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构图严密 气势纵横——明代谢时臣珍品画作赏析

    作者:李晖 刊期:2013年第09期

    明代中期及以后,文人画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种流派风起云涌,官方的“院派”之外,以戴进为创始人的“浙派”,以吴伟为代表的“江夏派”,以沈周为领军人物的“吴门派”等等,各派之间各显神通,争奇斗艳。

  • 丹青不渝 风采流芳(上)——馆藏近现代名家绘画作品赏析

    作者:李笙清 彭建 左易正 刊期:2013年第09期

    近现代书画在中国艺术史占有重要地位,名家辈出,流派纷呈,呈现出新旧交替、继往开来、璀璨夺目的特色。

  • 清初陈卓的实景山水画品鉴--以《天坛勒骑图》《冶麓幽栖图》画卷为例

    作者:周安庆 刊期:2013年第09期

    华夏历史文化名城南京乃六例古都和南唐京师,明太祖朱元璋定都于此后,城市建设有了很大发展。

  • 舟次写大痴——《小孤山图轴》鉴赏

    作者:陆澳波 刊期:2013年第09期

    王原祁一生的绘画风格,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年(1691年前)、中年(1691—1706年)、晚年(1706年后)。王原祁的中年,正是个人风格逐步形成、精作迭出的时期。此时,他已娴熟于黄公望,悠游于宋元诸大家间。“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他将画面结构安排脱离山水之真实景物,

  • 稀世国宝 佛教圣物——青瓷莲花尊鉴赏

    作者:曾立平 刊期:2013年第09期

    受苏州市文物局委托,2012年4月10日至14日,中国古陶瓷学会组织青瓷专项专家组对苏州东吴博物馆“青瓷斋”展厅271件青瓷展品进行划级工作。其中有一件青瓷莲花尊被定级为一级甲文物。笔者有幸在东吴博物馆近距离接触了这件仰慕已久的青瓷莲花尊,好不欣喜赞叹,深为古代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折服!

  • 雍正官窑瓷器鉴赏(上)

    作者:刘丽文 刊期:2013年第09期

    清雍正一朝,虽仅存13年,但制瓷工艺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雍正瓷器形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大器不显厚重,小器隽巧玲珑。不论是器形的比例关系,还是线条、画工,雍正官窑瓷都有很高的标准。

  • 砂海民壶 精雅质朴(上)——宜兴紫砂民国高手茗壶集萃

    作者:谭文诚 刊期:2013年第09期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2013年4月和5月刊,曾发表拙作《砂海民壶古雅淳朴——宜兴紫砂民国诸家壶艺珍赏》,而本文是前文的姊妹篇。因民国紫砂名家高手人物众多,典故纷繁,篇幅有限很难全面详述,故又从民国高手的茗壶精品中细选10把茗壶,与广大壶友共同玩赏。

  • 广东省博物馆藏铜鼓赏析

    作者:叶葳 刊期:2013年第09期

    铜鼓,是我国古代人们举行祭祀、战阵、集会、礼仪活动的重要打击乐器,也是贮藏器及殉葬明器。南方铜鼓,形制独特,纹饰繁缛精美,使用时间长,被南方少数民族广泛使用。专家学者将南方铜鼓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麻江型、遵义型、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以及西盟型等类型。广东省博物馆收藏的一面铜鼓就是灵山型铜鼓的代表。

  • 曹操宗族墓葬出土玉猪鉴赏

    作者:马艳茹 刊期:2013年第09期

    玉猪是汉代常见的一种葬玉,置于死者手中,即文献中所说的“玉握”。握玉的目的大概是希望以玉石质坚色美的特征来保护肉体千年不腐,而猪在古代也是财富的象征。

  • 商至西周圆形簋及方座簋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上)

    作者:董亚巍 刊期:2013年第09期

    簋的形制在商代早期为圆形圈足,如湖北黄陂盘龙域出土的簋就属于二里岗时期的圆形圈足簋。到商中期,簋一直保持了圆形的圈足。直到商晚期,维持了数百年的几何形状才开始发生变化,圆形簋的圈足以下开始出现方形座,或在圆形的圈足下面加铸兽足。

  • “妇好”夔龙纹扁足方鼎研究

    作者:宋华 刊期:2013年第09期

    “妇好”夔龙纹扁足方鼎,出土于商代晚期的殷墟妇好墓中,乃青铜器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从其精美的造型、华丽的装饰、独特的工艺、器身的铭文以及器物发展演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科学分析与探讨研究,最后认为,扁足鼎从不参加周礼中的列鼎之礼,其应是王室中地位极高的统治者手中把玩欣赏的物品,是3000多年前王宫中的艺术品,其欣赏价值...

  • 薛子仲安簠与走马薛仲赤簠赏析

    作者:葛海洋 吕文兵 刊期:2013年第09期

    青铜簠在古代是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粱、稻等饭食的器具,出现于西周早期,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时代开始衰落,到了秦汉时期完全绝迹,是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仓罐、仓房与仓楼——皖北地区出土汉代陶器研究

    作者:吕勤娟 刊期:2013年第09期

    提及历史上的皖北地区,人们往往与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发、农业经济落后等因素联系起来,其实,在两汉社会发展演进的历史进程中并非总是如此。如同这一时期其他地区农业经济繁荣昌盛的社会状况一样,皖北区也同样拥有乡村为基础的高度发达的农耕文化,这一现象在粮食规模生产与储存技术的进步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 谈婴戏题材在玉器上的运用

    作者:梁冠男 刊期:2013年第09期

    中国很早就有绘画婴孩的传统,在古代绘画、陶瓷、青铜器、玉器以及丝织品上均有表现,主要是描绘儿童游戏时的景象,形态丰富有趣,称作“婴戏图”或“婴戏纹”。

  • 探析清末潘祖荫的鉴藏逸事

    作者:吕友者 刊期:2013年第09期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杜荀鹤的一首《送人游吴》,道出了苏州的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