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浅谈海洋出水文牛勿的常见作伪与辨别方法

    作者:贾世杰 刊期:2015年第09期

    海洋出水文物是近年来新兴的文物类型,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文物市场中常见的一些作伪方法和获利手段,阐述了海洋出水文物区别于其他文物类型的特点,指出了其在文物真伪辨别中的用处,希望对刚接触这个门类的初学者有所帮助。

  • 生平果遂封侯志寿考何须到白头——衢州市博物馆藏王梦白《蜂猴中堂》赏析

    作者:赵文慧 刊期:2015年第09期

    面猴,自古以来不乏名家。而王梦自由于十分重视师法造化,反复细致观察猴子生活、习性,他的猴面,精益求精,超出前人,极受欢迎。

  • 宁夏固原博物馆藏北朝隋唐闾出土的镇墓俑(兽)

    作者:石磊 武瑛 刊期:2015年第09期

    古人在墓葬中随葬种类繁多的明器,反映了“象其生以送死”的理念。陶质俑群就是众多明器中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种类,蕴含着古代诸多社会文化信息及古人的信仰观念。

  • 淮北市博物馆馆藏龙虎纹画像石及画像砖赏析

    作者:王玲玲 刊期:2015年第09期

    淮北市博物馆馆藏画像石共155块,其中龙虎纹图案的画像石有青龙、白虎墓门一组(见图1)及羽人戏龙虎门柱画像石(见图2)。

  •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宫廷玉器赏鉴(下)

    作者:张正义 刊期:2015年第09期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玉器类文物千余件。入关后清帝历次东巡,将紫禁域的大量宫廷器物、古玩玉器等移至盛京尊藏,以示“不忘根本”。建国后,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单位又陆续将相当数量的清代文物划拨沈阳故宫收藏。本刊上期撷取了部分佳品作综合性说明,以飨读者,本期继续介绍。

  • 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牛品鉴

    作者:胡云飞 李清丽 刊期:2015年第09期

    位于三门峡市上村岭的虢国墓地,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两次大规模发掘后,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动物玉雕。特别是90年代国君兆域区的发掘清理,出土的象生动物玉雕有犬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土里钻的,不仅包含了神化动物形象,而且各种飞禽走兽都有发现,种类几乎囊括了北温带所有的物种。

  • 古代玉童子撮要

    作者:魏涛 刊期:2015年第09期

    中国古代玉童子,从它的产生到发展跨越多个朝代,而每个时代都具备其独特的时代特征,观玉童子的发展轨迹中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人的审美意识的演变,亦反映了各时代艺术创作和工艺技法的整体特点,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玉文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居贫自高洁 千岁争上游——林散之赠李品仙《终南纪游图》刍议

    作者:赵启斌 刊期:2015年第09期

    林散之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不仅在书法领域有精湛的造诣,以苍浑秀雅、瘦劲飘逸的行草书造诣享有“当今草圣”的美誉;在绘画上也具有相当的地位,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以山水面的成就而著称于世,堪称一代山水画大师。

  • 鹤壁窑的刻划花和釉下彩

    作者:司玉庆 刊期:2015年第09期

    鹤壁窑是我国古代一处重要的民间窑场,其刻划花和釉下彩达到了一个较高的艺术水平。刻划花是宋金时期鹤壁窑产品的主要装饰技法,而金元两代则是鹤壁窑釉下彩的兴盛期。鹤壁窑的装饰往往十分简练,题材则皆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其装饰作品大多具有清新自然或热情奔放的风格,而绝少造作拘谨之姿。

  • 中国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曼德拉山岩画考察

    作者:张嘉馨 刊期:2015年第09期

    曼德拉山位于内蒙古阿拉善戈壁深处阿拉善右旗孟根苏木(乡)境内,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曼德拉山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蒙古、鲜卑、匈奴、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在这里居住和游牧。目前,在曼德拉山共发现了4234幅岩画,以动物为主,并包含大型的狞猎、生活场景,是历史时期岩画艺术的代表作。

  • 浅谈湖南出土商周“羊”纹青铜容器

    作者:袁鑫 刊期:2015年第09期

    湖南已发现的羊纹青铜容器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且多在尊、耍、瓿、鬲、爵等器形上出现,出土地域较为集中。本文对这批羊纹青铜器进行类型学分析,探讨其来源及青铜器装饰羊纹的思想内涵。

  • 会宁县博物馆馆藏精品彩陶

    作者:冉升 刊期:2015年第09期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会宁地处甘肃中部,自古“地控三边,县居四塞”,为丝绸古道之重镇,有“秦陇锁钥”之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史前文化遗存丰富。

  • 镜鉴昭明——枣庄市博物馆馆藏铜镜赏析

    作者:汪腾 刊期:2015年第09期

    铜镜,又称“照子”“铜鉴”,古人用来照容,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其正面磨砺光亮以使面容显现,背面铸有纹饰.一作装饰,二作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祷。

  • 从林则徐留在会宁的墨宝看其文学造诣

    作者:侯丽 刊期:2015年第09期

    会宁县博物馆藏有林则徐对联一副,为洒金蓝色腊笺纸八言大对联,该联长177厘米,宽33.5厘米,上联“声和被纸光影盈字”,下联“气往轹卉辞来切今”。

  •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陶瓶”的造型寓意及纹饰内涵

    作者:韦铭 刊期:2015年第09期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陶瓶”是仰韶文化早期遗存,其造型和纹饰生动地反映了原始先民的精神诉求和日常生活状态。造型方面,它体现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纹饰方面它再现了原始人类捕杀猎物的生动场景,对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