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 省级期刊

Identification and Appreciation to Cultural Relics

杂志简介:《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4-1312/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亮鉴、稽古、学术研究、博物馆学、文化遗产、考古研究

主管单位: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4-8697
国内刊号:34-1312/K
全年订价:¥ 820.0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安徽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2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8122
总被引量:2725
H指数:10
  • 文物回流种种

    作者:周丽丽 刊期:2010年第12期

    文物回流问题一直是世界各国都在致力解决的难题。在国内,不仅仅有圆明园遍寻国宝的艰难,还有所谓'瓷器爱国主义'的恶劣影响。飘零异乡的中国文物有多少?据不完全统计,有数千万件之多,分别散落在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但在此也需要区分流失海外中国文物与海外藏中国文物的差异。

  • 试论和田玉籽料与古玉鉴赏的对应关系

    作者:韩军克 刊期:2010年第12期

    李更夫先生早在数十年前就在《谈古玉.辨真伪》中提出了研究和欣赏古玉必须研究新玉的主张。当今在实践中,很多古玉爱好者却往往会忽视对玉质鉴定重要性的认识。根据笔者研究新疆和田玉的经验以及结合新疆和田玉料古玉来看,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误,了解和认识和田玉的形成、结构、表象、特征对鉴赏和田玉料古玉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

  • 声音

    刊期:2010年第12期

    收藏要突出重点,如果我什么都来一下,而且起步又晚,很难有所成就,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中国古典家具中的黄花梨家具,然后再进一步到优美的新仿黄花梨家具,下工夫去研究、体验黄花梨的美感,就可以使我在这个门类的收藏上有更多的心得。——海岩

  • 良渚文化玉器鉴定秘诀

    作者:张慧 刊期:2010年第12期

    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属于考古学的文化范畴,上承凇泽文化发展演化而来。按照对良渚遗址出土物所做的物理碳14测年法,距今约5300年~4300年,也有晚于4000年的良渚遗址被发现,学术界是按中间范围取值,不可能做到完全精确。良渚文化最早发现于20世纪30年代,最早的发现者是施昕更。20世纪50年代环太湖地区的考古工

  • 精彩纷呈的重庆清溪窑宋瓷

    作者:李铁锤 刊期:2010年第12期

    2006年11月24日至2007年1月24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宋韵——四川窖藏文物精品展》中,跻身于精美绝伦的宋代龙泉、湖田影青等顶级宋瓷之中的一只标注为'清溪窑黄褐釉杯'的小盏(图1)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使重庆清溪窑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窑迅速扬名于海内外。

  • 解读明清青花瓷画

    作者:王德安 刊期:2010年第12期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明净、素雅,青花纹饰题材多样、形式优美,以其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审美韵味历久弥新。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图案、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下面就以几块明清时期的青花瓷片来分析其蕴含的故事。

  • 望闻问切谈鉴定——与毛晓沪先生商榷“一票否决论”

    作者:律海明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中国是陶瓷的故乡,从陶演变到瓷,绵延几千年,再加上中国地域广阔,窑口众多,在这几千年的烧制过程中,从业人员数不胜数,瓷器的纹饰、器形、工艺等各方面都会受到时代的约束和工匠自身年龄、风格、情绪或一些偶然事件的影响。所以在瑰丽璀璨而又纷繁浩瀚的瓷器的海洋面前,局外人是难以把握的,这是因为历史和现实都不可能允许我们全程、全景式地全...

  • 包山2号楚墓漆奁绘画艺术分析

    作者:张晓娅 刊期:2010年第12期

    1987年初,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的彩绘漆奁图像,是继1957年河南信阳长台关2号楚墓所出漆画《出行图》残片之后的又一件完整的彩绘车马出行图。据考古报告所知,包山2号楚墓的墓主是楚昭王的后裔,官职是楚国的左尹。该墓下葬的年代是公元前316年,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的墓葬。这件漆奁

  • 钱维城《九秋图》赏析

    作者:李晓松 刊期:2010年第12期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收藏了一幅清代著名画家钱维城的《九秋图》,该作品为纸本手卷,尺寸:182×39.2(厘米)。《九秋图》作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作品收入《石渠宝笈》。画上卷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乐寿堂鉴藏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印。手卷的玉质'别子'上刻有'乾隆御赏之宝'描金六字。

  • 大夏佛韵

    作者:刘彦佐 刊期:2010年第12期

    西夏的佛教艺术品种类繁多,内涵丰富。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地理位置有关。西夏先后与宋、辽、金、吐蕃、回鹘相接,是中原与西域的交通纽带,多种文化在此汇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

  • 徽州四绝之徽州砖雕

    作者:翟清伟 刊期:2010年第12期

    砖雕是中国传统的建筑雕刻艺术,它是在建筑的砖面上进行雕刻,并且通过千奇百怪的内容和不同的部位之间的雕刻,进而形成独特的搭配、组合和呼应,最终构成统一而完美的艺术形象。中国砖雕的形成和发展是和中国古代采用的独特建筑方式分不开的,这与外国古代的石材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高级建筑多是以砖木为主要材料。古徽州地区由于受儒学影响很深,...

  • 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在科技考古、艺术史、文物保护以及古生物学中的应用

    作者:张兴香 刊期:2010年第12期

    古代材料主要是由天然材料成分手工制作而成。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古代材料存在高度的变异性。另一方面,材料的加工方式和改性对艺术品外观的微观特征有着强烈影响(例如,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观察)。所以我们通过探讨材料中非均质性区域(如矿物颗粒、包含物、表面和界面、龟裂以及微观结构缺陷)的化学和结构信息来更加全面地研究材料的微观...

  • 海捞瓷的分类

    作者:陈逸民; 陈莺 刊期:2010年第12期

    随着海底沉船的不断打捞以及海捞瓷在拍卖市场上的出色业绩,海捞瓷已经引起收藏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已经出水的海捞瓷作一分类,以使收藏家对此有充分的认识。这里所说的海捞瓷的分类,不是指海捞瓷的品种和器型,而是指海捞瓷当时输出时的性质,即海捞出水的瓷器究竟是作为商品输出,还是作为礼品输出,从而沉没海底的。前者是商品瓷,多数是民

  • 陶瓷鉴定理论的方法论研究

    作者:李卫民 刊期:2010年第12期

    目前,收藏界的一个典型现象就是不同的流派依据不同的鉴定理论,使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常常对同一对象得出不同结论。除了实践水平的差异外,理论的差异,特别是理论自身哲学或逻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笔者拟对标型学、痕迹学、一票否决、仪器鉴定等常用鉴定方法及其依据进行分析,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精妙绚丽归于简雅淡逸——浅析宋元花鸟画风格异同及原因

    作者:吕友者 刊期:2010年第12期

    宋元花鸟画各具特色。从宋的精妙转变至元的疏散,这种变化反映出了美学思想、题材的转换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政治社会的因素,亦与花鸟画本体发展的自律性和艺术功用的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