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馆藏之明代藏传佛教金铜像

    作者:王玉; 王博 刊期:2016年第07期

    20世纪50年代初,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原重庆市博物馆)前身——西南博物院征集了一批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藏传佛教文物,其中金铜像有180余件。其年代范围包括10世纪到20世纪上半叶。其中以清代造像最多,明代和近代造像次之,个别为明以前的造像。

  • 出入君怀袖 咫尺藏乾坤——广东省博物馆藏明代折扇(扇面)赏析

    作者:陈曦 刊期:2016年第07期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富裕,折扇深受文人雅士青睐,被赋予丰富的艺术内涵。其可纳凉遮羞,亦可载书法、绘画、诗词等,集实用功能与艺术观赏功能于一身,成为独具一格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缩影。本文将对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明代折扇(扇面)进行艺术赏析,以期向观者展现其方寸间的优雅,让观者更多感受到中华艺术的魅力。

  • 民间写意 雅俗共赏——中国农业博物馆馆藏高密扑灰年画赏析

    作者:伍晴晴 刊期:2016年第07期

    高密扑灰年画是我国山东胶东地区独有的一种年画画种,同时也是高密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高密地方史志中,对其起源并没有明确记载。在民间传说中,关于高密扑灰年画的起源时间说法大致相同。相传扑灰年画起源于明朝末年,其画法深受元明时期写意画的影响,大笔挥洒与精工勾染相结合,似国画中的兼工带写,雅俗共赏,被人们赞誉为“民间写意年画”...

  • 满城汉墓出土的“铜铃”用途探讨

    作者:何琨 刊期:2016年第07期

    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北保定满城陵山发现了两座西汉时期的古墓,根据出土文物铭文以及墓葬规制认定墓主人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两墓完整且未被盗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也是我国20世纪考古工作的重大发现之一。本文将对一件定名为青铜铜铃是否实为铜铎作初步探讨,并论及铜铎的用途,对于研究西汉...

  • 汉画像石中的乐舞艺术

    作者:朱良剑 刊期:2016年第07期

    乐舞艺术古已有之,及至汉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朝廷政治生活、民间社会生活中乐舞表演皆随处可见。汉代乐舞形式多样,但总的可分为袖类舞蹈和鼓类舞蹈两种类型,两者各有特色。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乐舞的珍贵材料。汉画像石分布广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安徽北部萧县-徐州中心区、南阳中心区和巴蜀地区,不同地区的乐舞画像石具有各自的地域特色。

  •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毛织品纹饰论述

    作者:牛功青 刊期:2016年第07期

    新疆山普拉古墓群出土了大量的毛织品,相关研究证明这些毛织品的原材料及制作是在本地。这些毛织品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展示了当地居民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其纹饰主要有植物纹、几何纹、动物纹和人物纹四种,通过写实与写意的方式体现了当地居民的审美观。大多数纹饰为本地独有,从相似的三角纹和十字纹推测山普拉文化与察吾呼文化有一定的交流和沟...

  • 书画印泥漫谈

    作者:彭淼淼; 武望婷 刊期:2016年第07期

    文章基于书画鉴定的角度,对印泥的起源、演变和制作工艺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梳理印泥的发展历程,探寻印泥作为书画鉴定的手段,该如何研究。

  • 中国古陶瓷胎质相关因素和辨识

    作者:蔡礼君 刊期:2016年第07期

    目前古陶瓷鉴定胎质特征通常是看露胎底和器物外表,其实胎料含氧化铝多寡、胎料粉碎筛选工艺、陈腐和练泥、制修胚等因素,都会影响胎质致密程度。鉴定古陶瓷时,应该了解中国古陶瓷胎料采用历史和不同窑口、不同时期胎料含氧化铝的情况,并且与胚胎壁厚和圈足高低厚薄相对应加以分析。事实证明,露胎底形貌受到保存和使用、修胚、化妆土、析晶层、...

  • 蒙城城隍庙

    作者:路炳烈 刊期:2016年第07期

    城隍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祭祀城隍神的庙宇,道教活动场所。城隍,俗称城隍爷或城隍老爷,是汉民族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隍”《说文解字》释为:“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易经·泰卦》说“城复于隍”意思是城的周围再修护城河,

  • “咸阳世家”碑文的初步认识

    作者:刘文庆 刊期:2016年第07期

    清光绪年间“咸阳世家”碑文首次以实物形式在南京牛首山出土,为广缘寺遗址位置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确定了郑和的归葬之地在南京牛首山西偏郑和墓。碑文内容与南京郑和后裔一支有着直接关联,其中关于辈分记载可作为南京后裔辈分的最新实物参考依据,是郑和课题研究的不可多得的重要材料。

  • 南京出土一瓷片所见岳州窑青瓷与迦楼罗鸟装饰造型

    作者:王一凡 刊期:2016年第07期

    岳州窑是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地区著名的古代窑口,它的烧造时间可上溯至汉代、三国时期。可是近年来学界对于岳州窑的研究并不深入,岳州窑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被人们忽视。此次岳州窑在南京地区出土的佛教装饰造型的瓷片体现了南朝时期岳州窑高超的烧制工艺和其蕴含的文化底蕴。

  • 浅析龙岗秦简的书风与章法

    作者:夏辞 刊期:2016年第07期

    1989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所与孝感地区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合作,在云梦城东郊龙岗地区发掘了九座古墓,其中六号墓中出土一批竹简,这批竹简后来被称为“龙岗秦简”。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出发,以龙岗秦简简文为研究对象,以睡虎地秦简简文为参照,对两者的书体风格与章法布局做比较研究。

  • 鸾翔凤聚谒先贤浅谈——汉楼阁拜谒图画像石赏析

    作者:胡均 刊期:2016年第07期

    所谓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本文以淮北地区汉楼阁拜谒图画像石进行赏析,对汉代石祠画像石的样式及研究淮北地区的汉阙形制具有重要意义。

  • 浅谈画谱古籍的艺术价值浅谈——《梅花喜神谱》与《刘雪湖梅谱》之比较

    作者:赵歆璐 刊期:2016年第07期

    画谱作为古籍刻本中一种独特的形式,是古代学习绘画的重要教材,是古籍艺术性的集中体现。本文将从《梅花喜神谱》与《刘雪湖梅谱》之比较入手寻找出他们的共性与特性来探求以画谱为内容的古籍在艺术中的真正价值。

  • 探析庵上石牌坊的雕刻艺术

    作者:李福国 刊期:2016年第07期

    庵上石牌坊位于山东省安丘市西南30公里处。因石牌坊位于石埠子镇庵上村而得名,以其优美的艺术造型,精湛的雕刻技艺,闻名遐迩,驰名中外。素有“山东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之美誉,因兖州石坊已毁,故称“山东第一坊”。20世纪50年代著名诗人安丘籍马萧萧的长篇叙事诗《石牌坊的传说》,使石牌坊家喻户晓。1992年6月庵上石牌坊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