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近思录》对开创中华文明第三周期的意义

    作者:朱高正 刊期:2016年第01期

    八百四十年前,南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与吕祖谦编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选辑——《近思录》。当时,朱熹、吕祖谦与张栻号称"东南三贤"。朱熹与吕祖谦从周敦颐、程颢、程颐与张载四位大儒的十四部代表著作之中,摘录了六百二十二条文字,依照朱熹对修己治人的理解,编为十四卷,其中收录周敦颐11条,张载110条,其馀501条则摘自二程。

  • 《近思录》及其后续著述的思想史意义

    作者:严佐之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近思录》的经典化及其续录 《近思录》在经过八百年传播的层层累积之后,最终成为代表中国古代主流学术思想的经典之一。这样一个结果,应该是主编朱熹及其合作者吕祖谦始料未及的。因为朱子当时邀约吕成公(吕祖谦谥号"成")在建阳寒泉精舍"留止旬日"编纂此书的初衷,不过是想替那些僻居穷乡而不能遍观周、张、二程诸先生之书的读书人,提...

  • 《近思录》从传统到现代的文化意识

    作者:潘朝阳 刊期:2016年第01期

    一《近思录》的成书 朱子在建宁府建阳县芦山为其母守墓,结"寒泉精舍"以居,时在南宋孝宗淳熙乙未(1175)。当年夏天,浙江东阳吕祖谦来此盘桓旬日,与朱子共读北宋四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的语录和著作。两人共同从四子之书中"掇取其关于大体而切于日用者",编成《近思录》一书,成为理学的入门教材。

  • 说“藞苴”——兼谈宋代禅林对蜀僧的习惯称呼

    作者:周裕锴 刊期:2016年第01期

    宋僧惠洪《石门文字禅》中有三处用到"磊苴"一词。第一处卷七《次韵见赠》:"茆檐扪虱鸟声寂,故絮悬鹑成磊苴。"第二处卷二十《藏六轩铭序》:"端首座从吾磊苴兄游有年。"第三处卷三十《泐潭准禅师行状》:"真净骂曰:‘此中乃敢用磊苴耶?’"从上下文来看,三处的意思并不完全相同。那么,这三处"磊苴"到底该如何理解呢?

  • 黄河长江的礼赞——说李白《西岳云台歌》《庐山谣》

    作者:葛晓音 刊期:2016年第01期

    李白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名篇。其中最有特色的是那些描写名山大川的七言和杂言歌行。这些诗气势豪放纵逸,想象丰富奇特,用仙境和幻境构成了壮丽奇谲的理想世界,寄托了诗人超然世外的高情逸志。《西岳云台歌》和《庐山谣》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 咏史怀古与送别抒情的浑然一体——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新读

    作者:周欣展 刊期:2016年第01期

    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是传诵千古的骈文名篇,他的五言绝句《于易水送人》也是脍炙人口。诗曰: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易水发源于太行山东麓,顺势而东,流经易县、涞水县等地,汇入南拒马河。而易水岸边正是当年荆轲告别燕国群英,赴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地方。

  • 始知骨肉爱 乃是忧悲聚——白居易《弄龟罗》等诗

    作者:孙华娟 刊期:2016年第01期

    白居易是最平易的诗人之一,他的笔下往往有最富世情的诗章,譬如关于儿女的欢笑与殷愁。又由于他"絮叨型"的作诗特征与庞大的诗歌数量,很多详尽的生活细节都赖之存留下来,从中或可以一窥白居易的儿女缘。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有女生三年,其名曰罗儿。一始学笑语,一能诵歌诗。

  • 韩愈对儒学复兴的贡献

    作者:刘宁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韩愈是贡献卓越而又争议颇多的人物,在经历了评价上的诸多抑扬起落之后,要深入理解韩愈就显得尤为困难。韩愈之对待佛教,在强调多元包容的今天,似乎显得过于激烈,其实大声弘的古文,似乎也不无迂阔,然而倘若能超越眼前的时代风气,从历史长河中来观察,就会对韩愈的贡献,有不一样的理解。

  • 杨衒之的“自画像”

    作者:卜兴蕾 刊期:2016年第01期

    若想考证某人的生平行迹,通常须要查检这样几种信息:其人在历史上有无?生于卒于何时?生于长于何地?是何身份?有何作为?等等。但若考证《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便还要追究其姓名,尤其是姓氏的写法,这似乎有点不同寻常。更甚的是,作者姓氏为何,实又牵动对其籍贯、身世、家学的种种解释。

  • 本草鼻祖:《神农本草经》

    作者:王家葵 刊期:2016年第01期

    "本草"是药物书的专名,这一词汇最早见于《汉书·游侠传》,说楼护"少随父为医长安,出入贵戚家,护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楼护活动在西汉末年,在此之前,《史记·仓公列传》提到汉初公乘阳庆以医学著作传授淳于意,其中有《药论》一书,应该也是本草之类。

  • 馒头、包子与蒸饼

    作者:曾维华 刊期:2016年第01期

    馒头、包子是现今生活中常见的食品,应是大家很熟悉的。对于"蒸饼",或许知道的就不多了。其实,古时的馒头与现今的馒头也不完全是一回事。"馒头"的制作历史十分悠久,相传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所创。那时的"馒头"是有馅的,属于现今包子一类食品。

  • 形具神生话鸱尾

    作者:于志飞; 王紫微 刊期:2016年第01期

    仰望中国古典建筑,巨大的屋面向天空舒展延伸,屋面交会形成优美的曲线屋脊,屋脊尽端陡峻相交之处,坐落着一对反卷跃起的厚重"装饰",这就是东方传统建筑体系中至为夺目的瓦件类型——鸱尾。鸱尾的体量往往巨大惊人,这既是形制尺度与设计比例使然,但更隐藏着非凡的结构意义。

  • 沉鱼落雁花愁颤

    作者:马瑞芳 刊期:2016年第01期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美人,比如溪边浣纱的西子,倾国倾城的李夫人,远出边塞的昭君;同样地,也有许多与美人相关的典故,比如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环肥燕瘦等。这些人物和故事,反映了古人对"美"的倾向与追求,也给历史增添了许多生动的色彩。本刊特邀马瑞芳老师撰写一系列有关中国古代美女的文章,希望能带给广大读者美的享受。

  • 强调诗乐教化的《毛诗序》

    作者:刘跃进 刊期:2016年第01期

    《文选》中的文学批评史料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专门论文,包括卷十七"论文"类陆机《文赋》、卷五十"史论"类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卷五十二曹丕《典论·论文》等。按照时代先后及其重要性而论,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和沈约的《宋书·谢灵运传论》最为重要。

  • 王安石与他的时代(一)

    作者:邓小南 刊期:2016年第01期

    历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门重在反思的学科,它处理的所有问题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我们为什么要关注过去发生的事情呢?为的是立足于现在,更好地展望未来。我去年的春季学期在哈佛大学开了一门课,在那里注意到他们有讲授中国历史知识的一门网络公开课,在课上他们说到,当今中国社会的制度深深地带有从历史上走过来的痕迹,所以要了解现在的中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