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方寸之间有天地——从安徽博物院馆藏的几方瓷枕说开来

    作者:刘榴 刊期:2017年第06期

    炎炎夏日,如何解暑是古往今来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没有空调的年代,瓷枕是古人所钟爱的解暑神器之一。说起这瓷枕,虽然器形精致小巧,却内涵丰富,可谓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 昭陵博物馆藏《龙泉亭诗碑》断代

    作者:胡元超 刊期:2017年第06期

    昭陵博物馆馆藏《龙泉亭诗碑》残石,留署名七律三首。本文根据残碑所留干支及两位诗歌作者姓名、署衔,结合昭陵博物馆馆藏《昭陵六骏碑》碑阴宋人题署、《大宋新修唐太宗庙碑》碑阴《唐太宗昭陵图》宋人题署,推断该碑是宋绍圣四年(1097年)立石,为该文物建档、建卡、评定等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 明《蔡善慧墓志铭》考释

    作者:沈江锋; 李春霞 刊期:2017年第06期

    本文以明蔡善慧墓志铭为例,以基志铭与史籍对勘的方法,对墓志铭记载进行考释,揭示了其史料价值与补史功能,并以此为例对石刻史料的补史、正史功能给予了肯定。志文中涉及墓主的生平、家世以及相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为研究蔡善慧本人及明朝初期西南边政提供有益材料。

  • 节马碑和节马图背后的故事

    作者:张巨保 刊期:2017年第06期

    追寻中华民族屈辱历史,不能不追溯到鸦片战争,但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岁月的烟尘渐渐淹没了在鸦片战争中牺牲的民族先烈及英雄事迹。在170多年前的岭南,陈连升的事迹和他的“节马”的故事,曾传颂一时。本文拟借助节马碑和节马图这件文物带我们重温发生在虎门这片热土上陈连升英勇抗英的事迹和他的“节马”忠贞不渝的故事,缅怀先烈,激发...

  • 披图重温故园春——温州怡园考略

    作者:温巧燕 刊期:2017年第06期

    怡园,由温州名士曾佩云、曾雨云昆仲兴建于清嘉庆末年松台山下,规模在清时温州郡城诸园中为最大,惜今已湮没无存。温州博物馆藏两本《春园叙乐图》,所绘怡园庭院如新,题跋者众。二图皆为首次公开于书刊,对研究怡园颇具史料价值。

  • 馆藏陈海涵的系列武器赏析

    作者:邹淑红 刊期:2017年第06期

    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收藏着开国少将陈海涵从1928年参加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使用的系列武器,是陈海涵将军戎马一生的见证,是中国人民打击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保卫和平的战争史不可多得的实物佐证。

  • 临朐博物馆藏秦二世诏版及金都统之印

    作者:孙名昌 刊期:2017年第06期

    山东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博物馆藏有秦二世元年铜诏版和金代都统之印,其上镌刻的文字和纹饰等,无论在史学上还是书法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傅山草书多为应酬之作?——从傅山的价值观与美学观谈其书法鉴赏

    作者:叶永红 刊期:2017年第06期

    傅山的草书书法是否为应酬作品,不应将具体的交易者的行为笼统称之为应酬,也不能将之作为评判傅山存世草书水准不高的依据。傅山的草书作品应为其真实水准的体现,这从傅山的哲学与美学主张及其性格本质可得出,因此我们评判鉴赏傅山的草书作品艺术水准应更加客观、辩证,这有利于理解傅山多种书法风格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也能更好地评判存世的...

  • 小议徽州木雕——从馆藏徽州木雕狮管窥明清徽州木雕狮之异同

    作者:徐海涛 刊期:2017年第06期

    徽州木雕植根于深厚的徽州文化,它的题材与内容、创作方法与造型形式富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审美品质,包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狮子是徽州木雕中的一个常见题材,文章试从材质、造型、雕刻工艺等方面分析明清木雕狮的差异。

  • 从清代郑成功造像看闽台神像造型的美学意涵

    作者:陈晓岚 刊期:2017年第06期

    郑成功图像(肖像画及雕像)一向都是郑成功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并涉及众多郑成功图像、郑成功学术研究以及郑成功图像艺术创作等问题。福建中国闽台缘博物馆2015年赴台参访考察时征集了一尊清代泥塑彩绘郑成功坐像,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体量最大的清代郑成功神像。

  • 试论金刚杵的年代界定及形制演变

    作者:苏昊 刊期:2017年第06期

    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雍和宫馆藏有大量的金刚杵。通过整理发现馆藏金刚杵中刻有款识的只有永乐、宣德、乾隆三朝,且数量很少,其余都不知道铸造的年代,这种情况给金刚杵的年代界定带来不少困难,笔者希望通过对比大量实物找出金刚杵的形制演变规律和断代依据。

  • 唐初武德开元通宝再研究

    作者:周梦柯 刊期:2017年第06期

    唐初武德年间始铸开元通宝钱,开后代宝钱之先例,但与后代的年号钱有所不同。通过对该钱的铸造背景、铸造区域、流通情况以及钱文释读等方面的研究,可以对武德年间的开元通宝钱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便于更全面地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

  • 清诰命、敕命圣旨艺术特色浅析

    作者:沈金颖 刊期:2017年第06期

    圣旨是古代帝王所专予特发的宫延文书,中国各大博物馆及档案馆等都藏有不同朝代皇帝所颁布的各种类型的圣旨。本文主要以厦门市博物馆馆藏的四道清嘉庆时期的诰救圣旨为例,阐述了这四道圣旨形制、相关的历史信息及材质,探讨了清代诰命、救命圣旨的样式,清代封赠制度以及圣旨载体织锦、绫的工艺特点。

  • 试论战末至宋早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的演变——青铜镜雕版制范技术进化论

    作者:罗郁松 刊期:2017年第06期

    本文以带特殊信息的铜镜图片和实物为研究对象.分析铜镜图片和实物上遗留的铸造痕迹,提出了“纹饰雎版制范及技术进化论…青铜镜进化树根图”,阐述了战未至宋早期青铜镜纹饰制作技术的演变。

  • 青铜器鉴定的关键因素——利用“坑口”特征来解决真伪问题

    作者:任涵 刊期:2017年第06期

    古玩鉴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青铜器亦如此。鉴定青铜器要从器形、纹饰、铭文、铸造工艺、锈蚀及皮壳等六个方面来考证。在目前的造假水平下,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锈蚀和皮壳。由于青铜器出土地点的不同,锈蚀和皮壳也会有所差异。不同地域出土的青铜器,由于埋藏环境里水以及其他金属元素的含量不同,与青铜器发生化学、物理变化的程度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