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龙泉青瓷

    刊期:2012年第03期

    被誉为“夺得千峰翠色来”的龙泉青瓷,创烧于三国两晋,兴于五代,盛极于宋元,衰败于明中叶,清中期后淡出历史舞台,烧造时间贯穿了整整1600余年,成为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且从未断烧的名窑。

  • 龙泉窑早期淡青釉瓷器的初步探讨

    作者:周光贵 刊期:2012年第03期

    龙泉窑被誉为是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历史上最后形成,其文化内涵庞杂而生产地域广阔和规模最为壮观的一个青瓷窑业系统。它既是大江南北两大瓷窑业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型范例,也是宋代官窑和民窑不同文化层次互相关联又互相激荡的产物,乃至可以认作是中国历代青瓷工艺技术发展的历史总成。

  • 广东仿龙泉青瓷漫谈

    作者:黄静 刊期:2012年第03期

    龙泉窑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青瓷窑场之一,分布在浙江龙泉境内,烧瓷时间从宋至清。龙泉窑产品不仅内销,自元代开始,还大量销往海外,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印度、埃及等国都出土有龙泉窑瓷器。受其影响,浙江、福建、广东、江西一批瓷窑先后仿烧龙泉窑产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龙泉窑系。日本、韩国、泰国都曾仿烧龙泉窑产品。

  • 温州市博物馆馆藏龙泉窑精品鉴赏

    作者:高启新 刊期:2012年第03期

    龙泉窑属青瓷系统,颜色有豆青、淡蓝、胎青灰、灰黄、炒米、蟹壳青等,其中以粉青和梅子青最具魅力,亦最为名贵。北宋时以碗、盘、壶器为大宗,有少量的钵、盆、罐、瓶等器物。青瓷制作规整,器底旋削平滑。

  • 美轮美奂的龙泉窑青瓷

    作者:吴涛涛 刊期:2012年第03期

    龙泉窑青瓷自创烧以来至唐、五代,受到当时影响力最大的越窑青瓷影响,周边的婺窑和瓯窑亦对其有影响。在北宋时期形成了自己的烧制风格,并且进入了皇家视野。据宋代叶容的《坦斋笔衡》记载: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 雄浑圆劲恣肆超逸——武汉博物馆馆藏清代书法作品赏析

    作者:彭建李笙清左易正 刊期:2012年第03期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被誉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是早期帖学兴盛,中晚期碑学迅速崛起并逐渐取代帖学。碑学的兴起,打破了宋、元、明以来的帖学垄断,在篆、隶、北魏书上超轶前代,开创了雄浑渊懿、劲健圆熟的一代书风。

  • 朱子常:游走在黄杨木里的精灵——温州市博物馆馆藏黄杨木雕鉴赏

    作者:高启新 刊期:2012年第03期

    黄杨木雕是驰名中外的浙江三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青田石雕)之一。相比于东阳木雕和青田石雕家喻户晓的人气来,黄杨木雕的声名鹊起要晚得多。而后,进一步演绎成被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并成为喜闻乐见的观赏摆设艺术,温州人朱子常便是黄杨木雕的开山功臣。

  • 丰富多彩的四川高古瓷砚

    作者:李铁锤 刊期:2012年第03期

    说四川高古瓷砚丰富多彩,一点也不言过其实。从两晋到唐宋,四川青羊宫窑、青莲窑、横山子窑、固驿窑、十方堂窑、琉璃厂窑……给后世留下许多高古瓷砚佳作,时至今日,我们还能有机会一睹它们千姿百态的身影。

  • 战国玉器中的龙凤合体之和谐美浅赏

    作者:李丁 刊期:2012年第03期

    龙、风合体的纹饰,据考证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发现。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的一件龙凤纹细颈瓶彩陶就是明证。而在玉器纹饰中,龙凤一体的构思题材,似乎在商周时期便渐趋流行(图1),至于战国,更是成为盛行一时的艺术形象,及至两汉,也依然余韵不绝(图2)。这种阴阳调和、顺应四时且带有浓厚的神话宗教色彩的吉祥文化,是中华...

  • 拙中带秀 清隽雅逸——董其昌《水流树绕谁家图》鉴赏

    作者:汪平 刊期:2012年第03期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文物总店从安徽省皖南地区征集到一幅董其昌《水流树绕谁家图》。此图为绢本,立轴,纵71.5厘米,横29.5厘米,落款为“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玄宰。”钤印为“太史氏”(白文)、“董其昌”(朱文)、“画禅”(朱文)。1982年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书画巡回鉴定组鉴定为董其昌真迹,并著录于中国文物出版社出版...

  • “半尺”已西去 无日复归来——沉痛悼念书画鉴定大师徐邦达

    刊期:2012年第03期

    2012年2月23日8时38分,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家、画家、书法家、诗人徐邦达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101岁。

  • 试论王原祁绘画风格演变(三)——晚年定型

    作者:万新华 刊期:2012年第03期

    (三)晚年定型 李霖灿在谈到王原祁时说:王原祁的画,尤其是在65岁之后,运笔之拙,一望可知。世界上有一种曰“古朴无巧转看转好”的事物,王原祁的“笔”就是一例。乍一观面,拙形于色,短线点擢,战掣错落,很像是呵冷尝试,指挥不能如意。而仔细效去,原来却是大智若愚、返老还童的最高境界。

  • 中国花鸟画意境美的含蕴

    作者:李晓松 刊期:2012年第03期

    中国绘画艺术之最大特点是将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以此表现作者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历代画家崇尚含蓄内敛之美,注重意境氛围的营造,并通过形象描绘表达自身的艺术境界。这种意境的创造,其实也就是画家特定文化心境的一种艺术传达,是个人心灵追求转化为艺术表达的一种物化形态。意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

  • 马远绘画艺术的渊源与特点

    作者:吕友者 刊期:2012年第03期

    马远,字遥父,号钦山,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后迁居钱塘。“南宋四家”之一的马远,历任光、宁、理三朝画院的待诏,擅长山水、人物、花鸟,尤以山水最为出色,《图绘宝鉴》称他为“院中人独步”。

  • 汉代有铭铜镜的演变(下)——以淮南市博物馆藏镜为例

    作者:吴琳 刊期:2012年第03期

    三、新莽至东汉早期 此期,以“TLV”格式的博局纹镜最多。此期铜镜外形尺寸再次增大,都在11厘米以上,铭文带往往布局在靠近缘边的外区,反映出它在镜饰中的重要性日渐消退。缘部很宽,上多饰以三角锯齿纹、云气纹或勾连云纹等,使整个镜背看上去更加繁缛华丽。主题纹饰上除前期连弧铭文镜仍流行外,最突出的表现是博局纹的大量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