷,外盒为长方形,盒盖上暗刻隶书"环溪书巢"。四字,盒内有素胎白瓷印章六枚,厚薄相当,长宽各异,印文依次为"环溪""清世名门、长卿""以椟为荣""陈元印信""元""谨元封",字体有隶书、小...

  •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劳动英雄”木奖匾探析

    作者:张志升 刊期:2017年第09期

    庆城县博物馆收藏的中华民国三十二年(1943)"劳动英雄"木奖匾,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政府奖给劳动模范张振财的。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为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团结抗战、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边区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面貌,值得我们继承和发...

  • “黑石号”货物装载地点探究

    作者:李怡然 刊期:2017年第09期

    近年来,"海上丝绸之路"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黑石号"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重要发现,为海上丝路的研究提供了大量材料,无疑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就"黑石号"出水的外销性瓷器,结合相关文献,对"黑石号"货物装载地点是何地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初步证明"室利佛逝"即是"黑石号"的装载地。

  • 李苦禅的创新与历史文化断层后的创新——从“写意雕塑”的新文化概念说开去

    作者:李燕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最近读到一篇专论"写意雕塑"的文章。开篇即言:"‘写意雕塑’的文化概念是15年前我在‘第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上演讲的主题。当时,对于这个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众多的争议。十多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的重新认识与反思……写意雕塑已为更多的专家和艺术家所认同。近年来,更是有不少人将‘写意雕塑’作为活化传统的代名词而加以研究。

  • 在具象中写意——潘玉良人物画中的融合艺术研究

    作者:张文蕊 刊期:2017年第09期

    潘玉良一生都在探索和实践"合中西于一治"的艺术理念,她把中国传统画的写意精神与西方艺术的具象形式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潘式特色的中西融合艺术语言。本研究从图式语言的角度去解读她的人物画,不再强调她的身份标签,并抛开纯时间和纯画种的区分,只选择具有东方意象的作品,以此对其作品中的融合艺术精神做微观上的分析和重组。

  • 略论苏轼与米芾的交往及对米芾书风丕变的影响

    作者:陈凯 刊期:2017年第09期

    苏轼与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二人作为有宋一代"尚意"书风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为革新宋代书风流弊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苏轼与米芾的二十余年的翰墨交往,成为他们深厚友谊的最好见证。苏轼对米芾褒赏有加,而米芾对苏轼充满了推崇和敬重。黄州之会,受苏轼点拨指导,成为米芾由唐入晋、转变书风的关键时期,最终形成其"风樯阵马,沉着...

  • 浅谈锁具的发展史

    作者:李广智 刊期:2017年第09期

    锁具的历史从锁具的诞生到目前的逐步发展演变,中间未曾间断过,锁具的意义也不断地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更迭,由最初简单的防御功能转化并逐步发展出其他方面,如工艺、技术、造型象征等种种含义。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过程,锁具才不再是单纯的实用产品,同时注入了人文精神,使其具备了可凭借科学的手...

  • 关于一件清代铁叶铠甲的历史考据

    作者:刘娇 刊期:2017年第09期

    大清以武立国,满清的创立者,清太祖努尔哈赤带着13副铠甲和不到一百名士兵开始闯入历史的舞台,最终建立功业,夺取天下。由此,清朝对盔甲极为重视,格式也极为讲究。本文以锦州市博物馆馆藏的一件精美的绣金四爪龙铠甲为例,推理分析该件铠甲的历史来源。

  • 浅议唐墓中的守护神天王俑

    作者:熊丽萍; 梁爽 刊期:2017年第09期

    本文以两件唐代彩绘天王俑谈起,试从天王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以及造型、冠饰、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彩绘天王俑在唐朝各个时期体征的变化,以凸显盛唐时期厚葬之风的盛行以及唐人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融合。

  • 两广出土汉俑的类型及文化因素考察

    作者:马啟亮 刊期:2017年第09期

    两广地区迄今已发掘出数量庞大的汉墓,其中不乏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随葬墓俑。通过服饰、肢体动作等身份信息可将俑分成九类,并在类型学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分为四期。最后初步推测出其工艺及造型大致受中原汉式、楚地、滇东、海外异族形象等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