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知识

文史知识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istory

杂志简介:《文史知识》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58/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笔谈、文史百题、诗文欣赏、文物与考古、古代科技漫话、文化史知识、民俗志、人物春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华书局
国际刊号:1002-9869
国内刊号:11-1358/K
全年订价:¥ 264.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3036
总被引量:3641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0231
  • 黄河三角洲的人文地理

    作者:李沈阳 刊期:2009年第04期

    班固在《汉书·沟洫志》"赞"中说:"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而河为宗。"河即黄河。浩浩黄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作为黄河的组成部分,黄河三角洲由于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曾在历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

  • 生动的一课

    作者:戴红贤 刊期:2009年第04期

    《文史知识》编辑部:我是武汉大学文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我看到贵刊2009年第1期刊登的吴小如先生《学术规范应坚持"守正"》一文,甚为感动。吴先生的《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一书,一直是我推荐给

  • 黄河三角洲移民及其特征

    作者:李靖莉; 赵若凡 刊期:2009年第04期

    古往今来,黄河三角洲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吸纳了四面八方的移民。自明初以来的六百多年间,这里始终属于政府安置移民的重要区域。移民活动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疏密不均,规模不等,却延绵不断,形成了一条贯通古今的移民长线。

  • 1855年黄河改道对黄河三角洲的影响

    作者:阎海青 刊期:2009年第04期

    清咸丰五年(1855),黄河在河南铜瓦厢突然改道,之后黄水北徙,夺大清河(即济水)入海。黄河历史上有六次大的改道,铜瓦厢决口改道是黄河历史上距今最近的一次大改道。它结束了长达七百多年黄河南流夺淮入海的局面。开始了现行河道和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过程。

  • 更正

    刊期:2009年第04期

  • 魏晋南北朝的释奠礼与释奠诗

    作者:钟涛 刊期:2009年第04期

    释奠祭祀之礼古已有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和太子更是屡行释奠之礼,以祭祀先师孔子。伴随着这种活动,产生了释奠诗。这些诗歌的艺术性不高,在文学史上没有多么重要的地位,却反映了在玄学和佛学迭相兴蔚的背景下,儒学在朝廷政治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 辛弃疾的马群

    作者:徐炼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一: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月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 谈孟浩然的“春眠”

    作者:孙筑瑾 刊期:2009年第04期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诗里除了李白的"夜思",要算孟浩然这首"春眠"最脍炙人口了,就连两三岁牙牙学语的幼儿都能琅琅上口。这短短二十字的五绝,不但音韵条达有致,

  • 诗话两则

    作者:曹旭 刊期:2009年第04期

    荆公六言学唐人王建宫词 荆公学唐人,《题西太一宫壁》六言绝句受王建《宫中二首》及《江南四首》六言诗影响。

  • 谈《警世通言》

    作者:周楞伽 刊期:2009年第04期

    《警世通言》第一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源出于《吕氏春秋》,《吕氏春秋》中只有一段很简短的记载:伯牙鼓琴,钟子期善听之。方鼓琴,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如太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

  • 挑帘红的名角出场——趣话王熙凤(四)

    作者:马瑞芳 刊期:2009年第04期

    林黛玉和刘姥姥眼中出现的是两个不同的王熙凤,曹雪芹勾魂摄魄的描写实在绝了。"三角眼"、"掉梢眉"为什么长到凤姐脸上?贴"依弗那"为什么是凤姐的重要外貌特征?

  • 蒲姑,东夷大国风采觅踪

    作者:李象润; 李浴洋 刊期:2009年第04期

    保存在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中的周公鼎,除了铭刻着周公东征的功绩外,还为我们留下了关于一个东夷大国的珍贵记载。让我们且从铭文看起:

  • 尸祭礼俗漫谈

    作者:杨玉荣 刊期:2009年第04期

    尸祭礼俗是以拜尸为核心的一种礼仪,盛行于先秦社会。这种习俗不仅是先秦礼仪的一道亮丽风景,而且以其丰富的伦理和政治内涵凸现出特有的文化韵味。

  • 中国古代的疫病防治

    作者:张剑光; 王晓洁 刊期:2009年第04期

    中国古代对传染病肆虐给人类带来危害的认识,有着一个艰辛的过程。在有文字记录的三千五百多年来,疫病的流传成百上千,疫病的种类各式各样。人类的发展历史,真可谓一部与疫病作斗争的历史。

  • 交通近代化与公共秩序(一)

    作者:苏生文; 赵爽 刊期:2009年第04期

    其间竟能容纳数多时代的器物:也有骆驼桥,也有在上贴"借光二哥"的一轮车,也有骡车、马车、人力车、自转车、汽车等,把念(廿)世纪的东西,同十五世纪以前的汇在一起。轮蹄轧轧,汽笛呜呜,车声马声,人力车夫互相唾骂声,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稍不加意,即遭冲轧,一般走路的人,精神很觉不安。推一轮车的讨厌人力车、马车、汽车,拉人力车的讨厌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