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如何订补《殷本纪》商王世系

    作者:江林昌 刊期:2010年第12期

    成汤以后的商族先王世系,在《殷本纪》里有较完整的记录,共十七纪三十一位王。自罗振玉、王国维开始,学者们首先利用甲骨卜辞对这份世系做了全面而系统的对证研究。其结果是,甲骨卜辞里的商王世系与《殷本纪》所载大致相符。这说明《殷本纪》是基本可信的。

  • “毒”、“泣”、“谋”:本质、武器、伎俩——从骊姬到郑袖

    作者:裴登峰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一女性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艺术形象。我国的史传文学《左传》虽已开描写女性形象先河,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笼统、朦胧式的评述。如:"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

  • 中国传统救灾思想的发展和特点

    作者:张涛; 项永琴 刊期:2010年第12期

    自古以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就比较频繁,而中华民族抗灾救灾的思想意识同样也是源远流长,并且一直贯穿于数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之中。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和无穷智慧,

  • 《瀛寰志略》与近代民族观念的孕育

    作者:王先明; 付燕鸿 刊期:2010年第12期

    由传统民族意识向近代民族观念的跨越,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史过程。从"华夷"向"中西"话语的转型,则是这一历史性跨越的基本前提。在这一话语转型的历史过程中,徐继畲的《瀛寰志略》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价值,

  • 直线·线段·点——谈古代叙事诗中时间线的演变

    作者:李杰玲 刊期:2010年第12期

    我国现存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叙事诗是汉乐府中的《孔雀东南飞》。其作者已不可考。该诗叙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的爱情悲剧,诗中序言曰:"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

  • 幽人夜赏花

    作者:吕玉华 刊期:2010年第12期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白居易《惜牡丹花》)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李商隐《花下醉》)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苏轼《海棠》)

  • 《汉语音义字典》近日出版

    刊期:2010年第12期

    齐冲天、齐小乎编撰的《汉语音义字典》是第一部汉语语源字典和词族字典,贯通了近万个单音节词的音义。编撰者从事古代汉语研究几十年,这部字典凝聚了其多年的心血。与传统词典相比,因为它以两个语源说(一个单音节词可以有两个语源)取代了音转说,

  • 苦心孤诣、请缨无门的英雄悲歌——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作者:王明辉 刊期:2010年第12期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 读词短札(之八)

    作者:扬之水 刊期:2010年第12期

    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这是清真词中常见的寂寞心情,而把它放在一个冷峭秋景中,并且景语又特别写得好。"寒"本无声,而偏曰"听",听来却不是风声、雨声,

  • 姑蔑与龙游

    作者:孟世凯 刊期:2010年第12期

    姑蔑,是先秦时期诸侯小国之一。古文献中有南北两个姑蔑,南姑蔑故地在今浙江龙游县,北姑蔑故地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古文献中记载姑蔑历史很简短,故几乎被现代史家所忽略,不仅《通史》中不见,《专史》中也只简略提及,有的历史工具书也未收入。

  • 张衡地动仪为什么用虾蟆做装饰

    作者:张一南 刊期:2010年第12期

    提起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一般的中国人都不会陌生。据《后汉书·张衡传》记载,候风地动仪形制如下: 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

  • 侍砚杂记:追忆卞孝萱先生

    作者:雷恩海 刊期:2010年第12期

    年终岁末,总是要盘点一下,看看囊中还有什么货色,检视一年来的作为,给自己也有一个交待。越逼近年底,这样的想法竟也越来越强,但杂事猬集,苦于没有时间,一拖再拖;然而另一方面,检视自己的行止、作为,

  • 我看曹丕

    作者:王玫 刊期:2010年第12期

    与曹植相比,曹丕似乎有趣一些,他多少有点"邪",不像曹植那么正统。曹植的简率、通脱,更多带着文艺腔,他的正统在于观念。当观念指导行动,他便无法真正放纵起来,后期连行为都变得谨小慎微。

  • “老身只待承平了,携取来书问故家”——大都围城前后诗人张翥的江南情结

    作者:韩璐 刊期:2010年第12期

    张翥(1287—1368),字仲举,号蜕庵,祖籍晋宁襄陵(今山西临汾),由于父亲在江西为吏,他出生在饶州安仁(今江西鄱阳)。他"既是贯穿元朝前后期的诗人,也是打破南北地域分野的诗人"(杨镰《元代文学的终结:最后的大都文坛》,《文学遗产》2004年第6期)。

  • 天主教与南明永历王朝

    作者:孙景尧; 龙超云 刊期:2010年第12期

    南明永历朝廷于1652年春至1656年初夏将地处贵州西南边陲的安龙作为其行宫所在地。在安龙发现的南明永历王朝与天主教关系的遗物和石碑——拉丁文石碑、法文石花瓶、刻有中西文永历皇太后等人教名的莲花石础、凯尔特式十字架碑,以及教会现存的产于法国的落地长柜钟、传教士油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