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文物保护 任重道远

    作者:周丽丽 刊期:2011年第03期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

  • 良渚玉器的真赝对比

    作者:陈逸民 姚创立 刊期:2011年第03期

    南良渚、北红山,这是玉器收藏家最为津津乐道的新石器时代玉器,也是玉器收藏家最为追捧的新石器时代玉器。古玩市场也遵循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即有需求就必定刺激供给。这种供给,绝大多数的表现形式就是大量赝品的出现,冈此市场上红山玉器和良渚玉器比比皆是。因此,把真赝良渚玉器作个对比,就显得十分必要。

  • 淮南市博物馆收藏的汉镜

    作者:沈汗青 刊期:2011年第03期

    汉代铜镜,在中国铜镜发展史上既是繁荣时期,又是逐渐演变乃至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概括说来,西汉早期到中期是战国铜镜风格的延续和发展期;西汉中期以后,铜镜呈现了全新面貌,大量具有典型汉代纹饰风格类型的铜镜涌现;到东汉晚期,随着高浮雕画像镜的流行,汉代铜镜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同时,铜镜作为一种生活日用器,到汉代时才真正为社...

  • 石冠群山 砚国名珠——安徽歙砚面面观

    作者:丁玉 王涛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中国的传统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中唯有砚的溢美之词为最多,究其原因则以其品性坚润,存千古之风范,万世传而不朽,备受文人墨客之喜爱。文学之士对砚常有“一日相亲,终身为伴”的美誉。宋人苏易简在其《文房四谱》中更是直接表露出对砚的喜爱: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收受,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

  • 北宋磁州窑白地黑花瓷刍议

    作者:文立中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一、概述 磁州窑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民间窑口,最迟于东晋已烧瓷器。东晋、南北朝、隋主烧青瓷,但其生产规模较小,产品种类少,瓷质偏劣,仅供本地及周边州县人群使用,可以说在当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窑口。

  • 连城县道光年“秀拔天池”匾文化品析

    作者:马青 刊期:2011年第03期

    古牌匾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自秦汉以来有着千年的历史,每一块流传下来的古牌匾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从“秀拔天池”这块牌匾的品相、表现的主题内容及牌匾的落款三方面来探索、诠释它的文化内涵。

  • 从匾额收藏市场现状谈其真假辨伪

    作者:宣繁秋 刊期:2011年第03期

    概述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产物,历史源远流长,白秦汉迄明清乃至近代,一直延续、继承、发展,至今仍广泛流传。

  • 论商周青铜器纹饰技术的发展脉络

    作者:董亚巍 刊期:2011年第03期

    商以前的青铜器纹饰几乎都是些几何纹,如齐家文化时期的铜镜等。这些青铜器往往是一件一个样,没有统一的纹饰形象,其唯一的规律性即所有的纹饰都是高出器物的基体面呈凸线状。在商以前的青铜器中,有纹饰的亦不多,属于凸起的几何纹。如二里头出土的铜鼎(目前仅一例),其纹饰只是简单的网格纹。而铜珲数量稍多,除了凸起的简单线条外,就是...

  • 古陶瓷中的兔及其相关问题论(下)

    作者:王蔚波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两宋时期的陶瓷等工艺美术品服务于贵族及平民等不同层次,在艺术风格上从唐代的富丽转向典雅,设计和制作都更为严谨、完美。如河南双辉古陶瓷文化艺术馆收藏的宋代白釉卧兔,长2.8厘米,高1.6厘米,圆雕作品,捏塑而成,造型简练,小巧玲珑。兔俯首于抱合的前足上,鼻吻部较尖,阔口,豁唇,大眼圆睛,双耳并拢向后贴于脊背,背臀部浑圆高弓...

  • 古代彩陶中的原始舞蹈图

    作者:欧阳希君 刊期:2011年第03期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人们在泥坯上绘制花纹,再经烧造而成的陶器。考古资料表明,彩陶文化发展数千年,产生许多文化类型且各具特征,但它们的母体形式却一脉相承,成为中华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是世界民族文化史上耀眼之亮点。

  • 钱松喦《遵义图》创作探析

    作者:万新华 刊期:2011年第03期

    1970年,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年春节前夕,古稀之年的钱松岳(1899—1985年)因体弱多病得到批准离开镇江“五七”干校,返回南京。幸运的是,因一度中断数年绘画生活的他被允许拿起画笔,重新开始创作生活。当时,全国上下完全沉浸在“遵义会议”三十五周年纪念的庆祝氛围中,或许受到这种热烈气氛感染,

  • 浑厚华滋 刚健婀娜——试谈黄宾虹绘画风格的演变

    作者:汪平 刊期:2011年第03期

    黄宾虹是我国杰出的山水画大师,也是成就卓著的美术教育家、著作家。黄宾虹名质,字朴存,别署予向。祖籍安徽歙县深渡村有滨虹亭,故有时署名为滨虹散人,中年更为宾虹。1865年(清同治四年)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自幼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诵习诗文史籍,对于绘画尤为酷爱。六岁时即从师学画,后又刻苦自学,

  • 仇英绘画风格及特点探究

    作者:吕友者 刊期:2011年第03期

    仇英(约1505—1552年),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寓居苏州。其出身卑微,是名民间漆匠,兼为绘制房屋栋梁装饰彩绘的画工。张潮在《虞初新志·戴进传》里说他“起初为漆工,见为人彩绘栋宇,后徙而业画,工人物楼阁”。仇英以卖画为生,由于天资不见,深得理法,人物、山水、走兽、楼台亭阁等画皆秀丽精妙,恰如姜绍书《无声诗史》所说“...

  • 对昭陵唐墓壁画中仕女发髻的分期研究

    作者:郭正军 刊期:2011年第03期

    仕女的形象在昭陵唐墓壁画中出现得较多,从众多的仕女发型上来看,有椎髻、螺髻、双螺髻、双丫髻、双垂髻、双挂髻、双环髻、双环望仙髻、盘桓髻、百合髻、扇形髻等,形态多样。本文重点对昭陵唐墓壁画中仕女发型的类型及特点做分期研究。

  • 《香祖笔记》中的柴窑碗

    作者:赵敬平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朋友传来《香祖笔记》一文,在我趋于平静的心湖又激起几道漪涟。明末清初的文化名人王士稹在《香祖笔记》中是这样描述柴窑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