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文史哲 庄子“齐物”观念的政治意蕴 【正文】

庄子“齐物”观念的政治意蕴

作者:王玉彬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山西太原030006
庄子   齐物   是非   道   治道  

摘要:庄子的“齐物”非仅指涉着以生命为本怀而绽开的精神境界,更蕴涵着以政治为关切的治道推衍。“齐物”的政治性在“齐是非”的旧义与“齐文野”的新义中均有体现。“齐物”既意味着庄子对儒家政治哲学“入于非人”的细微批判,也呈示着某种“齐之以道”的政治建构:通过对“成心”之必然、多元与开放义的揭覆,庄子主张摆脱“是非之争”的樊乱以及“师心自用”的知识、价值或权力专断,以避免“意有所至而爱有所无”的情感落差与“十日并出、万物皆照”的惨淡结局;通过对“道通为一”“相尊”“相蕴”等存在视域的孤明先发,庄子认为政治生活应充分尊重并涵容“多元主体”,从而倡扬以挺立主体的独立性、激发主体的创造性、维护主体的多元性为鹄的的“天籁”式政治模式。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